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委员会对运营风险的界定为标准,通过对2005~2010年国内重大运营风险事件的实证分析,总结我国商业银行运营风险表现形式,指出运营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现代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重点从商业银行运营角度提出加强运营风险防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业务运营风险具有内生性、复杂性、隐蔽性和关联性的明显特征,主要来源于内部程序、员工、科技信息系统和外部事件,大多数是在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生风险,但银行又无法保证因承担业务运营风险而获得收益.近年来,各商业银行日益重视业务运营风险,工商银行适时实施新监督体系改革,以"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为主要平台,配套以"风险事件分级...  相似文献   

3.
工商银行江西分行按照工行总行“行为有规、授权有度、监测有窗、检查有力、控制有效”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内控合规工作“由传统的后台检查向中台控制”的转型理念,不断加大业务运营风险核查工作组织推动力度,创新“四个三”核查工作机制,实现了对业务运营风险事件的及时发现、及时核查、及时分类、及时处置和及时整改,有效推进新监督体系核查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了全分行业务运营风险核查水平。  相似文献   

4.
郭碧莲 《中国外资》2011,(10):140-142
<正>一、网银行运营风险管理网银运营风险,因为其难以定量和定性,一直以来银行界对于运营风险没有统一的定义。直至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在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发布第二次咨询文件中,就运营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运营、人员以及系统之使用不当或失误,或因外部事件所造成之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巴塞尔II还对运营风险的各个方面,包括资本的分配,风险衡量,运营管理等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和建议,并自2006年底开始施行。  相似文献   

5.
目前,从银行会计运营操作的管理方面来看,由于我国在人员机制、业务操作流程式和银行业务技术手段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重大会计操作事件接连不断。会计操作风险不但给会计工作带来沉重打击,而且还会给银行来巨大损失,特别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尤为明显。以下针对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进行具体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信用卡日益成为人们重要的支付工具。与此同时,利用POS进行信用卡套现的现象愈演愈烈,套现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针对这一问题,工商银行加大了风险管理力度,截至目前,工商银行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共涉及资金异动类、账户管理类等87个模型。全过程运营风险核查的有效实施,使得POS套现准风险事件和风险事件被及时遏止,监控效果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监督体系平台逐步优化,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决定从2011年3月起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由运行管理部门监控、各级行集中整改转到运行管理部门统一监控,内控部门集中核查、落实整改,全行齐抓共管。运营风险核查整改方式发生历史性转变,不仅通过内控部门参与提升了风险事件整改的威慑性和针对性,而且由于内控部门承接运营风险核查后,对基层行、网点可以进行内控评价,把业务运营风险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与基层行内控等级挂钩,倒逼基层主动管理运营风险。实现风险能在第一时间内监控,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内核查,疏漏能在第一时间内堵上,从机制上解决了“风险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相对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为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其内部运营管理机制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潜在的财务风险因素较多,需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控财务风险。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内涵及特征、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措施的理论基础,之后重点分析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运营风险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杠杆并购失败的大部分原因可追溯到杠杆收购风险,主要包括信息风险、运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三大类。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后,主要存在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吉利应充分认识杠杆收购背后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促进吉利健康、规范发展。对其他杠杆收购企业来讲,认识杠杆收购背后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也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受托支付作为贷款实贷实付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贷款新规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防范贷款挪用和实贷实付,提升信贷管理水平,确保信贷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2011年12月以来,工商银行江西分行在日常监控工作中发现贷款受托支付存在受托支付对象与合同不符、受托资金支付不及时、受托支付资金短期回流到委托单位账户以及受托支付资金使用不合规等问题,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一、贷款受托支付风险事件特征分析受托支付是指银行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对借款企业而言,无法“插手”贷款资金,旨在防控贷款被挪用的风险。随着江西分行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对涉及贷款合规使用、受托支付资金流向等可通过“内部户与往来户异常转账”、“内部账户与个人结算账户异常转账”、“往来户N日累计异常支付”、“往来户非交易对手异常支付”、“个人结算账户当日累计异常支付(个人客户)”、“个人结算账户N13累计异常支付(个人客户)”等模型进行监控。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该类模型抓取的准风险事件中,最终确认为贷款受托支付风险事件37笔。分析其结构,一类风险事件9笔、占比24.3%,二类风险事件13笔、占比35.1%,三类风险事件15笔、占比40.5%,其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可按照风险成因或事件类型等标准进行分类,以满足操作风险管理需要。按风险成因,操作风险可分为内部程序、人员因素、系统因素和外部事件等四类;按事件类型,操作风险可分为内部欺诈、外部欺诈、违约和产品缺陷、其他外部事件、系统失灵和设备故障、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劳动保护等七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监督体系平台逐步优化,工商银行逐步实行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由运行管理部门监控、各级行集中整改转到运行管理部门统一监控的机制,内控部门集中核查、落实整改,全行齐抓共管上来,运营风险核查整改方式发生历史性转变.不仅通过内控部门参与提升了风险事件整改的威慑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倪娜 《时代金融》2015,(3):64+68
随着全球经济加速融合、金融创新日趋活跃、信息科技不断变革,操作风险,一项自银行经营之初就存在的古老风险,在近年来屡屡成为全球银行业的"明星人物"。多次发生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不仅给银行业稳健运营带来全新挑战,也给各国银行业及监管当局敲响了警钟,操作风险管理受到了空前重视。  相似文献   

14.
吴月鹏 《金融纵横》2023,(10):75-81
随着数字科技的广泛应用和商业银行业务量的提升,传统的风险防控手段已经难以满足运营风险防控的要求,亟需提升运营风险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本文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应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高精度OCR等前沿技术,探索建立覆盖全业务、全流程、全渠道的数字化运营风险防控体系,定期评估风险预警效果并不断进行优化,实现风险自动识别、预警及处置,以提升运营风险防控能力、降低风控成本。  相似文献   

15.
李玉娥 《金卡工程》2010,14(7):277-277
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了分析与识别以后,已识别出的绝大多数风险事件都是相对可控的。这些风险事件的可控程度取决于人们在风险识别阶段给出的有关风险事件的足够信息的多少。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的处理是建立在工程项目风险事件的可控性基础之上的。由于工程造价风险具有普遍性和全程性,因此相应的对风险处理也应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主要通过对工程项目风险事件的控制来实现的。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是发展和变化的,在人们对其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这种发展与变化会随着人们的控制活动而改变。因为对于风险事件控制的过程实际是一种人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世界(事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业务运营风险已列为银行经营的三大风险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控制业务运营风险、挖掘业务运行风险特征进而防范风险,成为各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随着新监督体系的投产运行,业务运营风险分级管理应运而生,由单纯的风险点堵截和案件防范转变为按级次明确责任主体的风险目标管理,从机制上解决了"风险在哪里,如何去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构建MVMQ-CAViaR模型,结合金融市场内部极端风险事件和外部极端风险事件,考量股票市场与公司债券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问题。结果表明,在金融市场内部极端风险事件下,股灾期间仅存在股票市场对公司债券市场单向的尾部风险溢出。公司债券违约潮期间,股票市场与公司债券市场之间存在双向不对称的尾部风险溢出,且公司债券市场对股票市...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业态。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角度出发,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进行评价。基此认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主要为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网络技术安全风险和法律及声誉风险,并且各种风险之间具有相对明显的叠加性。其中,运营风险中的流动性风险、法律及声誉风险中的网络洗钱风险、操作风险中的支付方式创新风险和供应商操作风险、网络技术安全风险中的病毒感染风险为我国互联网金融总体风险的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运营操作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稳健,必须重视对于运营操作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针对商业银行运营操作风险管理,首先简要概述了商业银行运营操作风险的分类特征,并分析了在商业银行运营操作风险防范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就加强商业银行运营操作风险控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任士伟 《中国外资》2010,(2):109-110
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运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增加了企业风险管理的难度。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运营中。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运营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企业运营的风险因素,提出了运营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执行,并探讨了运营风险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