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  李斌 《科技和产业》2023,23(4):21-25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构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2011—2019年皖北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不佳,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有所不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皖北地区的科技创新系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但是提升的幅度并不是很大,总体上处于低等耦合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科技协同、人才互动与制度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协同发展,人才互动支撑区域协同发展,制度创新保障区域协同发展。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以需求为中心,以科技、资金、人才和制度为协同资源,以客户、企业、研发机构和政府为协同主体。搭建制度先行、科技创新、人才互动的协同网络平台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则是西部地区趁势而起的动力引擎。因而,分析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一般系统理论,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系统动态耦合模型,定量分析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进过程和趋势。结果表明:利用科技创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地区的耦合性基础将更好于西南地区。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好契机,继续打好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战略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地区之间经济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反映地区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宝应地区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宝应县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宝应县2005年以服务"双创"、"三重"为中心,以"人才、科技、经济"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7月2日,由市政府港澳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高新区管委会、市青联与四川省港澳办等相关部门联合主办的"2021川渝港澳青年双创联动发展论坛"在川、渝、港、澳四地以"线下+线上"的方式联动举行。本届论坛以"青年联动,科技创新"为主题,围绕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从协同助力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5月25-26日,云南曲靖产学研协同创新交流会在曲靖举行。此次交流会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曲靖市人民政府主办,曲靖市科协、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是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两岸四地科技论坛"的专项活动。会议以"生物医药科技交流、创新投资与产业升级"为主题,结合"创新型曲靖行动计划"及曲靖市发展实际,搭建学术交流、科普活动、决策咨询三大平台,着力增强曲靖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曲靖市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协同发展是应对经济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双创”的关键路径之一。基于协同发展理论及熵权法,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复合系统,选取成都市2000-2018年表征两者协同发展的序参量,以测度子系统有序度及复合系统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水平较低,其中科技创新发展缓慢是主要制约因素;当前应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过渡型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模式。针对当前的协同发展现状,给出了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提升路径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首都经济》2014,(9):11-12
京津冀签署协同创新框架协议 8月16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科技管理部门正式签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建立和完善战略对话、信息交流、工作对接、科技资源和成果开放共享的协同机制和长效机制,并在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层面进行了具体工作部署。据介绍,京津冀三地下一步还将在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层面深入开展实质性合作,重点聚焦科技创新一体化、生态建设、产业协同发展、政策协同创新、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科技创新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立足科技协同创新视角,基于粤西地区2010—2017年相关科技创新数据,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粤西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粤西各城市在区域层面整体的科技创新协同性较弱,且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同时,粤西各城市内部科技创新子系统的协同水平较低,茂名市甚至处于非协同状态,各科技创新主体协同能力较弱.为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提升粤西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粤西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 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经济发展路径选准与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海安县是一个无江少海、资源匮乏的地区,科技创新是实现全县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首选之路。按照这个思路,中共海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坚定不移地组织当地的经济工作,使科技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海安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省科普示范县、省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县、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在于重点选择了"三个抓"。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跨区域合作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上海与澳门两大城市间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展开研究,利用熵值法分析目前沪澳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使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究跨区域合作中人才效应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水平发展层面,澳门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得分总体高于上海,两个城市的总体综合得分都呈现递增趋势;空间发展层面,沪澳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出呈现出空间负相关的集聚模式,上海、澳门分别呈现高-低、低-高集聚的空间格局,上海具有更好的人才“虹吸效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完善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沪澳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加大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环境复杂变化,新形势下的大国博弈和科技竞争为军民融合战略实施带来新的挑战,构建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快速响应机制有利于军方与民方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国家创新资源的配置,从而推动科技强军和地方经济建设。文章以江苏为例,分析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企业方面的军民科技创新资源情况,试图从园区、人才、金融、产业、平台5个维度构建军民科技创新资源的快速响应机制,为实现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快速响应国防需求,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旨在使成渝地区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高校联盟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区域联合基金的设立对于高校开展基础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和经济保障。通过分析成渝高校联盟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产业战略和运行战略3个不同层次的内容,分别从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资源协同3个维度,阐述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的总体战略和产业战略,以及从环境协同、项目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辐射和一体化集群5个方面对其运行战略进行研究,为成渝高校联盟依托区域联合基金项目开展成渝特色优势产业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经济安全是新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主权。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信心和决心。新质生产力通过经济赋能、安全筑基、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和内生保障,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但同时也面临产业挑战、资源挑战、贸易挑战、技术挑战和数据挑战等现实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构想:突破瓶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开源节流,健全关键矿产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以我为主,完善与开放相适应的风险防范体系;协同攻关,构建适应科技强国的科技创新体系;监管升级,构筑多方协同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深莞惠联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鼓励"9+2"城市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提出,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广东省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以广深为主推动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将粤东粤西与珠三角串联成沿海经济带、将粤北地区建设成北部生态发展区,正确把握差异化发展与协同共进的关系,寓差异化于协同之中,以精准的差异化落实高水平的协同发展,以上规划均将"区域协同"作为重点发展思路。作为典型城市边缘区的观澜街道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资源配置,科技赋能,人文赋魂,积极协同周边资源,成功扭转局面,构建了一个以区域协同创新为主线,面向未来,具有观澜特色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6.
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要求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铸魂.当前,我国在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需要从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几方面着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平台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强调指出,要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工作。通过全面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全面提高地方科技工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使科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全球技术、资源和人才等越来越聚焦于富有个性的、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随着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竞争出现多元化格局,区域经济发展中较劲较量的焦点已真正集中到科技创新领域,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一个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根本所在。包括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等方面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而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各类支撑平台的建设,将全面提高企业创新效率,集成科技创新资源,降低科技创新成本,使科技创新所需的各种有效资源得到全面整合和优化配置,创新平台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江苏省各级政府部门对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出台了许多促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等,各地也涌现出大批科技创新企业、技术和成果。文章基于前人的探索,进一步研究江苏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协同创新"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给出提升江苏省科技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宁波港码头     
正"开放合作"是宁波创新驱动发展的亮点和特色。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化工基地,一直以来,宁波工商业发展都十分兴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不断加强与国际、国内优质科技资源的开放合作,加强促进技术与资本的对接,大力开展宁波人才科技周-宁波高交会,新材料论坛,中国创业创新等重大科技合作活动,产学研究创新对接与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和着力点,作用日益显著。文章通过灰色关联法,利用项目数、R&D成果应用、专利申请受理量及科技论文作为自变量序列,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及山区GDP状况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R&D成果应用程度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最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表现明显,但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则更加关注成果数目。基于此,提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鼓励原始性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