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自由"范畴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贯穿黑格尔美学的中心范畴,作为审美范畴它是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而形成和和谐状态,又是把这些建立面统一起来的内在力量。而这种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劳动实践,因此美的本质、审美活动、艺术的产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黑格尔克服了古希腊美学“和谐”说和德国古典美学“自由”说的片面性,发展了美学史上的审美范畴,并给马克思主义美学以深刻的影响,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和抽象的人性论,使其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美术欣赏,是人们在观赏、品鉴美术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审美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为塑造完善人格有着不同一般教育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的生产、消费和流通等经济活动中充满了审美性。这种经济审美活动的日益发展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必然。它对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人性的丰富乃至美学自身的发展都将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艺术审美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审美活动作为一种人性的精神创造,具有许多与其它人类活动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首先就表现在主体的内心感觉层面上,从事审美过程时主体所获得的特殊感觉,决定了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烟花是美的使者,美的精灵。人们欣赏烟花燃放的过程,也就是参加审美活动实践的过程。因此,烟花的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求,而是适应人们的精神要求。但人们的“审美趣味的发展总是同生产力的发展携手并进的”。也就是说,它是处于变动着的。而从市场学的角度考虑,能否适应烟花市场的审美需求,往往决定着烟花生产的兴衰。当前一种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消费观念和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它其中包括了更多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6.
旅游是以游览为共同目的、以旅行为手段的活动。所谓游览,就是流动性地看,也包括听。不管是现代的游客,还是古代的游客,不管他们所抱的旅游直接目的怎样不同,他们在旅游过程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游览行为,看到和听到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会欣赏到其中美的形象,产生美感这种高级的情感愉悦,而且有些人还会使美感升华,进而创造出美的事物来。这就是形象意义上的旅游审美活动。旅游审美也就是在今天这种大众旅游时代,由于旅游者需要更好的调节与自然风景的关系,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旅游中所认识和接触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提高旅游活动质量,因而产生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论《玫瑰花亭雕塑》美与审美之间的辨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既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并共同推动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从而不断扩大了人类的审美范围,提高着人的生活质量. 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能动的反作用,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的决定性作用,都是以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为前提的,它们都以审美活动为共同存在体,具体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8.
审美幻觉有别于幻觉.它能在审美活动中借助于幻觉效果反映艺术形象的现实性,使之具有艺术真实性.这一艺术作用在学作品中尤为突出。幻觉描写在(诗经)和(红楼梦)中都有精到的表现,而在《红与黑》和《离骚》中更为突出.它能使作品产生意想不到的学效果,并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几千年前古人就对人、住宅、环境之间的关系作出了精辟的描述,讲的就是三者之间的和谐及居所带给人的三重享受:第一层次是物质享受,是物质要件带来的感官上的愉悦;第二层次是精神享受,是居所文化氛围提高人的品位而产生的自豪感、成就感;第三层次是与天地共存、天人合一的享受,就是居住者融入居住空间、融入自然的物我相忘、浑然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审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流动的、多层次的网络式结构系统,它由审美生理快感、审美意象、审美感受、审美理想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审美判断、审美标准、审美趣味等因素构成.各个因素在审美活动中都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整体结构.它们互相关联又都起着这样或那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时,需要领悟审美价值,产生审美体验,达到获得审美享受的目的。在旅游者的旅游审美活动过程中,作为旅游服务中“人”的因素的导游员起着重要的传递作用、引导作用、调节作用,以帮助旅游者满足审美需求,实现深层次的审美享受。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与当代旅游审美文化的认识与探索,深入理解旅游审美文化的内涵,并以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类审美活动为切入点,探讨了影响现代旅游审美文化塑造的旅游审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当代旅游审美文化和审美活动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美育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核心任务是审美能力的培养。笔者以诗歌为媒,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情感中培养和提高审美想象力,进而提高了感知水平、理解水平,净化了心灵、情感,最终形成审美观念的获得,审美趣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涵泳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在古典学术语境中,它作为一种艺术认知手段广泛地存在于文学审美活动中。文章从诗文创作的视角,从诗文声律讽诵、因声求气的主体性研摹、自然"悟入"的锻造与提升三个创作阶段对涵泳之中的审美体验进行了论述,彰显出了传统文学创作理论重诗法技艺与贵自悟独创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15.
季红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5):143-145
文章针对裸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从历史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探讨,意在与“淫色”划清是非,从而澄清观念,使人们通过裸体艺术的欣赏,真正达到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面对法兰克福学派及现有美学对大众文化的否定性态度,面对精英艺术的深刻性和超越性,我们不禁要问大众文化是否具有审美性?大众文化的通俗之美满足了普通人的艺术审美要求,而艺术是感性的正当诉求。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感性精神不断解放的过程,因此对于感性生命的理解就是对大众文化追求感性愉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典范的文学作品中往往蕴藏着诸多美的因素,像意蕴美、人格美、真实美、想象美、语言美等等。在文学欣赏课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高校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饮食美的范畴的形成根据是饮食审美主体从感性直观品评和理性认识延展两个层面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感受.简朴与豪华是反映饮食审美主体对于饮食美丰简设计的基本类别感受的范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贵在精神,贵在意蕴.而反映饮食审美主体对饮食空间差异基本类别的感受的民族性与地域性,都是历史形成的,更是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学校审美教育主要通过艺术欣赏进行。而艺术欣赏往往偏重纯艺术而忽视实用艺术,这样会把学生的审美趣味引向脱离现实社会生活。本强调实用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在于为学校美育与社会、家庭美育教育找到结合点,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音乐、美术、影视、舞蹈等艺术审美活动,更应从身边的实用艺术品和生活环境中接受艺术熏陶,以全面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20.
民俗文化的旅游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作为透视社会的“广角镜”,以鲜明的地域特征而成为最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有着极为广泛的审美内容。民俗文化的旅游审美作为异域跨文化审美活动,有着与其它旅游审美不同的特征;作为跨文化“对话”实践,这一审美活动更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