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耦合共生理论的田园综合体规划模式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的大背景下,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旨在通过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共生融合,来带动乡村的发展及振兴、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构建多产业耦合共生的田园综合体规划模式,以期更好地实现农业转型升级以及乡村的发展振兴。[方法]引入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以及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进行研究。[结果]从耦合共生单元、耦合共生环境、耦合共生界面三个方面提出集农旅合一、多产业联合、多方参与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模式规划理念框架。[结论]以农旅合一的耦合共生单元为基础,将文化作为农业与旅游耦合共生的介质,有助于实现文化内涵的提升以及农业与旅游的协同发展;以多产业联动的耦合共生环境为推手进行合理布局,使多产业联动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农业产业附加值的增加、村落结构的完善、农村特色及文化的传承;以多方共同参与的耦合共生介质为保障,通过政府、市场和公众这三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统筹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开展新时代城乡生态融合共生研究,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观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视域。从语义学和政策背景分析,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发展是逻辑递进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城乡融合共生的两个车轮。传统城乡分析视域具有一定局限性,以绿色发展观来对照,我国城乡生态融合共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以生态作为城乡融合共生点,推动城乡自然空间的多维度融合,构建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生态经济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城乡融合共生环境,构建城乡融合共生体制机制,发展城乡科技生产力,提升城乡融合共生动力。  相似文献   

3.
刘佳  毕鑫 《农业经济》2023,(5):44-46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农业作为乡村产业体系的核心,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数字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与应用则推动了现代生产要素与农村传统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在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数字经济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针对当前乡村产业发展背景下乡村数字经济体系构建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岩  任大鹏 《农村经济》2022,(8):117-124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作为一种新型高级的农业产业经济组织联盟,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实施载体。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分析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小农户等共生单元通过自身资源互补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共生系统,围绕产业融合与利益联结共生界面进行要素互补合作、产业链条分工、利益增值分配等有机互动,不断创造出新的共生能量,推动共生系统由低级发展阶段迈入高级发展阶段,实现由寄生模式到偏利共生模式再到互惠共生模式的演化提升,以此实现不同组织间互惠发展。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深入剖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建发展过程中的共生模式及困境,针对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今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壮大工作提供新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融合发展,农文旅融合作为产业融合的重要形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调查发现,蒙自市鸣鹫镇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定位不清晰、资源整合不充分、优势项目不突出,导致其乡村建设缺乏特色、农业发展散乱不统一、旅游规划不合理、各乡村发展不平衡。针对以上问题,依据产业融合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鸣鹫镇农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理用地需求.做好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根据通知精神,统筹存量和增量,是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重要原则.落实好这一原则,必须大力推进用地方式创新,依靠用地创新保障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也是引领农村创业创新的重要着力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入新时代,立足高质量,追求高标准,实现高效能必须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不断用高质量、高标准、高效能的三产融合高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8.
正产业兴则百业兴,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首要任务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当前,乡村产业面临再度振兴繁荣、兴旺发达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加快推动中国特色乡村产业振兴,对提升我国大国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依托内部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契合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现实要求,逐渐演化为助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发展的有效载体。然而,在组织创新的同时,也出现了忽视联结小农户、合作关系不对等等诸多问题,导致组织进化面临着成员分化的风险。因此,为了促进联合体沿着合理的方向持续发展,需要对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等三个变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究农村居民点多维要素共生机理与特征并提出整治策略,为乡村转型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质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由“人”“地”“业”“房”要素构成,4维要素间彼此联系、相互响应,并按一定共生规律组合与作用而形成具有共生结构和共生功能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共生系统;(2)村域经济社会环境与多要素变化共同推动鱼粮溪村居民点共生模式由“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有序演进,不同模式下“人”“地”“业”“房”关键要素的发展程度与相互作用机制不尽相同;(3)基于农村居民点多要素共生机理,可凝练出协调多维共生单元、完善村域共生环境及加快共生模式转型3种整治策略。研究结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治应充分考虑其共生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激活乡村人口、土地、产业与住宅等关键要素活力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全培 《现代食品》2023,(6):129-131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农业发展,而农业发展离不开粮食生产和供应,确保粮食安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乡村经济,保障农民生计和粮食安全,才能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保护生态环境,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行。  相似文献   

12.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部署,是打造新型城乡关系、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应有的题中之义。以城乡融合发展赋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聚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价值追求,遵循“乡村产业兴旺”的目标导向,回应“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因此,要以城乡空间融合、要素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和公共服务融合为抓手,以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的协作优化机制、乡村产业振兴资本的多方投入机制、乡村产业振兴人才的入乡激励机制、乡村产业振兴技术的开放共享机制、乡村产业发展风险的协同防范机制为保障,以“五融合五保障”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推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3.
李丹 《农业经济》2023,(7):135-13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统筹协同推进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农旅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在分析农旅融合发展内涵和动力因素构成的基础上,构建农旅融合发展共创共建共享动力系统,将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农旅“融”与“合”的发展关系,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电商是处理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关系、协调农业的现代产业化转型升级和保护传承,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重要抓手,更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三者之间融合协同的重要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等具体举措,是乡村振兴战略中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要实施的七项重点战略之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不仅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动力,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分析当前在我国乡村振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指出了当前乡村发展出现衰落趋势,人口数量减少,城乡不协调问题突出以及缺乏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因而结合问题进一步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融合、注重绿色农业、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吴茂 《山西农经》2022,(20):56-58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种振兴新策略,产业转型升级是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本保障。文章主要分析了产业发展不充分问题及转型升级后产业发展优势,把转型升级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奋斗目标,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兴化市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江苏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乡村产业发展呈现结构优化、链条延伸、功能拓展、质量提升的发展特点,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乡村产业发展站在新的起点,各地要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推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是数字乡村的基础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多功能理论视角下发挥数字技术的全面性、先进性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策略,强化数字引领、加强人才培养、开拓技术创新、保障生态优先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生产布局、提高产业内生动力、提倡成果绿色共享的关键举措。把乡村产业振兴放在乡村振兴首位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性布局。文章基于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逻辑和作用,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三产融合是新时代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乡村高技术产业的必经之路,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推动作用。本文对农村三产融合的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农村三产融合的动因和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主体利益、市场需求、农业多功能和制度创新是农村三产融合的动因,其产生的效应表现为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减少交易不确定性和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等。分析了当前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强要素资源保障、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打造新产业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培育新动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