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5,(8):B0001-B0003
一、二季度CPI同比分别增长2.8%和1.7%,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逐季回落的走势,即CPI在去年三季度达到阶段高点后出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回落。目前物价处于合理水平,既无通胀也无通缩。综观全年,CPI增长在三季度受基数影响继续回落后四季度会有一个反弹,全年CPI增幅将在3%以内。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2008年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胀8.7%,胀幅创下了12年来的最高纪录。本轮通货膨胀可以认为是从2006年底开始的,自从月CPI的(同比)增幅从2006年11月的1.9%一举跃升至12月的2.8%后,CPI一路上行至今天,特别是在2007年的下半年,其月平均增幅高达6.4%。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不管是在政府机构,还是在经济学界。  相似文献   

3.
2006年第四季度,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取得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全年投资增长呈现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但总体上看,投资增长仍然高于消费和国民经济增长,投资率在高位上继续上升到新的更高水平,同时,投资出现反弹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合理调控投资仍然是2007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变化呈现出特有的双重现象: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表明宏观调控继续取得成效;另一方面,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投资增幅明显回升,表明投资反弹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下一步投资变化尚有不明朗之处,但总体上看,目前投资增幅仍然较高,在密切关注投资变化趋势的同时,防止投资出现反弹仍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观点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小广认为:中国经济近期无通货膨胀之忧王小广认为,今年下半年物价反弹的空间有限,不会形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回升有限,对CPI(消费价格指数)的传导作用不强。CPI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状况,目前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并未改变,最近只是因投资的强劲回升使总体的供大于求的缺口有所收窄。可以肯定地说,今年下半年CPI反弹的力度远弱于2004年。虽然石油价格依然偏高,但趋势是温和调整,不会再次大幅上升,因而不会引起“输入型”物价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6.
(1)CPI继续处于偏低状态。今年一季度CPI同比增长1.2%,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1.6个和0.6个百分点,去年三、四季度平均CPI增幅为1.3%和1.4%,即CPI增幅已连续三个季度处于1.5%以下,相对于GDP季度增幅仍在i0%上下来讲,这明显偏低,其中2月和3月CPI仅增长0.9%和0.8%,显示通货紧缩压力在经济增长仍处于高位时继续加大。经济增长保持高位难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继续保持偏高增长,但物价增长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物价在高速增长的条件下继续走低是总供给增长过快、总需求相对偏低的反映,2002年以来投资的持续过高增长扩大了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使供给明显于大于总需求,物价必然走低。这一态势的发展将会对未来的GDP增长形成制约。  相似文献   

7.
二季度我国物价增长呈现以下特点:CPI增长温和加速,但仍低于预期;PPI增长明显反弹,但呈冲高回落态势;食品价格仍在偏高位运行,但环比上涨已显疲态;居住类价格增长明显加快,显示高房价的传导效应。但趋势是非常乐观的,预计三季度物价总水平增长略冲高或走平,四季度明显回落,全年CPI增长将不超过2.5%。  相似文献   

8.
“高增长、低通胀”通常被经济学家看作是最理想的经济运行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95%,CPI累计增长23%,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但有专家认为,当前这种理想状态仅是一种非稳定的过渡状态,并不意味着三、四季度也会走出这种态势。虽然,三季度宏观经济增幅不会大幅度回落,但经过三季度后,四季度经济增幅可能会快速回落,2006年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困难会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世界经济贸易总体上还将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我国经济继续较快增长,制造业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外贸发展仍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同时,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增加,进口需求可能会有所回升,特别是资源能源原材料对国际市场依赖仍然严重。综合起来看,2006年进出口将比2005年有所放慢,但仍可保持较高增幅,保守估计应处于15%-20%之间:进口和出口增速差距进一步缩小,但进口增速不会显著超过出口,因此贸易顺差难以大幅降低,仍将在1000亿美元左右。主要因素有:  相似文献   

10.
《天津经济》2009,(4):80-80
近日多家机构预测,3月CPI和PPI增幅双双为负的局面将持续。3月CPI仍将负增长,但降幅可能较2月有所缩小,PPI降幅则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1.
王珏 《特区经济》2007,226(11):277-278
一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线性增长态势,形成通胀压力。经过建立数学模型测定,以及定性分析对定量分析结果的修正,可以预见,CPI增幅将会突破4%,且今后一段时期内,CPI仍会处在增幅3%以上的高位波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CPI的上升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第三季度,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收到初步成效,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步回落,从而避免了经济增长由过快转为过热。但投资反弹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今后一段时期对投资的调控还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10,(1):79-80
在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作用下,2009年12月份CPI同比增幅在上月转为正增长之后继续扩大。根据农业部及商务部监测的数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12月份CPI同比增幅在1.2%~1.8%之间,取其中位数,预测12月份CPI同比增幅为1.5%左右,与上月相比涨幅明显扩大。据此预测2009年全年CPI负增长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一季度,CPI继续温和上涨。同比累计上涨1.2%,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受今年以来调整CPI构成权重的影响,一季度CPI的走势与往年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仍体现出春节和气候等短期因素影响CPI上涨的周期性特征。其中居住、食品等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较大。进入二季度,预计食品价格趋稳,服务和资源性商品等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可能加大,上半年CPI总体涨幅在1.5%左右。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报告》2006,(177):3-15,F0004
2006年上半年,CPI继续温和上涨,同比累计上涨1.3%.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居住、食品和服务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较大。国家统计部门调整CPI构成权重使CPI的走势与往年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物价总体水平仍属温和、可控上涨。下半年,预计食品价格趋稳,服务和居住类商品等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可能加大,全年CPT总体涨幅在2%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一、2006年物价增长是近三年来最温和的一年 去年中期以后,各类物价指数增长进入中位或低位增长区间,而且随着中间品和最终品产能的不断释放,物价增长继续温和回落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二季度投资的再次过热并不能改变物价增长温和走低的趋势,三季度物价增长趋稳很能说明这一点。四季度各类物价增长将继续以“稳”为主,不过,受国际原油价格回落的影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增幅将会有较大的回落。我们预计,全年CPI增长1.4%,与我们年初1%左右的预期基本一致;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增长3%,PPI增长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增长6.2%。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1%,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5月以来CPI增幅连续9个月回落,也创下了31个月来的新低。PPI同比下降33%。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专家调查问卷汇总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幅,物价涨幅(CPI)提高,但不会出现超过10%的严重通货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增幅提高。如果当前依靠高投入、高能耗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不改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财政政策要由以前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建设性支出要战少,公共性支出要到位;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并针对目前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建设,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胡少维 《开放导报》2004,(3):20-25,33
经济专家调查问卷汇总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幅,物价涨幅(CPI)提高,但不会出现超过10%的严重通贷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增幅提高。如果当前依靠高投入、高能耗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不改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财政政策要由以前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建设性支出要减少,公共性支出要到位;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并针对目前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建设,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央行行长周小川5月4日在布鲁塞尔参加国际清算银行会议时表示,在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通胀压力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得到缓解,但全年的状况仍存在不确定性.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CPI涨幅目标控制在4.8%,但今年前三个月的CPI增幅超过了8.0%,为近12年来的最高水平。周小川指出,造成一季度CPI高企的部分原因是春节的季节性需求所带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