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戈壁大漠上,驼铃悠悠,雪山草甸间,马帮逶迤而来。在我的同事重走丝绸之路时,我也踏上了"山间铃响马帮来"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又被称作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距今两千三百多年的战国时期,这条商路便已初具雏形。茶马古道总长约2000公里,以现今四川成都为起点,经雅安、芦山、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进入缅甸,最后到达印度、中亚和西亚。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路"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而这次我们的奥迪云南之行便和茶马古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张扬 《华商》2010,(11):18-24
从湖南安化出发的茶马古道日前已成为了一道旅游风景线,回望这条古道,我们看到的尽是散落在茶马古道两旁的湘茶历史。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凤庆县旧称顺宁,是一座茶香弥漫的古城。《滇海虞衡志》中"顺宁太平茶,细润似碧螺春,能经三瀹,尤有味也"的记载就是佐证。从县城出发,朝"北道"即顺(顺宁)下(下关)线行进(茶马古道分北道、"迤方"),就能到达有名的红塘村。红塘村共有609户人家,星散在5600亩茶园中。在漫长的岁月中,南来北往的马帮,沿着红塘村的红木村、  相似文献   

4.
走进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村,踩着深深浅浅的马蹄印,很容易把人们带进过去马帮走四方的画卷中。青翠欲滴的山林,悠远宁静的古道,流水潺潺的小溪,传承百年的马店,炊烟袅袅的房舍…浓郁的乡村风情,彰显着那柯里村特有的美。那柯里村201 2年被评为"云南30佳最具魅力乡村",2013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荣登"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榜单。为重现当年那柯里茶马驿站兴盛繁荣的景象,当地充分发掘底蕴深厚的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和马帮文化,先后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修复了4公里多的茶马古道,建成河道自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湖北重振茶马古道带来难得机遇。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俄罗斯、中亚、中东欧等以西的国家及地区茶叶市场情况,研究提出湖北茶叶向西走出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的滇西北高原,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的核心区,也是长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历史上作为“茶马古道”重镇,不仅将内地与藏区联系在一起,还是我国与南亚地区开展商贸活动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大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国"俄罗斯年"和俄罗斯"中国年"创设为契机,重开中俄古茶叶贸易之路,打造以鄂南羊楼洞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旅游文化线路,对于密切我  相似文献   

8.
假如现实与虚幻可以共存……;《茶马古道》冷剧也热播。  相似文献   

9.
作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交通枢纽,沙溪因为被遗忘而幸存。在2001年,当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的专家应邀来考察时,发现这座黑潓江边的沙溪镇保存着几乎完整无缺的古戏台、马店、寺庙、城门、四方街,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它几乎是毫无争议地入选2002年世界濒危建筑保护遗址,同时人选的还有中国长城。  相似文献   

10.
茶马古道——“顺(顺宁,今凤庆县)下(下关)线”,鲜为人知却是保留完好的茶马要道。  相似文献   

11.
艾夏 《品牌》2008,(5):38-39
<正> 雁门关外的塞上名城大同,自古就是茶马古道上的贸易集散地。在大同北线的外长城脚下,至今保留着得胜堡、守口堡等汉蒙茶马交易的遗迹。雄浑苍茫的土地见证了晋商的兴衰,今天,这片土地上的优秀儿女正在续写晋商的辉煌,裕盛祥茶庄总经理李勇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李勇,1968年7月出生,山西应县人。从军期间,多次立功受奖,所带队列班曾获"山西武警第一班"荣誉  相似文献   

12.
普洱驿站     
王达众 《中国海关》2008,(1):124-124
这里是古代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因茶——普洱而闻名天下。  相似文献   

13.
沱茶最早产于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因而得名下关沱茶。大理地处滇西要冲,"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在此交汇,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物流八方,是"站在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1902年,沱茶在下关始创。此后,下关的制茶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到上世纪四十年代,茶厂、茶商多达40余家,下关成为云南乃至  相似文献   

14.
刘宇 《致富天地》2012,(5):44-45
丽江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的核心驿站之一,是滇西北和藏区各族群众实现物资交流的重要中转站。近年来,丽江市供销社抓住"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的机遇,以"两社一会"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专业合作社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走进永胜县光华梅花鹿养殖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青草地,远处是一排排梅花鹿圈养厂房,成群  相似文献   

15.
<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种植核桃有3500年的历史,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8%;这里生活着彝、白、回等17个民族,每平方公里仅居住52人;这里的核桃产业是以立法形式保护的产业……这里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云南漾濞。漾濞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中部,地处南方陆上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滇缅公路要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漾濞地处亚热带和温带高原季风气候交汇处,立体气候明显,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山"之说。特殊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培养了漾濞人勇敢敢闯的性格。漾濞彝族自治县县  相似文献   

16.
李晋昆 《消费导刊》2009,(18):246-246
本文拟通过:阿吒力教僧人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最早的探索者;其对白族"三月街"民族节日的影响;阿吒力教的坛会活动;阿吒力教僧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方面来阐述阿吒力教的传入对大理地区经济活动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鲁史古茶园     
许文舟 《商业文化》2007,(23):64-66
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云南省凤庆县以北的鲁史镇,已是一个商人云集的茶马古道重镇。据《鲁史镇志》记载,古镇有七百多年历史,明朝开通的集商道与官道  相似文献   

18.
因为心中有一个做一回高原雄鹰的梦,因为梦中最美的是世外高原香格里拉,到了云南,我们选择了去迪庆藏族自治州。从昆明到迪庆,有近千公路的盘山公路。这公路,就是滇藏公路,历史上是著名的茶马古道。迪庆,是藏族同胞集中的地区,海拔为3288米。当年,他们组成马队,就通过这条山路,将山区的皮货、药材、牛羊运出了山外,换回了自己需要的茶叶。  相似文献   

19.
这里种植核桃有3500年的历史,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8%;这里生活着彝、白、回等17个民族,每平方公里仅居住52人;这里的核桃产业是全国惟一以立法形式保护的产业……这里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云南漾濞。漾濞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中部,地处南方陆上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滇缅公路要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漾濞地处亚热带和温带高原季风气候交汇处,立体气候明显,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山"之说。特殊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培养了漾濞人勇敢敢闯的性格。漾濞彝族自治县县长毕才伟就是有着闯劲干劲的人。1961年,毕才伟出生在云南省南涧县阿狄伍村,"阿狄  相似文献   

20.
夹关镇始建于三国蜀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夹关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处。除了旅游外,该镇是重要的茶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