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波动态势,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周期性波动,并且波动周期长度大约是六年,同时经济周期在逐渐拉长,波动幅度逐渐缩小,经济周期波动态势整体上呈收敛态势.这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宏观调控能力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一个基于CF滤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宏观时间序列经验特征中概括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是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的欠缺所在.本文采集23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运用新近提出的CF滤波,分解得到它们的周期性成分,并计算这些周期性成分的标准差、自相关系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时差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特征,总结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并与美国的研究结果加以对比,揭示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经验特征和典型化事实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文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Lucas(1977)命题,也有助于为相关理论发展和宏观调控操作提供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GDP增长率为指标值,考察我国近60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我们发现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周期波动性。文章从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在机理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相关测算指标,并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高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永升  刘浩 《当代经济》2009,(13):142-145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将经济理论、经济史、经济统计三者相结合,创立了关于经济周期分析的系统性理论.本文以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把1978年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轨迹按时间区域分为了三个基本阶段,努力实现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础,为应对本轮经济周期性波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H-P滤波分离出实际GDP的趋势项和波动项,计算实际GDP的波动率,并依据渡动率划分经济周期、分析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1978-2005年中国经历了3个朱格拉周期和1个基钦周期共4个经济周期,且最后一次经济周期仍在继续.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有如下特征:一是高位平稳运行,波动幅度减小、周期加长;二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是稳定且衰减的阶梯波动;三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主要来源于内部传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工具,同时讨论了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货币政策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正确认识与把握中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对于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考察了1978-2007年间中国历次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与波动特征,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所有制结构、社会总供求关系、经济结构、价格体制、调控手段和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分析宏观调控对我国经济波动形成机制产生的影响;接着从国际经济周期的角度考察了中国、美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特征,以及中国与世界其他15个不同市场类型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周期存在的特征事实;最后给出了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周期进行测算和划分,并将福建省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比较.发现福建经济周期正呈现周期长度拉长、峰位降低、波幅缩小以及与全国经济周期趋于同步的特征.然后,采用HP滤波技术、峰谷走势比较等方法探讨总需求、总供给、价格、信贷等因素对福建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最后,在分析现阶段福建省经济周期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的发展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而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会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如果能掌握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 ,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企业就可以渡过难关并获得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现有文献来看,技术、产业结构、农业波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外资、存货、政府政策等都是影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收入差距也是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考察了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和货币政策的演变历史,并利用HP滤波法分离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GDP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成分,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更多的时候,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反而成为经济波动的触发因素之一。因此,在利用货币政策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特别是要避免因调控产生新的市场扭曲,从而引发新一轮的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梳理国外最新研究文献,我们发现:(1)经济周期中就业波动存在滞后与回滞现象。(2)经济周期中的就业波动形态在不同部门间存在巨大差异。(3)经济周期的不同冲击源对就业波动有着迥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其经济周期波动之间呈现出以同一频率波动的经济行为。文章以桂(广西省)、鄂(湖北省)和浙(浙江省)的经济周期与我国经济周期为研究对象,通过做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实证分析,初步判断出地方经济周期与我国经济周期存在较强的同步性,并就地方与我国经济周期存在同步性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这无疑为地方和国家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周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未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本轮经济周期传导机制的特点 (一)市场化传导机制与周期波动平滑化 1.改革前后的比较。增长比较:改革前(1953-1977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6.48%(这里的年平均为简单算术平均);而改革后(1978-2004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51%(见表1)。  相似文献   

17.
在厘清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主要从实证角度分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方面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同性影响,另一方面探讨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最后得出几点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周期波动是各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总需求的波动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而总需求则主要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总供给冲击或与总需求冲击的组合会导致产量和就业的不稳定。总供给冲击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创新的冲击、农产品波动冲击和能源与原材料冲击。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研究是许多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理论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谷-谷”划分法,中国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978年~2003年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与“谷-谷”划分法相同的结论,同时分析了2003年中国经济是否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端这一问题,并对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