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展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高度自信的文化价值,国有企业正是这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新时代国有企业应当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坚定的理想信念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起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不忘来路,走好前路,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以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将其转化为未来的发展优势,助力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2.
李萌 《现代企业》2022,(3):128-12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发展壮大离不开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核心竞争力和基业长青法宝,也是增强企业整体实力、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时代的中国企业要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增强企业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坚持"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理念,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坚持特色文化推进,坚持文化基础支撑,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现代社会推进文化进步的一个强有力的主力军,对于社会文明进步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企业文化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的完善建立和战略选择以人的价值理念体现.从属性上看,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的体现也就是企业的灵魂;它不仅仅是宣传企业形象,而且是注重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凡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企业,都有着从长期的企业发展中构建起来的自己的企业价值、社会价值和企业文化价值.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理念的企业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在生产发展中是盲目的、而且是没有可持续性的.  相似文献   

6.
所谓文化自信,就是要树立起对于中国文化及其支撑的文明秩序的信心.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命题提出,是因为有一些人对中国文化没有自信.他们认为,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昭示着人类文明的未来,指示中国文化的方向.他们是福山的"文明终结论"的信奉者,只对西方文化有信心.他们认为,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如此强势,在这种强势文化面前,中国文化难有自信.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坚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传承国有企业红色基因和中广核优秀传统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塑魂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8.
<正>企业个性自信,是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最动人的精神气质。当一家企业长久以来一直坚持走专业化道路,并利用多元化的理念升级创新物业管理新模式的时候,那么这样的企业就会展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气质,就如同我们在绿城物业身上感受到的一样。绿城物业的17年发展历程,就是一个物业管理定义不断被改写、物业管理内涵逐渐扩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绿城物业依靠自己不断的努力,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潮头,以一种自信的态度,融汇着行业发展中的先进理念与宏大远景。  相似文献   

9.
优秀企业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为了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做优,就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提高统领企业文化建设的能力,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怎样提高这种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企业文化自觉 文化是民族的根,是国家的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和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是一种国家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关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文明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深刻领会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对于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是广维保持多年的优良传统,也是广维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是广维坚定不移的治厂方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表现在广维领导班子在确保企业长远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将是否兼顾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绝大多数员工是否接受作为决策时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相似文献   

12.
陈月阳 《活力》2013,(23):64-64
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是一个团队的灵魂,是一个企业蓬勃发展、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俗话说,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一个缺乏先进价值理念支撑的企业是不可能做强做长的。建设符合企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企业文化是维持企业长久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也是企业发展长远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3.
企业要实现文化强企,就必须在变革文化理念、凝炼文化特色、践行文化创新上下功夫。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吹响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军号角,更为徐矿集团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文化强企,煤炭企业就必须在变革文化理念、凝炼文化特色、践行文化创新上下功夫,用文化铸就企业发展之魂,推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报告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从党的建设角度深刻地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基层组织,如何认识理解文化建设的内涵,如何加强文化建设,用文化引领企业发展,也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第一届首都金融系统文化建设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是首都金融系统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体现了首都金融系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都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是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首都金融系统文化建设工作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服务金融发展为中心,以企业文化创新为突破,不断丰富文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体系,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与企业愿景和价值观相一致的文化理念,是当今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坚持以一定的物质文化理念作基石、先进的精神文化理念作指导、科学的制度文化理念作保证,积极构筑适合中心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从根本上保证了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在加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促进国家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自信是高职院校贯彻理念,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性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个性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本文旨在从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差异出发研究HIP-HOP文化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最后从文化控制和文化融合的角度提出要坚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吸纳西方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使我们的文化自信不断进入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安全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安全的重要因素,而财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的关键一环,需要尤为重视。一直以来,企业财务文化中盛行的都是以物本为导向、以股东利益为出发点的文化倾向,将财务管理沦为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工具,淡化了企业财务管理对于社会、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企业要坚持发展观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在财务管理中也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主要从财务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探讨如何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美合资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生产二醋酸纤维素丝束。近年来,公司坚持文化引领,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逐步实现文化自觉,以文化促发展,以发展蓄文化,呈现出风清、气正、心齐、劲足、势强的良好局面。2010年7月,美国前财政部部长PaulH.O’Neil来公司视察时表示,他到过47个国家、100多个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