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旅游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旅游资源富集但贫困地区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快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既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又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方法]文章以旅游扶贫为背景,分析旅游扶贫的特征特色,提出人、自然和旅游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乡村旅游模式及以政府为依托,科学制定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农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政府扶持,农旅互助"的旅游扶贫模式。[结果]基于上述分析指出以旅游扶贫为契机,发展招商引资;以旅游项目启动扶持为重点,推动造血式扶贫机制的形成;提高当地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将旅游扶贫计划纳入国家扶贫体系中等4个方面针对性对策建议。[结论]为寻找乡村旅游开发工作的具体对策以及布局旅游扶贫发展模式提供策略,且对今后的乡村旅游扶贫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以期实现更多地区脱贫和旅游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不断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如何通过旅游扶贫来全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地区为了加强乡村旅游建设工作,增加了资金投入,以全面加强现代化建设。而由于思想观念不同,导致传统的乡村文化逐渐丧失,失去了原本的旅游价值,同时还加速了当地旅游经济的衰退。基于此,应着重探究如何在加强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同时,有效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全面提升旅游景点的观赏价值,借助特色景观全面加强乡村旅游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转型,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手段,乡村旅游扶贫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贫困地区人们参与度不够,扶持力度有限,难度大以及人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扶贫的深度与广度,不利于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旅游扶贫困境的一系列因素,给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明确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也对乡村文化旅游建设提出了新期待.分析天竺山景区文化旅游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挑战,提出依据当地历史文化渊源助力旅游消费、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与旅行社合作、策划天竺枫叶节景区旅游活动等对策,使旅游扶贫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实施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减缓我国农村地区贫困程度,在实现全面脱贫之后,旅游引发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等相对贫困问题依然长期存在。通过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政策引导和保障、延长产业链扩大包容性、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提高扶贫效应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全新机遇,为农村产业融合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推进乡村旅游扶贫进程中,要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和文旅融合中寻找结合点,通过整合农业、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优化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发挥融合经济效益,将乡村特色旅游资源转化为有文化灵魂的旅游景观,使乡村旅游收益持续惠及贫困群体。  相似文献   

7.
当前,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已成为较多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突破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有力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效增加乡村贫困人口创业就业机会、大力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但在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也遭遇了精准定位难、市场前景预测难、资金借贷难、从业人员培养难的困境,要摆脱困境寻找出路,应精准识别各要素、精准开拓市场、精准制定资金帮扶措施、精准培训从业人员,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9.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贫困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人力充沛,全国一半以上贫困乡村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旅游扶贫是行之有效的科学路径。文章总结了旅游扶贫具有贫困人口参与面广、扶贫效果快、返贫率低、防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突出优势和特点,并根据党中央"三位一体"扶贫格局,在梳理各地扶贫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扶贫是贫困乡村产业化扶贫的最佳路径和中坚力量,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要强化战略引导,创新机制体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文还重点分析了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的"旅游+片区开发、旅游+N(农业、文体、商贸等)"模式,认为重庆市实施政府主导、政策引领,因地制宜、多元发展,整合资源、立体扶贫,创新机制、多样带动的乡村旅游扶贫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乡村旅游不只能为乡村融合发展带动多种产业,更是改善农村环境,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福建乡村旅游存在的融合度较低、硬件软件落后、服务水平偏低、产品特色单一等多方面问题,指出发展方向,以实现产业高效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市场青睐,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有利于农村生产结构的转变,让乡村旅游功能更趋多样化。但是,尽管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经济重要的产业支撑,但是,仍然存在品牌定位不清、邻近地区同质化严重与恶性竞争等情况,有些地方旅游发展更是超出了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利于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于此,本文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以乡村旅游资源的协同发展为农村旅游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李乐 《山西农经》2022,(13):48-50
近年来,乡村旅游消费热度持续高涨,城市居民出游人数大幅增加。乡村地区保留我国大量的传统古建筑,有着较好的自然风景和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旅客,这对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例如乡村旅游缺乏地方特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等,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剖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构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现状,从两者的耦合发展角度对其耦合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协调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以乡村旅游发展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体现的价值与精准扶贫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社会发展和乡村生活环境改善上的成果组成耦合系统,通过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度在03~07之间,处于中等耦合阶段,其中2010—2011年为低度耦合协调水平, 2012—2014年为中度耦合协调水平, 2015—2016年为高度耦合协调水平,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使其与精准扶贫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全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旅游扶贫最佳效果,达到高度耦合阶段的关键; 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但两者均未达到成熟阶段,应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开发等影响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热点之一,它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持续的产业优势,带来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以旅游发展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遵循旅游业发展规律,并与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开发要突出核心资源的原则,产品主题要在"乡土"上做文章,要建设乡村旅游体系,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尉富国 《山西农经》2022,(2):81-83+102
在精准扶贫理念指导下,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乡村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展独具特色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实现精准扶贫。鹤壁市淇县赵庄村的旅游精准扶贫经验具有典型性,但也存在噪声污染、绿化不够、传统文化保护、挖掘不足等问题,当地应采取保护村落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利用优美环境发展养老休闲产业,打造精品乡村休闲体验品牌等措施,保障乡村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19.
多维视角下中国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梳理国内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成果,全面把握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脉络,为合理评价旅游扶贫工作成效和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价值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从研究视角、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多个维度对国内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评价。[结果]不同维度视角下旅游扶贫效应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早期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尺度,主要探讨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及漏损等经济效应,并逐步由经济效应向综合效应转变;旅游扶贫的差异化效应研究是未来宏观尺度下重要的研究方向。微观尺度下,贫困人口的受益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围绕贫困人口收入增加效应、社区参与、收入差异效应及自我感知效应等方面展开;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关注贫困人口的旅游参与和综合受益。[结论]深刻认识旅游扶贫的本质和目标;建立全面、科学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价体系;创新旅游扶贫效益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