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0 毫秒
1.
《金卡工程》2012,(11):24-25
过去的一年是第三方支付行业厚积薄发的一年。去年5月,央行发放首批2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实际上,在2011年5月央行开始颁发牌照之前,这个行业已经“暗自生长”了10年。  相似文献   

2.
5月26日,央行正式向支付宝颁发国内第1张《支付业务许可证》,悬而未决10年之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身份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共27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在获得牌照的企业额手相庆的同...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央行正式向27家非银行机构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宝、银联商务、财付通、快钱等知名企业悉数在列,第三方支付机构从此由"杂牌军"转向"正规军"。这让此前唯一合规提供在线支付服务的商业银行面临尴尬: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在在线支付市场上与已经取得实际市场占有优势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展开正面竞争;  相似文献   

4.
2010年6月,央行正式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至今已发放一百余张支付业务许可证(俗称“第三方支付牌照”)。伴随着牌照发放,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单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急速扩张,带来终端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套用MMC码、恶性竞争等问题,同时由于监管困难,给洗钱、套现、克隆卡等银行卡犯罪带来可乘之机,亟待关注。一,基本情况(一)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惠州扩展收单业务根据调查,自2011年以来,已有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惠州开展收单业务,如通联支付、好易联、杉德、快钱、拉卡拉、汇卡商务、易宝支付等。(二)未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5.
移动支付分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是由多个产业跨界合作在移动金融领域形成的一项重要成果。目前,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都陆续推出了移动支付产品,虽然其形态与支付方式不一,但体现出市场整体对移动支付前景的看好。此外,央行已累计发放250张支付牌照,国内的移动支付标准也已经出台,产业链上持观望态度的诸多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等正蓄势待发。在这样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5月26日,央行首次向支付宝、易宝支付、快钱、财付通、银联、汇付天下等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下发"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支付行业正式获得认可。3年后,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已经多达250余家,交易规模也从2010年的5.1万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17.2万亿元。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少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在有限的市场内走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网上支付业务的迅猛发展,从前"依附"银行的第三方支付变得独立和强大,对银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而银行对第三方支付的感情也是颇为复杂的,一方面希望通过合作来分享线上支付的盛宴,另一方面又担心银行的直连商户"变心"而转投第三方支付。不过,随着央行发放了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包括支付宝、银联商务、快钱等27家企业率先获得了支付牌照,  相似文献   

8.
李真 《金卡工程》2012,(Z1):57-58
龙年来临之前,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终于等来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这已是央行第三批支付牌照的下发,有61家企业入围,迄今为止,支付牌照已发出101张。在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企业多数已得牌后,各地的预付卡企业成为新的得牌主力。同时,发力移动支付、追求多业态交叉融合成为得牌企业们的新竞争手法。  相似文献   

9.
从27,到250,只需3年?2011年5月26日,央行公布了第一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27家企业名单。如今第三方支付机构目前已经超过250家。中国支付清算协会5月28日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4)》(下文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已达16万亿元。而艾瑞及易观智库的历史数据显示,2010年四季度末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仅为1.1万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互联网支付业务做得有声有色,支付牌照的发放更让第三方支付公司如虎添翼。而提到国内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发展,就不能不提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ChinaPay)。  相似文献   

11.
央行日前发布公告,决定对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进行登记。这一举动再次引起了业界关于“电子支付牌照发放”的猜测。诚然,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与电子支付产业高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但对照电子支付产业发展历程,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监管当局对行动节奏和时机的把握还是得当的,关键是如何应对未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第二批支付牌照的陆续发放,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整合也已拉开帷幕。9月5日,第三方支付行业龙头支付宝宣布,已和安卡国际集团(Oncard International)旗下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公司安卡支付达成收购协议。这不仅是支付宝近几年首次资本运作,也是2011年5月央行颁发首批《支付业务许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央行发放第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持牌企业已经增至269家,然而互联网支付在蓬勃发展和带给生活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自2013年年底以来,从预授权套现风险事件,到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再到IC卡信息被读取的舆论风波,支付安全和风险防控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风险新形势,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14.
《金卡工程》2016,(4):19-21
经历起起落落,2011年首批27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转眼五年牌照期限将满。临到续牌期限,却偏遇整个互金产业冷锋过境。"可能不止是经营预付费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做收单的机构也可能会面临续不了牌的尴尬。"一位接近央行支付结算司的人士透露,"去年底到今年,e租宝、中晋、快鹿等上百亿规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出事,到底还有多少风险隐藏其中现在还很难准确评估,监管部门的压力也非常大,因此为P2P提供支付  相似文献   

15.
市场上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需求高涨。近日,多家公司表示已向央行递出牌照申请,并被央行受理。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预计第三方支付企业竞争激烈,争夺移动支付市场份额,行业或迎并购浪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支付牌照的陆续发放,标志着长期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非金融支付机构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业务进入规范发展的阳光地带。  相似文献   

17.
7月6日,央行发放新一轮支付牌照:新浪旗下北京新浪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牌照,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随后,在7月18日举行的“新浪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2013”上,新浪支付副总经理戴庚透露,新浪将通过微银行涉足理财市场,此外,消费者在微银行还可办理开销户、资金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业务。  相似文献   

18.
李真 《金卡工程》2012,(1):57-58
龙年来临之前,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终于等来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这已是央行第三批支付牌照的下发,有61家企业入围,迄今为止,支付牌照已发出101张。在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企业多数已得牌后,各地的预付卡企业成为新的得牌主力。同时,发力移动支付、追求多业态交叉融合成为得牌企业们的新竞争手法。  相似文献   

19.
《金卡工程》2011,(7):41-42
错过了5月份首批支付牌照的支付企业们断没想到,直到现在央行仍未发出第二批支付牌照,而今日距离9月1日的大限仅剩10天。  相似文献   

20.
自首批27家支付牌照的发放,到三大运营商移动支付竞争主体的全部就位,国内的电子支付行业格局更加清晰,线上线下支付竞争更加激烈。在这过程中,势必有人出局有人获益,而无论是银联还是第三方支付企业,或者是运营商,都必须明白,只有合作才是实现共赢的关键,才是自身电子支付稳定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