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区域经济合作在活跃国民经济与地区经济、协调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制度变迁始终是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进行的,因而探究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政府行为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日益成为具有独立利益和决策权利的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成为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衡量指标之一.本文在经典博弈模型分析基础上,引入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在对抗竞争和合作竞争中的不同决策和不同收益,探讨地方政府行为中出现的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倾向,并对产生博弈行为的原因和影响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政府"合作博弈"、谋求共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构建区域合作体制的研究——以法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主要从制度建设出发,强调要确保地区经济合作的顺利进展,除了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外,更需要建立大量的制度安排来约束与引导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包括政府适度干预的协调机制、区域产业政策的协调机制和区域合作的功能性协调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成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地方政府的行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地方政府行为正负效应及其产生机理的分析,提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建议,以促进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一、地方政府行为的正负效应及产生机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企业的行政性、经济性分权为主线的.地方政府在这一改革过程中逐渐成为具有相对责、权、利的经济主体,其经济行为产生的后果:一是靠“地方积累”的支持,带动并得到市场响应的地方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正常增长;二是由地方政府不规范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在本质上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制度创新的主体由改革初期单一的中央政府转变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等多元的制度供给主体。与此相适应,在国家规范的各项经济政策约束下,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特定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政策,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一)重视政府体制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体制创新,就是要结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要让市场机制充…  相似文献   

6.
一、区域政府合作的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形成了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翼等重要的经济区域.与此同时,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行政区经济",以及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地方保护主义,则严重地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而增加了地方之间贸易的交易成本,损害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区域内地方政府合作与竞争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区域内地方政府政策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任期限制与政绩要求是导致区域经济体内各地方政府不合作的根本原因;在取消任期限制与政绩要求不现实的情况下,以合约的形式约束地方政府,对不合作者实施惩罚,能够有效地避免竞争、促进合作,提高区域经济体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8.
政府分权改革开启了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序幕。作为社会管理者和经济参与者,地方政府掌控着大量的行政处置权与公共资源,在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推行市场化改革、促进地方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绩效的正效应;从行政激励扭曲、预算软约束、选择性产业政策等方面,论述了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绩效的负效应;最后从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入手,对加强企业能力建设、矫正政府过度规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中国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合作资料,实证研究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合作效应。结果显示:不同的经济主体政策合作的绩效不同,引入控制变量后,结论仍然成立。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合作取向以内部合作为主;政策合作条文显著提高了合作绩效;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政策合作有明显的合作绩效;而有显著合作绩效的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却有负效应。这些研究结论对地方政府提高对区域经济政策合作的认识有一定的帮助,对地方政府提高制订经济政策质量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鲁豫皖边界区经济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行政区边界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指导下,对淮海经济区的合作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合作的主体,该区域属于政府、市场共同主导的经济合作("一区二圈三带四板块"合作模式);根据经济空间结构,该区域属于轴带辅以圈层合作("双核双堡联动网络"合作模式);根据核心城市经济影响范围和主要经济联系,该区域属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六大城市经济区"合作模式).总体而言,淮海经济区的经济合作是多层次混合型的合作模式.通过对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探讨,为我国其他边界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卓雅  郝戊 《价值工程》2020,39(7):81-8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社会以及政府经济发展的最理想状态,想要维系经济活动的高度活跃和平衡发展需要迎合税收征管工作并且对机制进行合作创新才能在日后的经济发展行为和活动中无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特征。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行政区经济”,以及近年来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则严重地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在我国,区域合作主要是政府推动的。地方政府作为行政区利益的主体代表,通常会基于维护地方利益而与其他地方政府围绕经济合作与对抗进行博弈。  相似文献   

13.
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支出竞争,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异化,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SEM模型,验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竞争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影响。因此,应从全局角度规范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避免区域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地方政府合作的兴起,然而对合作机制的选择无疑成为各地方政府的难题.文章合芜蚌自主实验区中地方政府合作的内容、组织形式以及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三市地方政府在合作中还需增强合作内容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借鉴国内外合作形式以及选择公平长效的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合作的共赢和持久.  相似文献   

15.
胡舜  黄上国 《价值工程》2010,29(11):245-246
基于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地方政府围绕争取产学研合作的优势科技资源而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和手段包括制度供给竞争、资金供给竞争、人员服务竞争等。地方政府竞争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制度的完善、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但是也会导致政府越位、阻碍区域科技合作。因此,需要通过转换政府职能、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市场体系及机制建设和完善专家评审制度等来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6.
审计是综合性的经济监督,是国家和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审计监督的职能将越来越重要.各级审计机关是政府的经济监督部门,它的职能和任务是代表政府对国家资金的运用和效益进行检查监督,规范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十四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政府职能部门的转变,在进一步改革经济管  相似文献   

17.
王程 《价值工程》2012,31(2):317-318
文章通过对欧洲和泛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分析,指出欠发达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着深层次的动因,并基于贸易创造的视角,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所获得的福利效应。文章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能否获益与欠发达地区供需曲线的弹性和地方政府的保护程度有关,并认为欠发达地区选择合作区域是一个动态的权衡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跨区域合作成为一种趋势.在“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的利好形势下,桂粤两省区企业应广泛深入加强合作.桂粤企业可采取生产合作、技术合作、销售合作、投融资合作等多种模式进行联手,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社会经济组织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全力破解合作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相似文献   

19.
讨论当前中国的经济改革,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不可回避:那就是政府在其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在改革中的进退,与改革自身的进退关系密切.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所要讨论的不是要不要政府的问题,而是要怎样的政府的问题.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就应该是法制政府.  相似文献   

20.
政府竞争:行政区经济运行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从政府竞争的角度,为行政区经济形成构建了一个政府行为分析框架.通过对政府竞争和博弈三个层面的考察,揭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层级政府间互动关系,对行政区经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提供较为系统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