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电子化》2013,(7):49-52
2013年初,新颁布的PBOC3.0规范将5M系列算法纳入其中。标志着SM系列算法将在金融领域得到实质应用。 为更好适应金融IC卡跨行业多应用需求,兼容最新国际标准,推动金融IC卡与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的融合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在推动金融IC卡推广应用工作快速发展的同时,同步开展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1C)卡规范》(PBOC2.0)的增补与修订工作,并于2013年2月5日正式发布JR/T0025—2013《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3.0)》(PBOC3.0)。PBOC3.0定义了我国自主研制的SM2(非对称算法)、SM3(杂凑算法)、SM4(对称算法)在金融IC卡安全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一、金融IC卡概述 金融IC卡是具有转账结算、现金存取和社会管理等多应用功能的银行卡。金融IC卡遵循《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简称PBOC2.0规范),以集成电路卡(IC卡)为数据存储媒介,  相似文献   

3.
《中国信用卡》2010,(12):9-9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2010年版)(以下简称《规范》)。《规范》立足中国金融IC卡发展现状,汲取国际先进IC卡技术,总结国内金融IC卡应用试点经验,修订了我国金融IC卡应用的行业标准,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性,体现了我国金融标准化建设的最新进展,为我国金融IC卡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政出台     
《中国金融家》2010,(6):11-11
央行颁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5月19日,为适应我国社会安全支付的需要,推动金融IC卡的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2010年版)。《规范》立足中国金融IC卡发展现状,汲取国际先进IC卡技术,总结国内金融IC卡应用试点经验,修订了我国金融IC卡应用的行业标准,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性,体现了我国金融标准化建设的最新进展,为我国金融IC卡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银行卡作为方便快捷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目前主要有磁条卡和IC卡两种介质,前者和后者相比,由于其技术含量较低,容易被复制而导致欺诈案件发生。因此基于防范银行卡交易欺诈和IC卡多应用的考虑,国际银行卡组织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正在全球实施南磁条卡逐渐向EMV标准IC卡的迁移。我国也先后于1997年12月和2005年3月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1.0》(简称PBOC1.0)及《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2.0》(简称PBOC2.0),奠定了我国银行IC卡应用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2.0(以下简称“PBOC2.0”)以来,我国的银行产业步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以智能IC卡为载体的新型银行卡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几年来,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承担了我国金融IC卡非对称密钥体系根密钥中心(以下简称“根密钥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用卡》2008,(8):77-77
近日,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了IC卡新产品的研发,并通过了银行卡检测中心的测试。这些产品包括CFIC-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PBOC2.0电子钱包/存折IC卡、CDCE-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PBOC2.0借记/贷记(支持小额支付)IC卡和CQPC-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非接触式IC卡支付卡。中钞信用卡的新产品已经为EMV迁移做好了准备,具备一卡多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2010年版)系列行业标准。至此,《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2.0)版》修订及增补工作圆满完成。新标准能够满足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应对国际EMV迁移的需要,满足银行卡安全、便捷的需要。新标准的发布,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颁布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IC卡规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2.0)》(PBOC2.0标准),但由于当时的发卡条件及银行卡受理环境等尚不成熟,我国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IC卡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电脑》2005,(12):81-81
本刊讯 全球领先的金融电子支付设备供应商利普门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的NURIT系列产品,日前通过人民银行IC卡检测中心的《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2.0)》(PBOC 2.0)认证。迄今为止,利普门公司是第一个通过该认证的国际厂商。人民银行IC卡检测中心根据PBOC 2.0标准,对Nurit 8320和Nurit 8000终端进行了全面检测。Nurlt 8320和Nurit 8000终端以强大电子钱包和电子存折功能、基本安全性能、物理陛能,以及终端部件等的优异表现顺利通过检测。  相似文献   

11.
互动问答     
《黑龙江金融》2014,(4):76-76
什么是金融lC卡? 金融IC卡是指商业银行或金融发卡机构向社会发行符合《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支付工具,  相似文献   

12.
PBOC2.0标准的金融IC卡推广,已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战略,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3月份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并在全国选择47个城市作为金融IC卡推广应用的试点城市,以此推动金融IC卡的广泛应用。但通过一年来的试点情况看,金融IC卡试点效果在东西部城市差距明显。本文通过对天水市金融IC卡推广情况的分析,探讨金融IC卡推广的难点与对策。一.金融IC卡推广情况天水市地处甘肃东部,2011年GDP全省排名第4位,全国城市GDP排名第283位,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属天水市银行卡发卡机构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兰州银行、农村信用合作银行,银行卡专业化服务机构只有1家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天水市金融IC卡推广应用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卡工程》2008,12(3):8
2月29日,金邦达最新研发的一款名为GemGold Q—D/C的高端双界面卡顺利通过了银行卡检测中心的检测。据该中心出具的报告显示,该款新产品完全通过了该中心严格的非接触通讯测试、QPBOC.MSD、小额支付和借/贷记等应用功能、安全性及稳定性测试,完全符合《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和《非接触支付IC卡支付规范》等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一.锦州市金融IC卡发展现状 (一)锦州市金融IC卡发行现状 从调查情况来看,截至2012年上半年,我市累计发行各类银行卡380万张。全市8家金融机构中,已发行金融IC卡的金融机构只有2家,分别是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共发行金融IC卡3673张,仅占总发卡量的0.01%。  相似文献   

15.
2011年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意见》指出“十二五”期间推进金融IC卡应用的总体目标,明确推进原则,并就金融IC卡受理环境改造和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提出了时间表。  相似文献   

16.
IC卡技术的发展、国际EMV的迁移、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升级助推了符合《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PBOC2.0)标准的金融IC卡发展及应用普及。特别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促进了银行卡多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信用卡》2011,(9):89-91
2011年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以促进中国银行卡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意见》明确提出了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的时间表,标志着我国金融IC卡开始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金融IC卡的开发与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IC卡技术必将在我国金融业获得广泛的应用,给我国的金融支付带来又一次技术革命。2000年6月,建设银行开发完成了“金融IC卡通用平台系统”,并与清华大学联合履行了“清华校园IC龙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何利用“金融IC卡通用平台系统”,开发更多的应用领域,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银行卡EMV迁移,是指银行卡从磁条卡向符合EMV标准的IC芯片卡转变,或由非EMV标准IC卡向与EMV标准兼容的方向转变。PBOC借贷记标准规范,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于EMV Leve12/Leve11之上的金融IC卡规范,是与VIS(VISA金融IC卡规范)和MCHIP(万事达卡金融IC卡规范)并肩的EMV产品规范。PBOC迁移将成为全球背景下EMV迁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以来,随着银行卡发卡量的增长、受理环境的改善、商业银行金融IC卡的应用推广正步入关键期。一方面,伴随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金融IC卡的优势日益凸显,用户数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关于做好2014年金融IC卡推广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4]57号)正式下发,对如何深入推广金融IC卡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服务好金融IC卡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