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11月18日在新加坡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了中新两国政府关于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生态城,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本文正是基于中新合作建设生态城的宗旨,围绕中新生态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借鉴国内外有关理念和技术,提出了以绿色的理念建设中新生态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港口经济》2010,(9):5-8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2007年11月8日,温家宝总理和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共同签署了关于在中国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和补充协议。生态城项目的合作显示了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以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城市,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为目标,其建设模式和经验要做到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  相似文献   

3.
“绿潮”涌动 时下,“生态城”无疑是中国最时髦的名词之一。2007年11月18日,中新两国政府关于在天津建设生态新城的框架协议签署生效。这是继1994年新加坡和中国在苏州建设工业园区之后的最新标志性合作项目,显示了中新两国应对全球气候、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  相似文献   

4.
任春晓 《宁波通讯》2014,(19):69-70
<正>近年来,我国环境重大事故频发,环保科技越来越受到重视。2006年6月,国家环保部出台《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环发[2006]97号》认为,环境科技是环保工作的基础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要以科技进步带动环保事业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是宁波"六个加快"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5(Z1):58-59
2007年11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两国合作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下称生态城)框架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 生态城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3平方公里,力争3年左右建成。根据中新合作规划,生态城的建设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建设“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11月18日在新加坡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总理共同签署了中新两国政府关于在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至此,经过四个多月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务院对天津城市新的定位,如何加快天津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天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能否发挥天津滨海新区示范先行作用,破解这一难题,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本文试图以中新生态城建设为契机,分析如何通过充分发挥中新生态城的先行导向作用,来推动天津生态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刘玲 《魅力中国》2010,(30):30-30,32
21世纪,中国面临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重任。绿色消费是一种科学、理性、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调查报告通过总结梳理生态城从建立至今的经济税收指标数据,多维度地分析生态城的经济税源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力求助力生态城科学快速发展。自2007年中国和新加坡签署建设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的框架协议以来,近八年的时间,按照中新两国政府的部署,生态城紧紧围绕"三和三能"的建设目标,在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建设、打造绿色环境、提倡绿色生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和产业化新路,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在城市规划建设全面推进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初步形成了影视动漫、新闻出版、互联网和广告传媒四大特色产业集群,一批批优质企业相继落户生态城,其中不乏百度、盛大、华谊、乐视等行业龙头。经济发展是税收来源主要基础,税收很大程度反映经济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国家在中部地区设立了包括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原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一系列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一、政府环保职能的必要性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政府履行环保职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需要,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一、构建人居环境三大绿色体系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总体规划提出了生态城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体现了生态城建设理念,但仅仅依靠指标体系中那些指标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中新天津生态城成为一个人居环境的典范和一个人类生态文明的载体,现提出构建生态城“三大绿色体系”的建议。1.建立绿色住区环境体系住区环境是中新生态城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城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部位。建议进一步细化人居环境指标,构建一流的绿色住区环境体系。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经济》2014,(19):34-35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浙江省将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以创建全国示范为重点,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顺应全球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大势,同时对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文章在分析研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面临机遇及存在问题困难的基础上,对如何支持和加快发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和谐型社会,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对此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两型社会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理念的集中体现。文章从科技、教育、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法制和体制等方面讨论了阻碍两型社会建设进程的瓶颈问题,并简单探讨其产生根源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得到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十二五”期间将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天津中新生态城作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亮点,“十二五”期间应大力发展环保绿色经济,推动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在对世界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中新生态城发展环保产业重点领域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鉴于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中国已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将节能降耗作为约束性指标予以强调。但从近期的形势来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难度很大,任务很艰巨。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仍然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眼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性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海西要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