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金压力是明年保障房开工量缩减的根本原因,即便是减掉三分之一,压力还是很大。”参与上周五全国保障房座谈会的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按照700万套的新开工量计算,加上前两年结转的在建项目,整体保障房在建规模将达到约1800万套,明年保障房资金压力可能会攀升到18万亿-2万亿元之间。  相似文献   

2.
吴云海 《商周刊》2011,(12):83-83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将建设3600万套,覆盖面达到20%左右。其中2011年如果要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不包括土地成本,所需投入的资金量高达1.4万亿元,中央财政的支持并不能完全解决资金问题,大头仍要由地方政府自己买单。1.4万亿元差不多相当于地方政府2010年的土地出让收入的50%(2010年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为2.7万亿元)。这么大的财政压力,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谓进退两难。这时,我们要反问了,建设保障房,真的要牺牲商品房的发展为代价吗?现在看来,正在实施的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力弘 《新经济》2013,(23):11-12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解决市场失灵和保障居民基本居住的一项公共政策,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在银行信贷萎缩、土地出让金减少的背景下,资金不到位将是阻碍保障房顺利建设的瓶颈难题,如何筹集保障房建设资金以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本课题以此为背景,本着为安徽省保障房建设资金来源提供合理化建议的研究目标,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剖析安徽省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考虑安徽省的省情,探索安徽省保障性住房的多元化融资渠道,进而为完善安徽省保障性住房的融资体系,合理利用社会性资金,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组屋建设形成了较稳定的建设融资和消费融资模式,制度保障是实现可持续融资的坚强后盾。我国可借鉴新加坡组屋融资经验,明确公积金结余资金可用于保障房建设,建立统筹账户专项支持保障房建设,制定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住房消费政策,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解决保障房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房地产市场下滑的背景下,保障房建设目标的完成正面临着近万亿的资金缺口。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青海、南京、兰州等十多个省市已经通过定向工具为保障房输血,共计规模达8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在单靠财政资金难以满足现阶段建设的背景下,保障类项目正试图引入市场化资金得以补充,而这其中,融资模式创新带来的保障房定向工具正在补充资金中扛起大梁。  相似文献   

6.
充足的资金是保证保障房建设的重要保障。面对逐年提升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如何获得建设资金成为现阶段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形成一个长久可行的保障房融资机制才能支撑地方政府按时完成既定的保障房建设任务,满足城镇住房困难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文章从我国保障房融资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保障房融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我国保障房融资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保障房建设的不断深入,保障房融资面临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大等问题,已成为保障房建设及发展的障碍。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保障房融资模式各具特色,并积累了立法保障、政府主导、社会资本介入、融资创新等较好做法,对我国保障房融资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钟幼茶 《经济论坛》2012,(8):131-133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关系国计民生乃至社会稳定的重大民生工程.当前,制约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的主要瓶颈是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有限,如何破解资金难题是保障房建设工程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建设的资金需求分析出发,探讨目前保障房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及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对保障房建设融资来源渠道的创新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建设,积极发挥保险资金改善民生的作用,成为保险业的热议话题。一方面,我国保障房建设所需资金存在巨额缺口,融资面临困境;另一方面,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狭窄,投资收益率较低,保险资金需要更加合理的投资渠道。因此,分析了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了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建设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10.
融资困难制约了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推进,通过比较、分析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香港、重庆等国内外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的先进经验,得出重要启示: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应发挥政府的融资主导作用,合理引入社会资金和市场机制;建立专业的保障房融资管理和运营机构,从而提高办事效率,缩短流程,集中资源将保障房项目顺利推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支持保障房建设,在本源上维持建设资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资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正>保障房面临困局据报道,截至5月底,全国保障房实际开工率仅为34%,其中6个省区开工率不足20%。但按照国务院要求,今年要建设的1000万套保障房必须在11月底前全部动工,这意味着,还有大约660万套保障房需要在未来6个月内开工。保障房开工率低的原因,除了要建设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计划"十二五"期间建设3 600万套保障房,作为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能否有效筹集资金,是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的关键性问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要突出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加地方财政直接投入的力度,同时需要创新融资工具,利用经济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于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13.
保障房建设是2010年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大事。岁末年终,该是验收这项工作的时候了,各级政府应该给群众交一份保障房的考核结果表,这既有利于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也有利于增强制度的约束性。按照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2010年全国要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中央明确提出,地方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执行年度建设计划,确保土地、资金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建设700万套以上保障房,实际在建工程量至少1700多万套,已经竣工的保障房还将陆续进入分配使用阶段。  相似文献   

15.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环节,研究保障房建设模式具有重要意义.PPP模式是一种理想的保障房建设模式,它可以全面整合资金需求和建设需求.本文通过明确保障房融资和建设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需求的关系,设计了涵盖保障房建设项目公司的组建、融资体系和建设体系全部过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并阐述了PPP模式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向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6.
巴曙松 《经济》2012,(5):16
(一)2012年保障房在建规模的测算保障房投资规模取决于在建项目的套数或面积,理论上,如果能够测算出在建规模,即可按照保障房项目的开发成本和开发节奏计算出每个季度形成的实际投资完成额。目前在数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对过去三年的保障房开工、竣工和在建情况进行粗略估算,并需要具体考察以下三点情况。第一,2010年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已开工590万套,竣工33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据此可以测算,2010年开工的保障房尚有560万套在2011年全部处于在建过程,考虑到2011年四个季度保障房累计新开工数量分别为100、  相似文献   

17.
运用PPP机制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研究参考》2014,(13):35-39
保障房种类较多,由于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的资金来源并不紧张,因此,本文仅讨论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如何运用PPP模式提供。廉租房可以选择三种PPP形式,而公共租赁住房可以选择两种PPP模式。加快提供保障性住房是当前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大事项。国务院领导已明确了今后5年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2011年新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硬任务"已具体划分为各地的建设任务目标。据估计,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要高达1.3万亿元以上。如此巨额的开支,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是不可能的,政府大包大揽模式也不是一个能保证较高效率的好模式。显然,必须积极引导、拉动社会资金的参与,才能顺利实现保障房建设目标。当前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鉴于各地经济适用房、"双限房"供给方面漏洞甚多、弊病丛生、管理成本甚高而扭曲现象防不胜防的现实,除"共有产权"式的有利于封杀套利空间的经济适用房之外,我们原则上并不支持再继续提供完全产权经济适用房,因此,本文讨论的保障房建设,主要是如何通过PPP提供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  相似文献   

18.
何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146-147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近几年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资金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保障房建设的重大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我国保障房融资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要实现低碳发展,须付出相应的成本代价和需要大量的投资。文章分析了2020年中国低碳发展的成本与资金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减排成本将逐年上升,到2020年,中国的减排成本将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47%,资金总需求将达到6.8万亿~18.12万亿元,其中2011~2015年年均需投资0.91万亿元,2016~2020年年均需投资1.36万亿~3.6万亿元。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不仅需要发挥公共融资的积极作用,更要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主体的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20.
提起保障房建设,可算一热门话题。有人算了一笔账,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兴建3600万套保障房,加上十一五已兴建的1500万套,共5100万套。5100万套意味着什么呢?按我国城镇化速度,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