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呈现出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三十多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从摸索阶段走向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发展模式.近几年来总被提到的建设学习型企业的理论,就是这些发展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商》2015,(28)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凝聚企业全体员工尤为重要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不断与时俱进的,是与中国的发展相吻合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企业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商务周刊》2008,(17):51-52
几千年前,中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即已出现这样的语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  相似文献   

4.
陈志武 《商界》2009,(1):20-20
现在中国已经有了体面的基础设施,令人印象深刻的大楼以及过剩的工业基础。中国缺乏的是促进内生性增长的足够私人消费。为了改变这一点,中国需要提高其人民对未来的金融安全感,并使私人收入的增长和GDP的增长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理论自信在于不断学习知识,创造知识,创新发展,结合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不断继承丰富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学的建设问题,虽然有关专家进行了多年的讨论,却仍未达成共识。但是,中国经济学的建设同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则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学本身就是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建立的。本文就中国经济学的建设和经济实践,简要论述了中国经济学建设的重要性、创新的内容以及原则。  相似文献   

7.
刘妍 《品牌》2014,(12):30-30
城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的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也是中国目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一种重要的拉力,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要创造人与人、人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是外资企业成长的家园和土壤,外资企业应当以十三亿中国人民的福祉为最大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得到发展的同时,为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梦的不断深入,中国逐渐步入社会转型期以及改革攻坚期。只有进一步地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推动中国梦实现,而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诚信建设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精神文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只有重视诚信建设,才能更好的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文章在这一背景下,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中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并对诚信建设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公益、慈善,在中国仿佛占据了相当的道德高度。公益、慈善成了普通大众的举手之劳,不再是有权、有钱人才关心和从事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发明摇橹,那是在公元前一世纪的事了。而发明指南针,中国人在世界造船史上写下了骄傲的一笔。明朝郑和下西洋,成就了妇孺皆知的辉煌历史,航行13万海里,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中国的经济发展,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更彰显中国强大的航海能力。  相似文献   

12.
《商》2015,(28)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长期执政的重要现实问题。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探究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具有重要意义。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就必须先对意识形态的概念有所了解,以及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有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找出根本,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化解中国会计面临的"诚信危机",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健康、有序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国梦圆献上会计人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14.
林晓伟  李非 《国际贸易》2015,(1):11-14,35
设立和发展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深入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战略举措。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标志着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由点带  相似文献   

15.
"由于信用缺失,中国企业损失1.5万亿元。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信用危机。"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会长王茂林在"中国国际信用企业"推广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信用缺失给我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影响了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有人估算,中国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违反经济秩序等问题造成的损  相似文献   

16.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不断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中国制造"蜚声海内外。但是在经济大繁荣的同时,近年频频出现的质量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给整个社会敲响了沉重的警钟。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在中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长达半个世纪、一直为质量奔走的刘源张院士在2009年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质量问题不是技术问题,缺乏诚信和认真,是中国质量问题的"癌症"。如何实现诚信回归,让警钟成为永远的绝响?作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运用文化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深化中国金融文化建设问题。阐述了深化中国金融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发展的新要求,提出要注重解决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思想文化问题以及深化中国金融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对广西通道的需求 广西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均不同程度地对广西的运输通道产生需求.海外商品打入中国内陆,从北部湾进入中原腹地和大西南市场,对广西的南北通道和大西南出海通道也产生了需求.虽然越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其农副产品和一些工业原材料相对丰富,这些商品均需要在中国寻找市场.其商品在中国主要流向中原腹地和珠江三角洲市场,因此,对广西的南北通道和东西通道产生了需求.大西南地区,物资相当丰富.  相似文献   

19.
王华 《市场周刊》2008,(12):51-52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建国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中国仍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还非常薄弱的国家,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扎根中国,让革命性的技术和产品造福大众,促进IT产业创新和经济的发展,和中国IT业共成长,是英特尔中国成功的主要原因。我们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超越美国本土,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