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数字经济加速向我国农业农村领域渗透,为农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农业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被社会各界公认为数字经济下一片有待深度挖掘的蓝海。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融合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堵点,而国际上农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模式可为我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十四五”时期,我国应从推动地方政府加快国家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的落实、完善乡村数字硬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服务于培养数字农民的人力资源体系、加快农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科技攻关步伐等四个方面寻求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互联网信息技术应运而生,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促成了数字经济,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种崭新的可能性。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被深入落实巩固的社会环境下,数字经济同样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注入了崭新的发展动力,需要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在具体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融合数字经济,以便确保农村经济可以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实现不同于以往的崭新发展。而在数字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对应的融合发展困境在所难免,需要各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农村地区发展实际状况明确发展困境的内在原因,以便进一步助推数字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有序融合发展。为此,各地方政府应当更加科学有效地把握融合发展方向,以便采取针对性策略突破既有的融合发展困境,进而确保数字经济可以与农村经济实现更加理想的融合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3.
李悦欣 《山西农经》2024,(3):74-76+196
立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并基于五大新发展理念,对数字经济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从协调、创新、绿色、共享、开放五个方面作用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就我国现实经济发展情况而言,数字经济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数据信息共享体系不健全及数字素养人才缺乏等现实困境。因此,通过对数字经济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现实困境进行系统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突破路径,从而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建兰  张春光 《山西农经》2022,(15):168-17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为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各地政府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乡村经济,实现“三农”现代化。数字金融作为拉动乡村经济的新型动力,能够在促进乡村振兴和缩小江苏城乡经济差距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从数字金融与苏北乡村经济融合实践结果来看,传统信贷供给不足、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欠缺、数字金融覆盖面窄及金融体系监控不严等困境制约着数字金融与乡村经济的融合。故以苏北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金融与苏北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困境,并从数字金融教育、金融基础设施及数字金融征信平台3方面寻求融合发展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场域下农村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政策推动效应显著、电商助农成效凸显、数字技术赋能生产、技术创新释放活力等重要契机,大力促进农业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然而事实上涉农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亟须完善、涉农数字经济基础建设较为薄弱、涉农数字科学技术活力释放不足等多重障碍,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优先通过动态完善法律法规与配套政策、加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资源供给、创新数字经济活力有效释放模式等多种策略,稳步促进数字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叠加、放大和倍增功能。  相似文献   

6.
黄江 《山西农经》2022,(17):39-41
“ABCD5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农业数字经济正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农业要素、过程、管理数字化。随着对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不断探索,农村“三产融合”被证实是发展农业经济、增强农村活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道路。文章概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乐清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因素,结合当前全省数字化改革部署,对数字经济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数字经济正在与农业农村不断融合,传统农业焕发着新的生机。目前,鹤壁市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针对存在的不足,文章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更好地推动鹤壁市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促进乡村振兴、打造现代农业,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农村战略,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为此需科学把握数字经济的概念、内涵与若干特征,还要从扩大农村基础信息设施建设覆盖、推动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农业全产业链两大机制上保障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9.
王榄淇 《山西农经》2022,(17):30-32
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是我国经济实现换道超车的关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数字经济和农村产业的融合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在近几年已经为农村地区创造了大量新模式和新收入来源。相比国外较为成熟的农村数字经济探索,我国农村数字经济略显稚嫩。文章围绕数字经济的强大驱动力,阐述了数字经济在农村农业领域的发展机遇,探索了目前我国主要的农村数字经济创新模式,分析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冰雪经济是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和冰雪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供需两侧研究数字经济支持乡村旅游和冰雪经济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进而提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和支撑力量,我国乡村产业正在进入以数字经济赋能为标志的新阶段。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框架,同时以多案例代表不同主导产业乡镇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实践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以数据化农业信息为关键要素,以农业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农业数字基础设施为硬件支撑和载体,赋予乡村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城乡市场有效对接、产业融合发展强大动能,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村增值和农民增收,最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跨案例比较发现,在数字经济赋能不同主导产业乡镇的乡村产业振兴进程中,赋能层面、方式、领域及效果存在差异。基于此,各农村地区亟待立足本地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构建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机制,从而全面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马克思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为基础,从融合的基础设施条件、融合发展的主体和环境以及融合发展的过程三个维度,深入分析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的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1-2020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层次分析法与CRITIC权重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Dagum基尼系数测算与分解、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指数分析等方法,对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的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时空演化以及空间关联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逐步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在四大经济区域和三大粮食功能区存在明显差异;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的基础设施条件、融合发展的过程、融合发展的主体和环境三个维度的指数值从高到低依次递减,且融合发展的过程维度的指数值增速最大;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区域总体差异存在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各区域内大部分省份之间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扩大,但极化现象明显减弱;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该特征仅在东...  相似文献   

13.
王彬 《农业经济》2018,(3):60-61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有必要促使农业和旅游产业充分融合,实现耦合发展。本文基于生态经济视角,针对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现状展开研究,总结与分析相关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促使农业与旅游产业充分融合的有效策略,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经济是农业中经济劳动与经济活动的总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驱动力,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落地、落实的支撑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管理方式及经济结构等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为改善此种现状,实现高质量农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文章结合实际情况,从农业经济管理、生态农业经济、数字农业经济、农村金融4个层面,探究农业经济应用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动能和新活力。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范畴,即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农村治理和城市治理的关系。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就是通过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的数字化赋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新活力;通过数字化治理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治理新途径。面对城乡融合发展中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和数字技术变革带来新挑战的双重困境,需要准确把握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五大实践路径,即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数字基础设施、共同和有计划地利用数字生产力、以数字化驱动制度改革、以数字化变革推动“赋权赋能”和以数字化治理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疫情和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下,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韧性,对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演化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从产业重塑、产业创造、创新激励和人力资本扩散等四个层面,探讨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县域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并从产业资源配置的视角探讨数字金融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从抵抗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变革能力等四个维度构建县域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县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具有提升县域经济韧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表现为抵御冲击、分散风险的冲击抵抗能力提升,且表现为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提升;研究还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深化产业融合的溢出效应,进而强化了产业融合对县域经济韧性的提升效能。为此,增强县域经济韧性的关键是顺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县域经济发展要盘活存量资源、补给流量资源,通过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在产业间、城乡间的配置。  相似文献   

17.
如何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农民权益保障、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发展提供制度框架,是"三农"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现实课题。鉴于此,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定于2012年12  相似文献   

18.
本期封面     
专家建言"十三五"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2015年"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7月30日-31日在京举行。论坛以"面向‘十三五’的中国农村发展与改革"为主题,重点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与农村制度创新、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与农村社会管理等内容进行研讨和交流。论坛认真总结分析了当前"三农"形势,就"十三五"期间如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构建符合市  相似文献   

19.
张丽 《山西农经》2020,(2):63-63,65
在社会发展新阶段,我国注重推进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统一化经营管理,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发展。在农村地区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型模式。土地流转能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现代化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广大农民获取了相应经济效益,能有效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分析了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土地流转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指导思想,这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由小康型向现代化迈进,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山东省青州市农村经济如何实现这两个转变,尤其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当前摆在农业战线上一个重要课题。总结改革开放十几年来青州农业生产的实践,纵观国内外农业成功发展的经验,分析当前青州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认为,青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特色农业战略,是实现青州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