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记者刘光琳)时隔两年,11月4日上午,85岁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来到了广西灌阳县千亩超级稻+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再次察看"广西第一稻"的生长情况。当天现场测产验收,再生稻亩产首次突破500公斤,让他意想不到,他兴奋地说:"灌阳再生稻高产田块干谷平均亩产达到514.60公斤,这是非常了不起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正>"荣安培,亩产高山稻鱼145尾、27.3公斤,中浙优10号再生稻亩产生谷300公斤……"日前,在广西三江同乐乡同乐村平溪屯金灿灿的种稻养鱼示范基地现场,测产的农技人员报出各项数据。一旁的荣安培粗略估算后,笑着说:"按高山稻鱼40元/公斤、再生稻生谷5.8元/公斤的保守收购价,今年除了头季稻外,仅再生稻和稻鱼两项我就可每亩增收近2000元。"  相似文献   

3.
近日,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再生稻田接受测产验收,百亩再生季干谷单产486.36公斤,加上头季稻单产800.9公斤,再生稻全年平均单产1287.26公斤,实现了高产栽培目标。从1998年中科院院士谢华安研究团队到尤溪县试验示范再生稻至今15年,尤溪稻田7次刷新了再生稻再生季单产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4.
声音     
<正>根据统计,"十一五"实施的前3年,我国超级稻平均亩产分别为572公斤、582公斤和583公斤,亩增产分别为74公斤、76公斤和71公斤。3年时间,我国依靠推广超级稻累计增产稻  相似文献   

5.
水稻亩产六七百公斤已较罕见,然而福建省航天育种超级稻“Ⅱ优航一号”却创下了干谷亩产 971.9 公斤、湿谷亩产1191.9 公斤的奇迹。 据悉,“Ⅱ优航一号”是福建农科院院长谢华安将 "明恢八六 "等三个杂交稻恢复系种子送上太空产生有益变异,并将回收的种子在福州、上杭、南靖、云南永胜及海南三亚等不同生态地点种植,进行穿梭选择出的两个新组合之一。“Ⅱ优航一号”在尤溪的 101 亩示范片,百亩平均亩产干谷 928.3公斤,最高干谷亩产达 971.9 公斤,湿谷亩产 1191.9 公斤,创超级再生稻问世以来亩产最高纪录。 日前,国家农业部科教司陈明世副司…  相似文献   

6.
<正>10月10日,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进行了测产验收。测产结果显示,湖南溆浦县横板桥乡红星村超级稻攻关基地,百亩片平均亩产1026.70公斤。图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湖南溆浦县横板桥乡红星村超级稻攻关基地调研中国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品种"Y两优  相似文献   

7.
不前久在长沙举行的中国稻米高峰论坛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满怀信心地表示,2010年,他主持的超级稻研究项目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而目前,已有个别百亩连片的实验基地,平均亩产创记录地达到98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8.
由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重大专项“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农业部“优质超级稻品种示范”项目成果之一“龙粳14号”超级稻品种日前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在建三江管局红卫农场,专家采用小面积采点测产和大面积实收测产相结合的方式,测产结果平均产量达到亩产710公斤,超过了我省第三积温带的超级稻品种亩产650公斤的产量指标,且综合性状优良,填补了我省超级稻品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的再生芽培育而成的一季稻谷,其有收无收依赖于头季稻为基础,收多收少决定于再生稻配套技术的落实。因此,要想夺得再生稻高产,除应种好头季稻外,还应采取以下五项技术措施: ——施好促芽肥。适时足量施好促芽肥,是促早发快发多发再生苗、争多穗、夺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不可忽视。一般在头季稻齐穗后15~20天(即收获前10~15天),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于晴天下午施下,避免烧苗。对头季长势差的田块要早施、多施,反之宜迟施、少施。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69个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平均亩产556.3公斤,亩增产57.6公斤,增产11.6%;每亩共节本增效133元(其中节本30元,按每公斤1.8元计算,亩增收103元)。按示范推广9100万亩计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望江县引进二代超级稻,在赛口、高士等镇示范种植903.8亩。经试验、示范表明,“超级稻”适合望江气候特点和单季稻种植习惯.具有株矮、抗倒伏能力强、分蘖力强、结实率高、大穗、后期不早衰等优点,尤其在遭受台风袭击,后又遭遇稻飞虱等很不正常的情况,仍然保持高产,平均亩产超过700公斤,最高产量达到了837.4公斤,比一代超级稻“两优培九”增产75—150公斤/亩,增幅16.26%。据专家考察和实收结果同样的投入每亩可为农民增收140元。  相似文献   

12.
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领导的攻关小组在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沈农265"、"沈农127'等相继问世,"沈农89366"成为国际水稻研究所选育的9个"超级稻"新品系的核心种质。"沈农265"最高平均亩产达733.1公斤,被称为"中国超级稻"。“中国超级稻”最高亩产达733公斤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之友》2014,(12):13-13
<正>再生稻是一次播种、两次收获的水稻栽培技术,在中国有1700年历史。广西在1986年,就开始推广"杂交中稻+再生稻"的栽培技术。据了解,1996年,广西全区再生稻种植的亩产由1986年的55公斤提高到171.3公斤。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最大蓄留面积曾达到70多万亩。但到20世纪初,全国再生稻种植面积大幅萎缩,广西最低时才有10万亩。专家分析,再生稻发展受到优良品种、栽培技术、劳动力短缺三大因素制约。如今,对再生稻来说,前两大难题已经解决,其复兴,仅差劳动力短缺与政策支持的最后一关。  相似文献   

14.
信息窗     
“中国超级稻”居世界领先水平 沈阳农业大学43岁的博士导师陈温福教授领导的攻关小组,最近在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项目上有重大突破,“沈农265”、“沈农127”品种相继问世。这两个品种,1997年在新民市胡台镇种植了100亩,平均亩产550公斤,其中20亩“沈农265”平均亩产733.1公斤,被称为“中国超级稻”,这一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201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2%"十二五"期间共育成粮食和经济作物新品种370多个10月10日下午,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介绍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与其他科教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唐珂向在场记者公布了一个好消息:10日上午,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进行了测产。测产结果显示,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超级稻百亩方亩产超过了1000公斤,创造了  相似文献   

16.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称,中国超级稻实现大面积推广种植,预计要到2006年,超级稻每亩增产150公斤、年种植面积2亿亩计算,未来每年将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目前,中国超级稻选育进展领先世界。2004年,全国11个百亩片亩产达800公斤,其中3个百亩片连续两年亩产超过800公斤。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从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巨型稻试验田里传来好消息,高达2米的"巨人稻"在长沙试种成功,八成已齐穗进入成熟期,第一批收割的巨型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金秋时节,中国大地稻谷飘香。今年,世界的目光都被中国水稻种植方面的一项项突破所吸引。超级稻、巨人稻、海水稻、去镉稻等新型品种,横空出世,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超级杂交稻亩产创新纪录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的示范基地,是全国第六期超级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农业高立、优质、高效,近几年农技站广平镇元沙建立“四季豆—水稻—豌豆”种植模式示范基地5000亩,四季豆平均亩产500公斤,水稻平均亩产520公斤,豌豆平均亩产550公斤,三熟亩产值2500元以上,同单季晚稻亩产值450元相比,亩可增加产值2000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9.
《上海农村经济》2004,(12):47-47
自1998年以来,超级稻在我国长江流域稻区和东北稻区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截止2003年底,已累计种植1.12亿亩,大面积亩产达600公斤,亩均增产55-60公斤,累计增产稻谷65亿公斤左右。特别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发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今年超级稻种植面积已达4800万亩,比2003年增加800万亩。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钦州市农业部门,通过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推广"早稻超级稻+再生稻+冬种马铃薯"生态种养模式,对规划种植冬种马铃薯的稻田,进行晚造推广再生稻,再生稻收割后,一般9月下旬就开始种植马铃薯。相比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