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关于农业发展方向西部地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如何?笔者认为,应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资源赋存。目前,西部地区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从人均资源拥有量上来看,耕地1.43亩/人,林地4.51亩/人,草地10.39亩/人,水资源4517m~3/人,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表明西部地区有较好的农、林、牧业发展的资源基地。但如对这些资源做更深入一步的分析,西部地区的真正农业资源优势还在于其林地和草地的数量优势上。这是因为,虽然西部地区的人均耕地数量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一方面由于本区北部水源缺乏,加上土壤自然肥力低,因而耕地的生产力难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南部各省区则由于高原、山地较多,冷浸低产田占了很大的比重,因而耕地生产力也不高。第二个方面是由于本区北部作物生长期  相似文献   

2.
<正> 我所说的区域经济,是专指我国的区域经济而言的。因此,我所指出的各种论点都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具有我国独有的特点,由此也就不涉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或由若干国家联合形成的那些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这里只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进行探讨,而不是讨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全部问题。  相似文献   

3.
晨曦 《中国西部》2011,(5):48-49
增长的关键词是数量,发展的关键词是质量。西部大开发十年,中国西部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引资规模逐年扩大,许多大型国内外企业纷纷驻扎西部经济圈,带动了西部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既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体现。本文在特别强调西部民族地区发展重要性的前提下,在具体分析制约其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 江苏与西部经济的联动发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跨区域生产力的重新布局以及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重新配置。这不仅涉及生产要素的技术调配、还涉及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的改变。东西经济的联动发展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式。为此,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区域经济与行政区划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区域产业发展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特征   第一,从总体上看,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些矿产资源是在地质年代形成的,在人类历史尺度上是不可能再生的,即使其数量再怎么丰富,总有一天要耗竭殆尽.而且这类矿产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埋在地表之下并与其他一些资源如水、土壤、岩石等共生在一起,形成一种系统性结构即资源系统或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7.
李红霞 《改革与战略》2009,25(4):121-124
要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加大开发度,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文章大胆提出在西部中心城市重庆设立自由港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跳跃发展。重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迫切需要建立内陆自由港。国外设立自由港开发落后地区的先例、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内地再造几个“香港”的构想以及重庆自身的有利条件又使重庆设立自由港具有可行性。根据重庆的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文章提出了设立重庆内陆自由港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8.
西部金融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与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在西部开发中起着核心与枢纽作用。西部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 ,金融业难以很好地发挥对经济的助推作用。经济、政策、体制、信用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西部金融的滞后发展 ,西部应实行全方位的金融发展战略 ,深化区域金融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当代全球化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微观基础,其决定了当代全球化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应当以此为出发点建立全球化经济学。文章分析了要素流动的成因以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国际贸易数量与结构、国际分工收益分配、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格局、GDP的意义、国家竞争力的标志等。文章据此提出世界经济理论建设的要点,即投资超越贸易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是要素流动的组织者即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角,要素流动下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特征发生了变化。由于要素流动的时代特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重新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经济的一种方法、手段,它不能脱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个大命题。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1)人的发展是个庞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系统工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富足、协调、融洽、文明、和谐的社会来设定。(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必须是坚持社会主义,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和手段来发展经济。(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要完全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做好两个结合。一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是方向,是内涵,是基本前提,是根本。二是经济发展要与人的发展结合。经济发展是表象、是要求、是目标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是根本、是立足点、是归宿。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宁波经济社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发展理念,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失时机地推进市域经济发展,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六大联动”的必然选择,成为宁波用足用好体制政策优势、落实中央和省对宁波战略定位的重大策略。什么是市域经济?为什么要发展市域经济?如何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推进市域经济发展?这些问题摆在我们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的面前,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为此,宁波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组织了推进市域经济发展专题研究,并作了较为深入的研讨。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择要发表,以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研究,发表真知灼见。本刊将继续刊登深入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结合西部地区各地特点,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新华  吴文 《特区经济》2011,(7):208-209
虽然西部特色农业具有比较优势,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落后,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本文从西部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发,对制约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法,提出了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当代全球化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微观基础,其决定了当代全球化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应当以此为出发点建立全球化经济学。文章分析了要素流动的成因以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国际贸易数量与结构、国际分工收益分配、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格局、GDP的意义、国家竞争力的标志等。文章据此提出世界经济理论建设的要点,即投资超越贸易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是要素流动的组织者即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角,要素流动下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特征发生了变化。由于要素流动的时代特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重新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理论学术界对区域经济与跨越式发展的研究观点,论述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价值,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诸如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一般选择和特殊选择,具体涉及发展的基础、内生动力与后劲不足、发展的历史机遇、区域发展战略与跨越式发展的有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强省、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修复与安全保障、科教兴省和创建文化大省与强省、对内深层的改革和对外科学的开放等。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较为落后的地区,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多处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高度重视。以混合所有制为抓手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发展,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将给社会资本创造更大的制度空间,为国企改革提供重大机遇,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应当结合自身特点,抢抓机遇,采取措施,打造深化陕西省经济改革升级版。  相似文献   

18.
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刚 《科学决策》2005,(11):38-39,51
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系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产业在国际上的通称。按照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的原则,服务业的四大部门分别是消费者服务业(娱乐、休闲、旅馆等)、生产者服务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分配服务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等),以及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服务业具有广泛的服务特性,其核心内容是交换——包括物质产品以及资金、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的交换。  相似文献   

19.
汪丽萍 《改革与战略》2011,27(5):99-102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文章认为,西部农牧区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牧民就业和增收。发展特色经济,不仅是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农牧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长期和艰巨的创新性实践,应该不断认识和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综合效益战略 效益,就是指一定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其所获得的有益成果之间的比值。有益成果是多方面的,获得对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叫社会效益,获得对经济发展的有益成果叫经济效益,获得对环境的有益成果叫环境效益,如此等等。医院投入一定的医疗资源,取得提高社会人群健康水平和保护社会劳动力的有益成果就是医院的社会效益,同时取得合理的经济收益就是医院的经济效益。在现实中,一种情况是往往单纯过多地强调医院福利性,不承认医疗市场,扼制了医院的活力与发展能力,使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矛盾重重、举步维艰,这是片面追求医院社会效益的结果;另一种情况,医院经营一切为经济效益,有的甚至不惜以损害医院形象为代价,搞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忽视医院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这是只注重经济效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