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生态工业园及其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李同升  韦亚权  周华 《经济地理》2005,25(5):647-650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其在规划思想、规划目的、规划内容和参与人员等方面与传统的工业园区均有明显的不同。以陕西商洛生态工业园为例,综合运用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生态工业园及其规划设计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林园是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模式。在对琵琶寺生态农林园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构建景观资源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园区景观资源等级,结果表明琵琶寺生态农林园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为一般,尚处于待开发阶段,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开发价值,最后提出了琵琶寺生态农林园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嫩江多宝山矿区为例,结合景观生态学,论述了矿区的生态特征及其说面临的景观问题。针对整个矿区,从布局、分区、路网分别给出相应的规划设计建议,并提出相关"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景观空间结构,以打造矿区景观、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绿色矿区,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安徽沿淮区生态系统状况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提出构建淮河生态廊道系统的发展战略,详细分析了生态廊道的种群结构、范围规模、形态特征及功能效益,并探讨了淮河生态廊道建设的经营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安徽沿淮区生态廊道系统建设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安徽沿淮区生态系统状况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提出构建淮河生态廊道系统的发展战略.详细分析了生态廊道的种群结构、范围规模、形态特征及功能效益,并探讨了淮河生态廊道建设的经营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市可持续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陆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面向可持续城市目标,在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调控过程中,必须利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和设计。坚持景观生态学、废物利用的调控原则,保持生物多样性,建设合理的斑块、廊道系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网络,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化及城市扩张所带来的城市景观现状问题,通过对景观生态学原理的简单阐述,运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理来指导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并提出了五大城市景观生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科学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对区域生态安全、城 市可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HP法 和GIS技术,定量分析厦门市自然生态本底,选取重要生态斑 块和廊道,采用最小费用路径法模拟潜在廊道,综合构建城 市绿地生态网络,并提出绿地生态网络优化策略。结果表明: 1)AHP法可整合区域生态、经济、人文和社会等资源,全面 客观评价现状生态斑块和廊道的重要程度;最小费用路径法可 根据生境分布特征科学模拟连通各斑块之间的潜在廊道;2)厦 门市西北部的生态基底适宜性、生态源地及廊道重要性、斑块 之间有效连通性均高于东北部及中部平原区;岛内斑块面积小 且分散,南北部存在断层现象,应适度增加踏脚石和连通廊 道;3)结合城市生态发展需求,提出构建“一片、一环、三 带、多廊道、多节点”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研究结果可为厦 门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探析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景观生态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景观生态问题。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景观生态问题提出了调控途径,包括旅游景观生态规划,旅游景观生态设计,旅游景观生态管理等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城市关键的景观结构要素,绿色廊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它将离散的生境斑块进行连通,实现生态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对于维护和构建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以南昌市为例,运用“源-汇”理论,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规划构建城市绿色廊道系统,以引力模型进行优化,确定南昌市廊道建设尺度,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绿色廊道系统以林地、耕地为主,形成城乡生态安全屏障,廊道安全宽度应达100m,其连接度、闭合度、点线率高,建设成本比低。该结论能为城市生态建设实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青阳县素以山清水秀著称,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画境诗意江南。近年来,由于广泛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影响到区域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青阳县作为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然选择和既定目标。生态家园(农户)是组成生态农村的基本单元,沼气工程则是构建生态家园(农户)的核心工程,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迈向生态农业的桥梁。文章以猪—沼—稻?猪—沼—茶等生态模式为例进行了分析,认为沼气工程是普及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污染、促进农业节能减排、推广农业清洁生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寻找南宁建设公园城市的基本思路,以人居环境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为指导,发挥南宁“小水”资源丰富、沟渠通达的城市生态资源优势;以城市环境生态和风景旅游为引导,开展以山水城市为导向的城乡规划。提出了南宁公园城市的建设方略:保留水网水系,代替“填浜筑路”,留出南宁生态廊道和更多的城市公共休闲、文化和商业空间,形成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的“网络化”。同时,探讨了南宁建设公园城市作为巨大的公共资本投入应如何构建和依托公共政策,探索出一套能让规划项目具有落地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行动计划图径,构建一个多部门统筹管理、社会力量协调参与的开放平台,将公园城市建设的工作内容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市场化进程对终极控制人特征与企业创业导向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整体强度方面,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创业导向,终极控制人存在两权分离的企业的创业导向比不存在两权分离的企业更强;选择倾向方面,国有企业和存在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资产增值型创业导向;市场化进程负向调节终极控制人特征与创业导向选择倾向的关系,这说明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终极控制人创业导向选择中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园城市”的提出是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体现,也是探索城市发展规划格局的全新升华。以“公园城市”的首提地成都为例,综合使用MCR模型等构建生态阻力面并提取生态廊道,并对当前成都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空间耦合匹配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源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多以林地为主,其余生态源地分布较为分散,以水体和湿地为主。(2)生态重心主要向西倾斜,且城市生态格局受地形等的影响呈南北走向,城市主城区尚有生态潜力较大区域。(3)生态节点之间连通性尚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环城、环湖等城市绿化系统,加强生态景观之间的连通性。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进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世纪,生态伦理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林业院校大学生作为新生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其生态道德的水平和观念决定着我们民族的发展和未来。生态危机语境下对大学生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确立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引导他们做一个保护生态、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和适度消费的理性生态人。  相似文献   

16.
再生水补给的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卫星定位方式,在S湖面选取五个观测点,对再生水补给的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湖水中主要指标营养源CODcr.、TP、TN含量由原来的天然河水补给时9月份的峰值220、2.6、2.19(mg·L-1)分别下降到180、2.1、1.83(mg·L-1),NH3-N含量由5月的峰值1.92(mg·L-1)下降到1.68(mg·L-1);叶绿素和水体的PH也基本成良性发展态势,水体的富营养化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使用生态漂移岛为主的立体生态学复技术,对再生水补给的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生态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修复植物对水体中的富营养化指标物蓝藻和各种营养源的去除和控制率达到97%以上,实验点水质有较大改观,基本可避免城市景观水体因再生水补给带来的二次深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世界农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石油农业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弊端。适合于我国的替代农业——绿色农业自提出后落实不够,以十七大“加强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绿色农业的发展要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达到协调统一,但目前还没有与此相适应的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本文对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对吉林省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进行测度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郑勤 《经济研究导刊》2014,(10):199-203,210
基于2007年的土地利用图形数据,选用斑块分离度、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环境指数等景观特征指数,从斑块和景观两个尺度定量分析盘锦市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并揭示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盘锦市的优势景观类型为水田,面积最大,广布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其次为沼泽地,分布于西部以及西南沿海地区;城乡用地、水域和旱地的面积亦较大。区域景观格局基本上呈现出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镶嵌分布的特征。(2)城乡用地景观的斑块数最多,为1 002,水域和水田的斑块数也较多,分别为131和98;滩涂景观斑块分离度最小,为0.06,其次为水田景观,为0.18;未利用土地的斑块分离度最大,为111.51。(3)盘锦市生态环境效应指数为0.42,低于邻近城市营口的0.51,而高于锦州的0.38,在生态环境质量上没有太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城郊型森林公园中人文景观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郊型森林公园人文景观的主要类型有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以及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这些人文景观丰富了森林公园的景观多样性,提升了游客的文化底蕴,增强了公园的可赏性,并使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体现。城郊型森林公园中人文景观的特点,主要有历史,陛、人为性、科学性、实用性和隐含性。城郊型森林公园中人文号观的渗透方式主要有复原法、引入法、糅合法、异化法、物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