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两个历史时期比较中的两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如果以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为标志,将二战后的1946年到今天2008年的60多年划分二个时期:1946-1970年的24年,和1971年至今的37年。前一时期国际货币体系基本上是以固定汇率为特征,后一时期以浮动汇率为特征。在不同汇率体系下的两个历史时期,在全球国际储备增长和金融危机现象上分别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2014年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70周年。这70年可分为两个时期。1943~1973年的30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崩溃的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一开始就有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缺陷,意味着它将最终解体。1973年到现在的40年是第二个时期。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时期,也是一个经济、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矛盾、斗争和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为自身利益而让美元汇率不断地强势与弱势的转换。国际社会应该就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汇率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认真的讨论,以预防货币战争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00年的现代国际体系是一个西方国际体系。历史上由于西方的兴起,欧洲或西方的政治制度、国家利益与霸权排他性地塑造了现代国际体系,深嵌的西方权力一直是该体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现在,随着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现代国际体系已经进入转型的前奏阶段,"西方的衰落"和"东方的兴起"预示着即将展开的国际体系是一个后西方国际体系。在后西方国际体系中,国际政治权力正在东移,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标志着东方正在回归国际体系的中心,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的群体性衰落,为西方世界向东方世界的权力让渡创造了条件,虽然权力让渡会导致国际体系产生某种紧张状态,但总体上国际体系不会失序,因为新兴经济体的意图在于和平渐进地改变世界权力的结构,同时反体系的革命会造成争霸战争的历史悲剧重演。显而易见,资本主义性质的世界市场仍然是后西方国际体系的一个遗传基质,西方权力持续弱化和东西方地位渐趋平衡将成为后西方国际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正在走向一个没有霸权、力量相对均衡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4.
黄娟 《魅力中国》2010,(32):293-293
19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出现第一份大众化报纸;南北战争后,随着大众化、民主化和市场化的脚步,美国社会从“精英时代”进入“大众时代”,大众化报刊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媒介。本文以这一时期大众化报刊的两个活动方向为出发点,浅略探讨大众化报刊在社会进步运动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了初探、体系创建、全面发展与走向成熟、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征。这一时期党积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现状、原因及适时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1年开始,美国结束了83年的经常账户顺差局面,除1973年、1975年为小额顺差外,由此进入长期巨额的逆差时期。1980年以来,按官方公布的数据,平均每年有1000亿美元左右的经常账户逆差。1981~1987年和1991~2000年为两个高速增长的时期,1987~1991年经常账户逆差有所减少。从1992年开始至今,美国经常账户余额已持续15年呈逆差状态,特别是在2000年后增速加快,  相似文献   

7.
南宁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总规划面积80多平方公里。纵观南宁高新区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1988~1991年,为筹备建设时期。1992~2002年,为“一次创业”时期。这一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2~1996年,为起步发展阶段,1997~2002年,为扩区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为高新区“二次创业”时期,各个时期都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发展使命。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将逐步凸现上海城市新的功能特征、充分明确上海发展的长期方向、初步形成内外互动循环的经济结构,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框架体系。因此,以什么主线来统领上海“十一五”时期的各方面发展,既是重中之重,但又应慎之又慎。综合考虑各方面环境、条件和要求,上海在“十一五”时期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发展主线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1.美元成为当今主要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是市场选择而非政策强制实际上,1971年尼克松新政,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国际货币体系由金汇兑本位进入了信用本位时  相似文献   

10.
魏熙畅 《魅力中国》2010,(36):89-89
魏晋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开始面向一些新的领域,将注意力转到认识音乐自身的艺术特征及其表现方式上来,对某些理论问题的再认识,促成了音乐朝着与过去不完全相同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两位代表人物——阮籍和嵇康。以他们各自的论著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文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产生的背景开始,论述这一时期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他们的主要理论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德江,男,汉族,1946年11月生,辽宁台安人,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7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经济系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  相似文献   

12.
根据所处国际体系的不同 ,日本自立国以来的外交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朝贡体制时期 ,二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战时期 ,三是冷战时期。在不同时期 ,日本针对国际体系的变化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但是其中又存在着共性。这些共性既源于日本的地缘政治地位 ,也源于它的历史、文化背景 ,更受到国际体系强有力的制约。同时它也为我们分析当今日本外交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性质及其变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金融研究当中,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通常是被理解为国际间交易结算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它主要包括国际本位货币、国际清偿手段、国际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等方面的内容(陈彪如,1990,第3页)。根据货币本位和汇率制度的不同,国际货币体系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协议后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常而言,强势货币的内涵在结构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外在价值,表现为本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市场汇率开贬;二是内在价值,表现为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即在国际支付体系、国际清算体系,国际标价体系,国际储备体系中的硬通货形象。  相似文献   

15.
战后,以美元荒、美元过剩和美元危机为标志,展示了美国经济由繁盛到衰落的历史。1968年,日本一跃成为翼第二经济大国,接着又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大国。美国、西欧和日本形成了西方的三个经济中心。到70年代到,在国际货币领域出现了美元、欧洲货币体系和日元三个贷币中心。美元作为老的货币中心,虽见衰落,但仍发挥着老大的作用;欧洲货币体系自1979年3月创立,随着1992年欧洲统一大市场的逼近和欧共体各国的努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日本随着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中地位的迅速提高,日元在国际结算、国际储备和国际信贷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元国际化业已取得很大进展。此时,对日元国际化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得失,借鉴其成败,的确是一件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程碧波 《环球财经》2014,(4):122-125
美国第一银行与第二银行失败一后,美国只剩两个选择:要.么选择金属本位,要么选择中央银行制度。从南北战争时期开始,美国的货币制度在尝试摆脱金本位的过程中逐渐成熟,最终走向联邦储备银行体系,这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完完全全展示了从足值货币体系向现代信用货币体系的央行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对1992年5月21日至2002年6月21日上证综合指数星期效应的检验,发现周五的平均收益最高,周四次之,周一,周二的平均收益均为负,周二平均收益最低;对10%涨跌停板制度前后两个时期分别进行考察的结果,发现前一时期星期效应的模式和整体样本一致,而后一时期却是周三收益次高,周一平均收益最低。  相似文献   

18.
从1934年到1971年间,美元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的货币跟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却和美元挂钩,这种货币体系构造导致了美元霸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广受质疑,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此起彼伏,相关探讨日渐广泛与深入。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其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其二,人民币国际化。我国研究视野则更多侧重在人民币国际化领域。  相似文献   

20.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执行作为当时国际货币体系基石的布雷顿森林协议,不再接受外国央行按既定比率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由此,一个美元可与黄金划等号的时代正式宣告终结。时任总统尼克松宣布的这一消息当时让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国日本和欧洲深感震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