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认为"贤能政治"意识形态已经变成经济寡头统治,在当今新自由主义文化中用以偷偷摸摸获得认可的主要手段。本文用三节来分析"贤能政治"概念的演变过程以及当今含义。第一节探讨贤能政治观念可能存在的谬误。第二节追踪该概念在社会理论学界内外传播的若干重要时刻,从阿兰·福克斯和迈克尔·杨在20世纪50年代最初诋毁性使用这一概念,到丹尼尔·贝尔在20世纪70年代赞许地接受这个概念,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保守主义智库广泛使用这一概念为止。第三节分析了贤能政治被用来作为新自由主义政治修辞和公共话语的使用情况。焦点集中在该术语在最近英国文化中引起的反响,讨论了"贤能感觉"的说法在卡梅伦"志向国家"话语中的操作方式。贤能政治已经成为旨在把平等观念市场化的话语。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9)
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阶层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群体。在社会学中,"阶层"一词来自源于社会分层理论,但是,我国对创意阶层的研究却更多偏向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称其为"创意人才"并强调了其经济学意义。文章旨在尝试以社会学视角还原中国创意阶层的价值。首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创意人才"和"创意阶层"概念进行辨析,并以埃米尔·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创意阶层"的社会意义。然后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国创意阶层的简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梁治平 《开放时代》2023,(6):26-36+5-6
作为较早向国内读者引介“地方性知识”概念的学者,本文作者先由个人经验谈起,藉由一个学术史上的微观个案展示知识的产生、流变、传播及其内在关联。接下来,从人类知识生产、阐释人类学及法律的文化研究三个层面对“地方性知识”概念做出分析,并就其中隐含的规范旨趣以及所涉相对主义问题略加探究。在文章最后部分,作者由两个中国研究事例入手,对这一概念在中国语境中的运用加以讨论,并认为概念和理论的旅行带来一系列复杂问题,而弄清是谁、为何、如何使用这一概念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结果,应当是对这一概念加以反思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许多学者研究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践后认为, 培养和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形成稳定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与标志。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中国要大力发展中等收入阶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把"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政策和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说明,在我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现有研究对晚清时期政治变革的原因仍然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文章回应了学术界关于社会流动和辛亥革命的探讨,以晚清捐官制度为切入点,通过对近代政治变革的影响因素和制度变动进行梳理,提出引发辛亥革命的新假说.研究发现,捐纳是促使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捐纳官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取向不仅直接影响其所任职地区的革命响应,而且也通过乡土关系网络影响其籍贯地精英阶层的政治态度.捐官制度作为晚清提升社会流动性的重要工具,不仅促进了近代新兴官僚阶层的崛起,而且通过新式教育、民众反抗、革命团体等途径推动了近代政治权利格局的变化,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进程.捐纳制度通过对阶层流动性和官员政治意识的影响促进了近代政治制度的变革,这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精英群体的转变和政治制度间的关联变动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周恩远 《经济师》2012,(4):41+48
意识形态概念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理论家特拉西最早提出来的,不过当时他所界定的含义是一种对真理的认识。19世纪,马克思又提出意识形态的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20世纪的阿尔都塞重又考察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践,是对人的意识的加工。文章以"意识形态"概念起源到不同时期意识形态概念应用为主线,力求完整的阐述"意识形态"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7.
陈支武  陈跃 《经济论坛》2005,(21):68-70
一、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步入“企业公民”这一全新竞争阶段之后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美国,由于公众对诸如机会平等、污染控制、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消费者和员工保护等问题日益关注,企业发展的政治和社会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由此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认为作为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自从法国社会学家皮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在1980年首次提出“社会资本”概念后,社会资本理论很快就成为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分析框架之一,关于社会资本理论本身以及运用这一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国内一些敏锐的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学者系统提出社会资本理论时,就注意到了这一理论的解释能力及在中国社会的适用性,并开始以此来分析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然而,这一理论也遭到了学术界的众多批评,直至有人最近公开呼吁“拒绝使用‘社会资本’概念”①。那么,社会资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有哪些特征和功用?本文试图通过较为系统地梳理这一概念在布迪厄、科尔曼(JamesColeman)和帕特南(RobertPutnam)这三位代表人物那里的逻辑发展,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特征、本质、要素和功用做一辨析,并对国内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和应用做一初步的检视。  相似文献   

9.
吕明晓 《财经问题研究》2003,(10):F003-F003
经济学具有国际性 ,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和研究。中国经济学概念的出现和发展具有必然性 ,然而这一概念具有多种含义 ,而这一点并没有被足够重视 ,以至于在对待一些事宜时容易失去较为合理的态度。中国经济学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种含义 :一是中国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李俊 《经济研究导刊》2009,(18):191-192
当代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社会变革,在社会转型中,阶级和阶层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突出最鲜明的就是崛起了新的中间阶层。科学研究表明,拥有橄榄型阶层结构的社会更趋向于稳定,更有利于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要求在社会研究结构中,中间阶层要占到大的比例。充分认识并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结合当代国外中间阶层的相关理论,对于审视中国当前阶级阶层的变化特别是中间阶层的状况、促进中间阶层的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菅志翔  马戎 《开放时代》2022,(5):206-223+11-12
今天在中国开展民族问题研究,离不开对核心概念“民族”的讨论。“民族”在鸦片战争后进入我国话语体系,由于这一概念与中华文明传统存在深刻的文化差异,一百多年来国人对这一概念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和应用。当前,族际互动全面增强,民族人口地理分布格局和社会分层角色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如果不把“民族”这个核心概念的定义阐释清楚,而继续保留含混与多重含义的解读,我们的民族理论、制度、政策将始终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力图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厘清“民族”这一概念的引入和演变脉络,促成不同解读之间达成某种共识,从而真正在学理上推进我国的民族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渐确立,我国中间阶层成为在结构上拥有类似的社会综合地位的社会共同体,同时体制权力的主要作用领域从政治资源转向为经济资源,形成了中间阶层的“市场——体制权力”二元利益配置机制,我们可以用“双色蛋糕”模型来描述这一异质化特征。此特征导致中间阶层各群体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的利益分化与冲突关系影响到中间阶层的整合与期望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涉及住房消费群体、住房投机群体、开发商、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等利益群体,各方力量的互动、博弈关系异常复杂。文章从"市场力"这一概念入手,从博弈论的视角对房地产市场的各个利益群体进行剖析。通过对"主升力"、"主降力"和"平衡力"三种地产博弈"市场力"的具体分析,提出破解房地产市场不对等博弈的有效对策,就是实现地方政府的职能回归。  相似文献   

14.
一、陆港的概念和类别 "陆港"这一概念在中国出现约在上世纪90年代.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内陆港"逐步出现.  相似文献   

15.
朱美芳 《经济师》2006,(7):158-159
非正式群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学说的代表梅奥提出来的。20世纪20年代梅奥等人经过8年的“霍桑试验”,发现企业中除正式群体外,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小群体,即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在民营企业中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企业工作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正式群体将会对企业运行的各个层面产生影响。因此,掌握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活动规律,调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性,研究非正式群体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是每一个民营企业主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在政体基础价值上的固有差异衍生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大众政治心理认识论体系."政治信任"作为原生于美国的政治心理概念,是建立在多元的政治选择模式、对立的国家-社会关系、个人化的利益表达方式等三方面带有强烈西方自由民主色彩的制度逻辑和价值预设之上的.基于对中国经典政治哲学著作的量化文本分析,本文发现并证实了中国民本贤能主义政体对政权组织方式、国家-社会关系以及民众政治态度的设定与委托-代理式的信任关系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并展现了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信"与西方政治心理研究中的"政治信任"在内涵上的重大差别.因此,"政治信任"概念无法直接、笼统地应用于中国大众政治心理研究,就民众对于抽象政治权威的态度而言,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需要寻找其他更加有效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杨华 《开放时代》2012,(3):71-87
资本与劳动双密集型的小规模家庭农场远比大农场适合中国实际,这是黄宗智先生为“中国隐性农业革命”提出的农业经济学的命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规模家庭农场及其经营者的存在,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安徽芜湖农村的调研显示,根据农村土地耕种规模及收入状况,可蒋当前农民划分为精英阶层、中上阶层、中农阶层、中下阶层、贫弱阶层等五大阶层。其中,作为经营小规模家庭农场、获取中等水平收入的中农阶层,因其独特的社会禀赋和在农村阶层结构中的特殊位置,在乡村治理和农村政治社会事务中扮演着中间阶层、释放中农价值的角色,并造成乡村治理中特有的“中农现象”。新兴中农阶层的发现,将“中国隐性农业革命”带进了社会学阶层研究的经典命题之中,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俊萍 《经济师》2011,(6):228-229
随着经济的发展,选择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已成为比较普遍的行为方式。生态休闲旅游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更是集生态性、休闲性和外部经济性于一体,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强调人的自由充分的全面发展的新兴旅游活动模式。文章从这一概念出发,对生态休闲旅游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概念是社会学借鉴经济学资本概念而创立的一个新的概念,但是这一概念的形成却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不仅要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社会资本概念的科学性,而且还要从经济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浅议中国经济主流阶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非  华军 《经济问题探索》2006,103(12):47-51
本文从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入手,分析了当代中国主要经济阶层———精英阶层、草根阶层和中间阶层的特点,从而论述了中间阶层的特点和它对中国经济的主流作用,即推动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速现代化进程等,最后提出通过教育的提升和制度的保障来扩大中国的中间阶层进而培养中国的中产阶层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