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化涉及的相关问题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期,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循环经济释义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着重分析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海洋经济走向循环经济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山西是煤炭能源大省,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挥山西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本文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分析了山西能源产业的现状,就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积极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产业山西是煤炭能源大省,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挥山西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本文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分析了山西能源产业的现状,就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积极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产业及关联和延伸产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广西当前的产业构成中,传统产业型、资源开发型工业产业所占比重仍偏大。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对广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广西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可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手段,强制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改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挖掘低碳经济发展的潜力,将低碳经济推向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的粗放型经济的变革和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巨大消耗与能源稀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市场失灵和外部性原因,市场本身无法实现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必须通过政府的力量,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从制度、资金、技术等方面保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发展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异常的背景下,走低碳经济道路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生物质能发电产业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压力、改善能源结构,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都走在了该产业的前列。而我国的生物质能发电产业起步较晚,技术落后,各项相关政策还很不完善,处于发展的初期,因此,借鉴国外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的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系统总结世界各国的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发展政策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为我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能源产业对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本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并取得成效。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之一。目前,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将坚持系统谋划、节能优先、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安全持续的新能源发展路线,形成可持续的能源资源体系,以保障我国能源资源的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一种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资源进行最有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体现为一种全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能源紧张的现状客观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引导、政府鼓励和技术创新等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建设我国现代化的和谐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8.
低碳旅游与循环经济存在着共同发展的基础,即低排放与高利用。邢台发展旅游面临着能源缺乏、旅游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通过对游客的问卷调查、游客碳足迹及旅行社旅游线路安排的分析,提出构建邢台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以期实现邢台旅游产业的创新和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是21世纪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运行,遵循减量、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核心是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再循环利用。伴随产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财税收政策是优越于其他经济手段的宏观调控手段,可以促进循环经济,进而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阐述了循环经济视野下河北省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在分析循环经济视野下河北省产业经济发展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而提出的,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等,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变。低碳经济对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有效摆脱高碳经济带来的环境困扰,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本文以延安市为例,就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在发展能源产业的同时,实现减排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不景气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立法具有充分的现实基础.相关产业结构调整立法应当具有合理、公平、适度、可操作、即时等价值目标,应当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加大对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的支持,促进能够增加就业的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国家立法机关应当有意识地将产业结构调整立法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废弃物资源进行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能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有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基础。而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经营资源在管理组织下的集合体,经营资源的不同增长特性决定了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将最终通过知识经济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从理论到政策,再到各地区的企业,已经由一种观念变成了一种行动。循环经济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一方面取决于政府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获益匪浅。尽管我们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也要十分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能源、水资源产出率及矿产资源、再生资源回收率等指标看,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也表明,循环经济发展潜力依然巨大,道路还很漫长。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陕西地域禀赋差异明显,从产业分工优势出发,关中可依靠高新技术及其辐射作用率先发展,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模式;陕南立足绿色产业,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陕北发挥能源优势,走节约能源、高效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三大区域错位与互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环境产业是满足用户的环境需求并创造经济价值的产业。完善的法律制度是迅速催生并保障日本环境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相较日本,中国现有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有待健全和完善;循环经济立法定位不明确,循环经济参与主体责任缺失;配套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到位。为促进中国经济产业转型,应健全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填补立法空白;转变循环经济立法定位,明确循环经济主体责任;完善现有循环经济保障机制,增进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丰富循环经济发展形式,扩大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本文首先综述了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循环经济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投资》2007,(11):18-20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面对传统能源供给日益严峻,发展替代能源、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宣传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我刊特以“可再生能源的实践与策略”为主题,从可再生能源的立法、发展前景、远期规划等多角度组织文章进行宣传。旨在反映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此外,介绍了一些省市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实践经验和政策措施,共同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又好又快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战略.如何将其贯彻落实到现实中去.是问题的关键。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点课题——循环经济:模式分析与对策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理论,着重研究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如何走循环经济之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刊特从产业发展篇中摘选了煤炭、石油化工、包装、森林工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六个产业的报告,分析了每个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归纳总结其实现循环经济的模式,提出如何通过产业链的链接,实现产业间循环。今后我刊还将陆续刊登该课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煤炭企业应该正视低碳经济带来的挑战,积极探索应对措施,转变观念,将片面追求利润调整为注重科学平衡发展;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做到高碳能源低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