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管理方式的变迁本质上体现了劳动力产权的落实,只有适应劳动力产权要求的管理方式,才能代表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特性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智力、体力、知识、技能和人的创造力等”。所以,劳动力既指劳动者以体力为主的简单劳动能力,也指经投资而形成的、以脑力为主的复杂劳动能力,体力与脑力的总和构成一个人的完整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形态论与生产力标准观──再论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生产力标准”(续三)高宝柱主体生产力的再生产即劳动力的再生产。它有两重含义,一是处于现实生产过程中作为现实生产力主导因素的劳动者恢复其在劳动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能力并经过学习又提高劳动能力;二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市场机制在劳动力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加大,但从总体上看,迄今尚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乡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制度性和体制性因素造成的分割性.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这里主要就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构成要素、制约因素及实现条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铁饭碗和平均分配制度,人们的报酬和组织的绩效与个人的业绩挂钩,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和劳动强度较改革前增加了很多,加上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提前透支体力和脑力以及过度透支体力和脑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上一大批的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制,企业不再从  相似文献   

5.
国企经营者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企经营者人力资本是国企中关键的人力资本 在企业组织里,人力资本是知识资本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属于无形资产,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所具有的价值的凝固.一般而言,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和体力资本的总和,它同时具有资本和人的双重特性.当前人们更关注的是人力资本中的智力(知识、才能)因素.因此,人力资本又常被定义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与能力.事实表明,蕴含于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少,是反映劳动力本身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观念认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其实这是生产的组成要素,是生产力的载体要素,生产力是由人的体力、智力、素质及心理等要素构成的。探讨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产力的真正内涵,发展生产力是为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决定力量.劳动力要不要、能不能成为商品,归根结底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劳动力成为商品既不是从来就有的社会现象,也不是永恒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仅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笔者拟在反复研读马克思有关劳动力商品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及世界劳动力商品实际,从劳动力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的角度,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生产力原因进行再认识,以求得出符合马克思本意和劳动力商品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如果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障工作与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影响着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努力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科学思想的重要一环。1.劳动保障工作是围绕着劳动者这个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来进行的,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连,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搞好劳动保障工作,必须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高度去审视和开展,牢牢把握住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这一主线和根本要求。比如,在促进劳动力就业的工作中,既要想方设法尽量增加就业人数,也要注重提高劳动力的就业  相似文献   

10.
科技投入评价、监督方法研究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科技投入的特点广义的科技投入是指与科技活动有关的人、财、物以及时间、信息等资源的投入,它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物质技术基础。就物质资料生产部门而言,科技投入是以提高生产力要素的质量和改善生产力要素相互关系的一种投入行为;就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科技投入是以提高劳动者(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完善和创新劳动条件、工具、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投入行为。科技投入是一项复杂的人、财、物和时间、信息综合性的活动,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性。科技投入的目的就是要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使其…  相似文献   

11.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我党的一贯方针,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如何适应“两个转变”的新形势新变化,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理顺和调整工作思路与工作方式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目前过渡阶段,根据实践,笔者认为,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人是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是生产力中唯一能动的因素,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需要人来掌握,丰富的自然资源需要人来开发利用.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手段是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所谓人力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提供服务,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总称.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需生活资料不仅要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工资并不是劳动力价值的简单再现,而会围绕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在劳动生产力提高时,劳动力的价格能够不断下降,而工人的生活资料量同时不断增加.但是相对地说,即同剩余价值比较起来,劳动力的价值还是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4.
劳资关系冲突是中国经济转型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胜诉的比率体现着劳动者权利和权益得到保护的程度.随着劳动力资源配置逐步市场化,政府对劳动争议的处理,逐步从单一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向双方利益调节的方向改变.文章计量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社保就业支出、公有部门就业比重等因素对劳动者胜诉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对劳动者胜诉的影响程度最大.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劳动者胜诉的几率越小,而劳资双方部分胜诉的几率有所提高,说明地方政府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相对不足.这种有偏向的裁决方式,将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各部门,各地区认真贯彻执行了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加强了对基本建设工作的管理,使基本建设投资效益有所提高.但是,从目前我省基本建设的管理现状看,仍然存在着对国家投资不负责任,不按基建程序办事,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现象.这里面有以前遗留的问题,也有近几年新发生的问题.1984年陕西省建设银行对全省一些基本建设项目的损失浪费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掌握的情况看,我省基本建设损失浪费的核心问题是对基本建设未能很好地实行优化管理.其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一 市场经济作为适合社会化生产力的经济体制能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能优化各单个生产要素。 首先,市场经济内在机制的作用能激活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者技术素  相似文献   

17.
赵春凤  梁树岐 《活力》2010,(11):27-27
一、农民收入相关概念分析(一)农民收入的本质收入问题实质是生产关系中的分配问题,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根据经济学理论,收入的初次分配问题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力、资金、土地”的数量及质量。而这三个方面又是生产力的主要构成部分,所以可以说劳动者的收入主要决定于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科技人才资源的定义是:科技人才资源是一定范围内具备体力、脑力、心力诸素质并具有较高文化层次和社会价值创造能力(包括显在的和潜在的)的劳动人口的总和。具体来说,体力是指人的体质、精力及运动能力;脑力包含人的知识、智力与经验积累;心力涵盖人的品德、意志、情感、气质等方面。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就是对科技人才资源进行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并进行培养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在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也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在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劳动者直接使用工具、操作机器设备、使用原辅材料制成新的产品,因而,劳动者对生产过程最了解,最熟悉,也最能提出改进和改革的意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直接的推动力量。但劳动者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有着各种需求的活生生的人。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只把劳动者当机器,当成企业的附属物来对待,那肯定要遭到  相似文献   

20.
基本建设布局,基建规模和基建投资比例,是基本建设中三个带全局性的宏观经济问题;又是国家调整、改善现有生产力分布最主要的途径与手段.它侧重从基本建设地域空间的合理分布与组合上,探寻如何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效果,是基本建设工程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