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村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丰富了农村经营体制的内涵,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2.
《西部财会》2010,(10):88-88
安塞县位于延安市北部,总人口16.62万,其中农业人口13.11万人,总耕地面积99.68万亩。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农田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农业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将会进一步增加。为了保证国家投入的农业资金能够发挥效益,保证国家对农业和农村优惠政策的落实,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必须切实加强对农业资金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民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负担的减小,将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简单而言,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民生活物资条件的保障,由此可见,农民减负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发展的方向,农业经济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剧,农村的发展呈现缓慢趋势,主要是因为农民在城市务工,直接导致农村的经济力缺乏,阻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民减负的概述,同时阐述了农民减负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提升农民减负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是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也是新时期提高土地管理效率的有力之举。本文从依托土地流转助力农村农业规模化发展、基于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立足土地流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业基础地位和弱势性特点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依靠完善的农业财政支出。结构合理的农业支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农业财政支出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当前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现状,进而提出提高农业财政支出效率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梁秀梅 《活力》2005,(6):62-6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近年来,在执行国家政策和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如何进一步完善农发行职能,更好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农业经济上的改革与发展也得到了有力地推进,"三农"问题得到不断巩固与完善,农业、农村、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上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也显现出抑制新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了有利于提升新型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济的壮大、探究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结构模式、指导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类,以便于制定相应可持续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已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艰巨任务。要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农村人力资源投入、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确保农业和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济源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加快三农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不断在理念、思路、机制、政策、措施上向农村倾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甘肃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甘肃农村金融规模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农村金融机构有转贷行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不够;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但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影响很大;乡镇企业贷款对乡镇企业增加值的直接贡献有限,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金融的依赖程度不高,但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却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侯立颖  杨林 《价值工程》2011,30(29):278-278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使农村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曹俊烜 《价值工程》2011,30(12):67-67
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增长也带动了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被重视。随着国家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的加强,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成为了近年来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本文就针对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3.
吴小平  王忠伟 《价值工程》2010,29(26):31-32
近年来,怀化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有效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和增收。但总体来看,城乡差距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流通不畅导致农产品不好卖,而目前怀化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是影响农产品流通的关键因素。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带动地区整体经济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贵 《价值工程》2011,30(3):170-170
农村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已建成的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沿袭多年的传统养护管理机制己经不适应新的要求,是当前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寻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After 20 years of neglect by international donors, agriculture is now again in the headlines because high food prices are increasing food insecurity and poverty. In the coming years, it will be essential to increase food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Sub-Saharan Africa and with smallholders. This, however, requires finding viable solutions to a number of complex technical,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issues, including land markets, research on seeds and inputs, agricultural extension, credit,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nection to markets, rural non-farm employment, trade policy and food price stabiliz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what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has to say on these topics. It discusses in turn the role played by agri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other economic sectors,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and the foundations of agricultural growth, issues of income diversification by farmers, approaches to rural development, and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and food security, which have been at the root of the crisis in agricultural commodity volatility in recent years.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德宏 《价值工程》2010,29(12):154-15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突出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农业基础脆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又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的战略举措。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稳定的需要。在目前农业、农村远远落后于工业、城市发展的情况下,政策利益适当向农业倾斜,有利于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莹 《物流科技》2021,(2):131-134
近年来,互联网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与越来越多的行业融合发展。农业作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传统农业生产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导致农业信息化进程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农村发展。因此,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发展中,发展智慧农业是大势所趋。文章简要介绍了智慧农业的内涵,在分析智慧农业的相关政策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引入互联网技术和市场化手段,为解决传统农业问题,实现智慧农业快速发展提出新措施新办法。  相似文献   

18.
魏勤学 《价值工程》2014,33(33):82-83
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实现顺利生产的重要保障。水利工程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近几年对农业的优惠政策的实施,强化了农业经济整体实力,而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是决定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以及再生产的关键保障因素。本文从农村水利工程在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入手,阐述了研究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敏 《价值工程》2014,(20):77-78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足发展的基础性措施,它作为必要的农业生产设施,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的灌溉,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而且还有利于农业整体上得到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将为社会主义经济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为各种农作物产地合理的分配水资源,在满足生产需要用水的同时避免水资源的铺张浪费,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progress in agriculture on changes in rural poverty in Pakistan by using annual data from 1975–2011. Data is analyzed by the set of sophisticated econometric techniques i.e., cointegration theory,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etc.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dicators act as an important driver to alleviate rural poverty in Pakistan. Granger causality test indicate that causality runs from technological indicators to rural poverty but not vice versa. However, agricultural irrigated land and industry value added, both does not Granger cause rural poverty, which holds neutrality hypothesis between the variables. Varianc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among all the technological indicator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form of tractors have exerts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changes in rural poverty in Pakistan.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dicator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growth and rural poverty in Pakistan. Technology in Pakistan has a low pace but still old technology continuously contributed towards poverty reduction. The question whether idea machine is broken down or not? Still need further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