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磊 《经济纵横》2007,(2):56-58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方向、模式也不尽相同。应借鉴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探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道路,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2.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方向、模式也不尽相同。应借鉴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探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道路,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3.
杜恒波 《经济论坛》2004,(4):140-14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尤为重要的战略问题。本文在对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进行评述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情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以期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小康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5.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及转移规模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今发展中国家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全社会生产率,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文章运用城乡人口比重预测法,对北京未来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20年内北京市农村大概需要转移3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但目前北京市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远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的需求,因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季丹虎 《生产力研究》2007,51(2):95-97,128
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必要条件。文章以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英国为研究对象,从工业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考察英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次序。这为处于不同工业化进程地区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移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演进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农村劳动力理性选择的结果。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变迁,发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客观地制定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建立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户籍政策,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积极地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个关系到我省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发展,城乡均衡发展,和谐社会和和谐农村建设等问题的课题。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的多项重要指标进行详细地调查与分析,只有了解了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的现状,才能有针对的发现其就业能力的真实情况,才能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才能通过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案去解决问题,为我省解决“三衣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个关系到我省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发展,城乡均衡发展,和谐社会和和谐农村建设等问题的课题.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的多项重要指标进行详细地调查与分析,只有了解了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的现状,才能有针对的发现其就业能力的真实情况,才能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才能通过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案去解决问题,为我省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薛国琴 《经济学家》2006,(1):127-127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6年,大批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就业,采取了“离土不离乡”的自由迁移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办乡镇企业是此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条捷径,是探索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有效形式。具体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1979—1988年间是政策允许流动,但流动规模受控制的时期。以1982年为例,当年在农林牧渔业之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200万人,其中跨区域流动的为50万人。(2)1989—1991年间,在农林牧渔业之外就业和跨区域流动的农村劳动力都有所增加,1989年,以上数据分别…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农村经济近三十年发展变化到现阶段,劳动力已经开始从绝对剩余向相对剩余转变,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个转变,将对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转型有密切联系。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以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关系为主线,时间跨度从1979~2012年,对山西11个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协调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效率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得三次产业内部投入产出逐步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实施和完善,我们国家的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同时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加快,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步暴露出来,本文对这些影响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不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只能在目前的低水平上徘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无法顺利进行,整个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便无法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决不是一个单一目标,它至少必须兼顾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村人口城市化这样的双重目标。本文拟根据近几年晋中的实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化模式及其对策作  相似文献   

17.
英美日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英、美、日三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富民问题的根本,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对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更加深远的意义是对整个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显著效应,这种开发效应体现在对农村人力资源增量、存量的提升上。  相似文献   

19.
基于托达罗模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么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向何处转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妥善处理,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的繁荣稳定。托达罗模型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原因,利用其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春雷 《时代经贸》2011,(2):235-236
长三角区域经济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科学分析区域内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空间和特点,不仅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策略选择,也直接影响到区域城市化的进程。本文对长三角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余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