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和基础、重点和难点,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虽然城乡差距可通过市场的配置在漫长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自动予以克服,但仅靠市场来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往往能取得赶超的效果。应当把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优质要素流入农村作为下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以工业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推进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础设施等的一体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城乡差距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农业面临严峻挑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80年代前期曾经有所缩小。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再加上国家多次调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到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降到最低点。以后,由于农村改革进展缓慢和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加上随之而来的城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考虑到农村居民的收入中大约有1/4用于生产投入,加上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实物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而城市因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现象,农村的过剩和城市的短缺形成以劳动力为中心的资源配置错位现象.因此,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必然会优化城乡现有的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4.
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始终是现代化的梦魇,近年中国遭遇其日益增大的压力,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挑战。科学发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决策的基本要求是城乡互通、城乡协作、城乡协调、城乡融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具有特点不尽相同的阶段性,困难点在农村社会,根本在于体制和机制,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本文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城乡劳动就业与人口布局等问题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主要存在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偏低,立法层次不够、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经办人员服务水平有限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创新路径:增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基金的运营和投资、减轻农民缴费压力、强化建立管理监督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区域发展非均衡的主要体现。作为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城乡金融差距的作用应当值得关注。对城乡金融发展差距进行了深入的分解研究,使用全国数据对中国城乡金融发展的总体差距进行衡量,进而使用省际数据对城乡金融发展差距的省际差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隗玮 《经济问题探索》2005,(12):116-118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要求和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五个“统筹”,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客观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必须抓好着力点,使城市和乡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本文结合安徽省的实际,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因,探讨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思路,为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以城市化为红线,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方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同时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推动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冯雷 《广东经济》2010,(9):50-54
城乡一体化,也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形成一体的过程。国际经验表明,当城市化水平处在50%左右时,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时期。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并且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上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提出了更具可操作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李岚红 《经济视角》2010,(16):35-37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战略途径之一.统筹城乡发展要以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为手段,主要经历消除差距和均衡发展两个阶段.现阶段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融合;统筹城乡科技教育资源,促进农业科技化.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福刚 《时代经贸》2006,4(7):72-73
金融资源指与金融活动或金融关系密切相关的资财来源,是创生金融利润的根基和源泉。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在全方位中贯彻效益原则,使有限资源产生出最大效益。我国金融资源尤其是资金要素.处于总体短缺状态,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客观分析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了解产生的原因,对于探求其解决办法,实现我国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部宜音簟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战略途径之一。统筹城乡发展要以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为手段,主要经历消除差距和均衡发展两个阶段。现阶段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融合;统筹城乡科技教育资源,促进农业科技化。  相似文献   

14.
一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很快,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体系逐步优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城市发展模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市发展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严重、城市建设与管理机制不相适应等突出问题,反映出长三角地  相似文献   

15.
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十一五”期间的鲜明主题。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而言。因煤炭资源的有限性,注定要面临资源衰减、结构失衡、经济危困等诸多问题。如果矿业城市的主导产业全面衰退.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出现主导产业“断档”局面,就会发生煤竭城衰的现象,实现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所提出的明确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要求是城乡互通、城乡协作、城乡协调、城乡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具有特点不尽相同的阶段性,重点在农村,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障碍性因素分析入手,对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发展制度设计的总体思路、具体对策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综述,以期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统筹城乡发展的三个层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出发,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孤农村、就农民谈农民的传统思维定式,树立起城乡平等、以农民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观。认为政府统筹城乡发展,要从统筹城乡空间、统筹城乡产业和统筹城乡社会进步等三个层面上统一协调,其中,统筹社会进步时各级政府最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大势所趋,文章介绍了铜陵市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并指出了其存在的城乡分割、多头管理等问题,通过介绍重庆、成都、天津等城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措施和经验,提出了初步统筹铜陵市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要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突破制约“三农”问题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障碍,建立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机制,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形成城乡地位平等、互补互促、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