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五"规划为中国现代流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把握这一机遇,发挥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展望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前景之际首先就中国现代流通产业的内涵及其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中国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中国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代流通产业是拉动内需的关键,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了目前流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流通产业转型主要体现在实现以技术信息化为主要内涵的流通技术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和以"虚实结合、有效分工、多元模式"为主要内涵的流通产业业态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实现以流通产业有效竞争市场结构形式为标志的流通产业市场结构合理化转型;实现以深化对外开放、扩大流通网络外向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内容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国际化转型;实现流通产业城乡布局的均衡化转型等方面。为此,必须采取包括重视流通技术创新,推动新型专业化流通组织形成,大力推进流通产业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全国来看,流通产业已日益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山西而言,流通产业的发展为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山西省流通业目前的发展状况表明:山西省还没有充分认识和利用该产业的主导作用,山西省流通产业竞争力还处于较差的水平。文章在对山西流通产业现状及贡献分析基础上,指出山西流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流通产业对外开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艳 《经济师》2005,(7):68-69
加入了WTO后,中国流通业将面临入世最初阶段的严峻挑战,由于我国国内市场巨大,现阶段流通产业的对外开放主要体现为外资进入我国的零售商品流通领域。中国作为经济转型国家,市场体系缺失、流通产业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已经将发展、壮大中国流通产业的问题推向了经济工作的最前沿。对外开放背景下,外资的流入从市场占有率、投资规模、业态、流通政策等方面对中国流通产业带来冲击,因此,确立流通产业先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国新兴流通产业创新层出不穷,传统流通产业在竞争和冲击下也开始主动调整转型,流通业态发生明显分化。"互联网+流通产业"作为新生事物,在快速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体制政策障碍,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流通领域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物流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和应用水平,以此拓展发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流通产业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流通无用论和无流通的观点充斥于人们的思想当中,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流通产业的作用日益呈现出来,被认为是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流通产业与制造业是不可分割的,它在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而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实现信息化是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是提高我国流通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流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信息化建设为我国“十五”期间的流通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信息化建设应成为我国流通创新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胡永仕  王健 《技术经济》2011,30(9):70-74
在界定流通产业范围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进行了调整,将流通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作为国民经济的第四部门;在此基础上,对福建省流通产业与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业关联及其波及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福建省流通产业的依存度、直接关联效应、完全需要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生产诱发系数。认为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都有较强的关联,能有效带动福建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有望成为福建省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0.
卫雪  李骏阳 《经济师》2007,(9):242-243
随着国内市场的日益开放,国外流通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场,我国流通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流通企业能否在后WTO时代胜出,关键要加强流通产业组织创新,提高产业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文章应用"SCP"范式简要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现状,指出了目前发达国家流通产业组织的发展特点,最后分别在流通组织形式、组织模式、市场营销和企业文化方面,总结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在新形势下应采取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府产业规制缺位,国内流通产业发展缺乏科学的引导与合理的控制,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形态呈现出非理性化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为流通产业零散度大,竞争能力弱,尤其是在对外开放背景下,“散、小、弱”的中国流通产业面临着国外流通企业进入的巨大压力。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中国流通产业政府规制的必要性,确立起合理的产业规制政策体系,是中国流通产业未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市场学会、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2011年10月15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日本流通大学、韩国中央大学等中外流通、物流产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理论界、实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200余人出席,围绕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FDI对中国流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流通产业全面开放和外资大量进入的背景下,流通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其产业安全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分析外资进入流通产业对于产业控制力、竞争力和发展力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别从政府与企业层面,就维护中国流通产业安全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与流通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在不同地区各自的发展环境下,二者的关系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立足于安徽省1993-2012年20年的城镇化水平和流通业产值数据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安徽省流通产业发展是引起城镇化进程的格兰杰成因,而城镇化进程却不是引起流通产业发展的格兰杰成因,从而提出应当积极发挥安徽省流通产业先导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徐永安 《经贸实践》2005,(10):12-15
当前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浙江要在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新的形势下,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机遇,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继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就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积极进行流通创新,大力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解决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滞后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中梗阻”。因此,研究当前浙江流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快推进流通产业化现代化的对策措施,不仅对浙江流通产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浙江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医改已进入关键攻坚时期,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经营主体行为、降低药品价格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但我国药品流通产业集中度偏低的局面依然严重影响着市场流通秩序、行业利润和药品价格。依据"推-拉理论",我国政府应该在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实施积极的经济政策,形成一种推力促进行业的快速整合;大型流通企业应该通过技术、规模、资金、品牌等优势形成一种拉力来加快兼并收购或结成战略联盟,进而来提升药品流通产业的集中度。提升药品流通产业集中度对促进医改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开放条件下中国零售流通产业安全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零售产业开放后,外资通过向中国输出技术、资金和管理等资源在优化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提高流通产业整体竞争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对零售流通业的产业控制力和持续向好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本文以中国零售市场开放后1999—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从产业生存发展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控制力三个方面构建了零售流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开放后的中国零售流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零售流通业在开放后虽然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整体竞争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产业的控制力在减弱。总体看来外资进入后零售流通产业的安全性尚可,但由于安全评价值的走向趋势并不明朗,需要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测量流通产业对GDP贡献的指标,在建立模型和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度量我国流通产业对GDP的贡献,指出我国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9.
流通制度创新:21世纪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入手,认为我国20多年流通产业的高速成长是一系列流通制度创新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在于流通制度的变迁巳进入了僵滞阶段,也即流通制度创新受阻。影响流通制度创新受阻的主要因素有: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边际效率很小;流通制度有效供给不足;流通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意识形态刚性强化了“流通制度锁定”。故此提出了推动我国流通制度创新的战略对策,包括:以入世为契机,积极推进流通制度环境创新: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商业管理制度创新:以需求诱致性制度创新方式,推动流通组织制度创新:构建积极的流通产业政策体系,推进民间流通协会成长。  相似文献   

20.
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锦良  宋国宇 《技术经济》2011,30(11):45-51
利用1978—200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不同省市的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区域流通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流通产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弱于其对东、西部地区的贡献。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在天津、湖南、贵州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误差修正机制显著发生,其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系;在海南和重庆,误差修正机制发生,但两者仅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在北京、山西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误差修正机制的作用较弱,两者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不明显,但短期因果关系显著;在辽宁、江苏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误差修正机制尚未发生,两者间不存在长期因果关系,仅存在短期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