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山崩地裂,土体滑坡,摧毁庐舍与工程设施,掩埋村落,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滑坡灾害地貌一旦生成,震后仍然留有重重灾害隐患。强震导致山体滑坡成群连片,堰塞湖星罗棋布。文章在系统分析地震滑坡地貌的基本特征和所产生的环境灾害隐患的基础上,针对其危害程度,提出了治理规划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汶川县威州镇州农社区后山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的现场检测记录,对砌体结构震害进行初步分析,探讨砌体结构发生各种破坏的原因,并对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影响或改变着人们的生存观、价值观、生命观和人生观;展现了生命教育的作用;告戒人们做到居安思危,加强灾难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切身体检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灾后村镇重建的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镇空间布局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它可以实现灾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基本思路是村镇合并与易地重建相结合,集约居住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生活、生产、生态、安全空间均衡发展,依托大中型城市、交通要道实施"点线布局"。具体措施:一是积极引导移民自发地融入新的环境;二是重视重建过程中利益补偿的问题;三是以市场化手段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四是适当保持农村血缘、亲缘、地缘格局;五是找寻农民参与平台,创新村镇重建规划的编制模式。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一个供求失衡、价格上涨的非正常灾后建材市场,政府建材价格的临时干预政策,使供求矛盾得到一定缓解,大部分建材产品价格都稳定在灾前水平。随着重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政府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重建节奏、多元化建材供应商竞争、监管建材流通环节?放松一般性管制及加强"市场失效"领域管制等间接干预措施来进一步稳定建材价格,促进重建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对城市公园绿地防灾减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汶川地震重灾区成都市市民的走访和问卷调查.从公园绿地的分布、建筑安全和植物种植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公园绿地在防灾减灾方面的重要功能.并根据调查总结出目前公园绿地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建立防灾公园的希望以及今后公园绿地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引发的构建应急物流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应急物流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进一步讨论了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及其承担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8.
张人鹏 《价值工程》2014,(18):284-285
研究中,我们从IRIS DMC搜集了震中距范围在30°-95°的欧洲台阵87个台站所记录的远震P波垂直分量,采用了IRIS提供的震源参数,首先利用IASPEI91速度模型以及几何射线方法计算出震源在震中位置时的理论走时(P波初至)进行时差校正,然后截取了P波初至前5秒和后15秒的波形记录,利用波形互相关计算出"互相关时差"并将其校正。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里氏8.0级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倒塌和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损坏最严重、人员伤亡最大的部门是中小学学校建筑。文章结合大家搜集的抗震救灾的相关资料,对汶川地震中重灾区学校建筑进行相应分析和反思,最后对学校建筑今后的防震减灾及学校建筑设计提出思考意见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汶川地震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遭受汶川地震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和砌体结构的震害,针对概念设计、构造、未成年人保护、楼梯间等问题,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01)版条文及08年修订版变更条款(以下简称《规范》),结合工作经验,分析原因,浅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录在"中国知网"上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文章显示,目前灾后重建理论有如下特点: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建指导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建原则;2、将灾后重建视为灾区发展的契机,表达了迎难而上的乐观精神;3、灾后重建理论视野广阔,对灾后产业集群的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对不同区域空间的重建做出了积极思考;4、灾后重建理论关...  相似文献   

12.
《大众标准化》2008,(6):53-53
四川汶川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地震对中国的大地基准和板块稳定造成了较大影响。记者5月29日从国家测绘局了解到,国家测绘局已紧急组织力量,开展汶川地震对中国大地基准和板块稳定性影响的科学测量和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后,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部署.本文从灾害监测预警与隐患排查、基础设施和住房抗震设防水平、灾害避难所建设与防灾减灾教育等方面,搭建了一个震后区域安全建设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灾害风险管理和安全建设的主要内容,总结归纳出汶川震后安全建设的案例经验,并借此对玉树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区域灾害风险管理和安全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5.12地震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灾后重建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庞大的重建资金里面,财政资金占了很大比例,然而对于这部分资金的支出范围和职责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给资金使用造成了混乱和不便。就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财政资金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以后巨灾下的财政资金投入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梁红 《政策与管理》2008,(11):55-55
历史经验:巨灾的冲击有限 2005年9月底,美国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而在之后的2005年4季度,美国GDP增速骤降至1.2%,远低于3季度时的4.5%。同时美国CPI在9、10两月达到4.5%,远高于8月份的3.6%。  相似文献   

16.
地震是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危险的自然现象。它在短短几秒钟内突然降临,令人难有机会逃生。除了生命的伤亡,它所造成的损害也要花上许多年才能恢复。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地震的巨大社会破坏力,使其成为公认的最具恐怖性的自然灾种之一;重大灾害性地震的发生,除在特定区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民众生活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压抑之外,并易诱发形形色色的非常态社会心理,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稳定。本文阐述了地震分布,实录了建国以来的大地震,论述了汶川特大地震的特点、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危害程度,提出了防治地震的措施,意在唤起人们对地震危害的重视及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治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将地震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5,(36):178-180
近年来姚安地区地质灾害频繁,但除了地震以外均未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调查发现,姚安地区地质灾害除地震以外,滑坡与崩塌为该地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发现这两种地质灾害的引发均与当地人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总结了该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从而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减少地质灾害对当地造成过大的生命的财产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三年寒暑更替,三年秋去春来,我们走进了震后第三个“5·12”。三年来,从海地、智利到日本,大地震不断突袭世界,看着那些残垣断壁、骨肉分离的惨景,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一幕幕不禁浮现在眼前。回首四川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苦难与坚韧,悲壮与豪迈,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四川为例,梳理了汶川大地震对四川以及全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总结了中央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恢复重建政策在不同区域之间显现的经济社会影响。结合灾区实际.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恢复重建政策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房屋坍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原因。但是,有些在震中地区的房屋却在强烈的地震中幸存下来,有些在震灾较轻地区的房屋却不堪一击,这不能不令人深思。我们先来看以下两则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