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是一种资本收缩方式,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国外股份回购理论及国内严峻现实背景,阐述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必要性,并通过回购个案的财务效应分析,说明无论是从改善财务数据还是从增强投资者信心的角度,股份回购都能够成为改善股本结构和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方式,具有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考察增发长期价格效应的盈余管理观,以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公开增发和向大股东定向增发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司盈余管理对两类公司长期股票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开增发后长期股票业绩显著为负且与增发前操纵性应计利润负相关,向大股东定向增发后长期股票业绩显著为正且与增发前操纵性应计利润负相关,结果支持增发长期价格效应的盈余管理观,也证实中国上市公司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利益侵占。  相似文献   

3.
股份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出资从股票市场上购回自己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份注销,也可以将回购的股份作为“库藏股”保留,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既可用作职工持股计划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也可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通常有两种目的:①红利替代。公司回购了部分普通股,发行在外的股数就相应减少,每股收益势必提高,从而导致企业股票市价上涨,由此所得的资本收益就可以替代股利收入。与直接发放红利一样,股份回购所用资金通常来源于公司的经营盈余。②战略回购。战略回购的规模较大,往往不仅要动用现金储备,还需要大规模举债,或者出售部分资产或子公司以筹集所需资金,在短期内会使公司资本结构发生实质性的调整。 股份回购行为在国外上市公司较为普遍,其具体动因在于:①巩固既定控股权或转移公司控股权。许多公司的大股东为了保证其控股权,通常采取直接(以自己的名义)或间接(以关联公司的名义)的方式回购股份;有些股份公司的法人代表并非是公司最大股东的代表,为了保证其在公司中的地位,也为了能在公司中实现自己的意志,往往采取回购股份来分散或削弱原控股股东的控股权,以实现控股权的转移。②提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最新的数据,研究了我国股票回购的原因,验证了国际成熟的财务杠杆假说、自由现金流假说以及信号传递假说中的股价低估假说和盈利信号假说,发现了管理层激励假说在我国股票回购的原因解释中是适用的。研究表明,利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为代理发现大股东获利是股票回购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司规模越大越容易进行回购,而应收账款周转率所反映"以股抵债"式回购曾经产生过影响,现在已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旋转门”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通过用审计意见改善和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审计质量,研究发现“旋转门”会改善企业审计意见并且增加操纵性应计的程度,也就是说,“旋转门”降低了审计质量。检验审计委员会抑制“旋转门”对审计质量损害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样本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时,审计委员会规模越大、独立性越强,越能抑制“旋转门”对审计质量的损害。这说明我国审计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效用。  相似文献   

6.
股份回购作为股利政策的一种手段,股份回购可以减少发行在外的股份数量,提高每股盈余水平,提升股票市值,优化股本结构,因此对上市公司有着特殊的意义。研究和探讨有关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推动我国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创新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股份回购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与国外的差异,通过案例分析,找出我国股份回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基于股票回购带给股价的明显提振作用,投资者对潜在的回购主体标的也兴趣渐浓。文章阐述了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正负财务效应,并找出股票回购产生负财务效应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股份回购是许多国家公司法规定的一项资本运作制度,其与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公司基于减少注册资本、反收购、激励员工等多种动因回购股份,对公司内部治理既产生积极影响也产生消极影响。为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制度,需要构建和谐的股份回购与公司内部治理关系。在股份回购中,需要完善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保障股东平等权利、强化董事的信义义务、加强监事会在股份回购中的监督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当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严重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一方面面临着被收购兼并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有提升股价,维护公司形象的需要。上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可以较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但“回购注销”方式受资金状况的制约,并且存在制度上的漏洞,如果允许公司在价低时回购,等到价格高时抛售,又容易导致公司利用内幕消息炒作自己的股票。允许上市公司在价低时回购自己的股票,然后在行情回升后再将回购的股票配售给股东,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外学者发现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会对业绩预告产生影响。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会基于自身利益对业绩预告进行干预,调整市场对企业的预期,进而调整股价,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基于此,中国应加强内部人动机与业绩预告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及公司特征对内部人动机影响的研究,利益相关者应该联系上市公司具体特征和其他对外披露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最新的数据,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所造成的市场效应。证明我国股票回购有着正向的市场效应,并且依旧存在着回购信息提前泄露的现象。同时,还发现回购的比例越大、净资产增长率越高等因素对股票回购的市场效应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wo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marketing strategy planning have been developed. A key planning relationship in each approach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ces and market share.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suggests that market share leaders match the prices of their lowest priced competitors while the Profit Impact of Marketing Strategies study has found that share leaders have higher prices. Which is correct? This empirical study tests the direction of the share price relationship in one specific retail environment, namely gasoline retail markets. The results strongly indicate that the share leaders in gasoline retailing consistently have higher prices then their lower share competitors. The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time that marketing planning relationships such as that between share and price have been extended to retail operations from their more traditional areas of application in marketing by manufacturers.  相似文献   

13.
以近五个季度沪深A股市场20家农产品加工类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从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角度出发,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财务绩效对公司股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类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每股净资产,并且公司的发展能力在对股价的影响中呈现越来越显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从1995年开始,外国并购资本就已经涉足于我国上市公司。大规模的外资并购很可能造成行业垄断,从而损害东道国企业及消费者利益。以市场份额变化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市场份额决定因素的模型,以1995—2006年间发生的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案例为样本,应用bootstrap方法进行精炼估计。结果表明并购前市场份额、总资产比重、股东地位对外资并购后目标企业的市场份额均有显著影响,这为我国进行外资并购反垄断的事前监管的合理性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航市场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导致价格刚性的存在,使价格不能成为调整市场供需失衡的基本工具,同时,价格也不能成为航空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手段。为此,航空公司把到站时间作为竞争的基本手段。但是,在价格刚性情况下,航空公司的最优产品定位策略是尽可能地缩小与其他公司之间的差异,导致黄金时点多个航空公司航班到港,造成民航拥堵。因此,治理民航拥堵的根本对策在于引入竞争,打破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充分发挥价格调整供需失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非国有经济发展状况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文选取1996~2008年分所有制分行业工业企业统计数据系统研究了非国有经济市场份额的变化。研究发现,整体上国有企业市场份额依然显著高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不过,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年提高。此外,我们发现基于所有制的“金融歧视”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而逐步缓解。这意味着市场化进程有助于改善非国有经济的生存空间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7.
股份回购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份回购是成熟资本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资本运营方式与企业经营策略,尤其对于改善我国资本市场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相关立法的滞后,导致实践操作中诸多不规范性和回购实务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此在对股份回购的功能与价值进行清晰定位的基础上,制定与规范股份回购的实施细则或具体操作办法是迫在眉捷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近三年的沪深能源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将财务指标分为三类,运用皮尔逊相关性系数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其股价的关系。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对股价的解释力呈减弱的趋势;每股收益和总资产报酬率是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公司偿债能力与股价呈负相关,对股价变动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公司盈利能力是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股改完成后股权结构中实质掌控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对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考虑,选取基于“调整的利润敏感性法”直接测度模型,利用分部报告数据测度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现状,接着通过构建多元线性模型,对193个样本公司进行各变量间的相关性描述及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终极控制权比例、终极现金流权比例与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成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大小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它的显性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国有终极控制权下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要比民营控制下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