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使用OLS模型和PSM方法实证分析社会医疗保险介入对家庭代际经济交换的影响,并运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对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医疗保险介入促进了家庭代际的经济交换,表现为向上的代际经济供养明显减少,而向下的代际经济资助明显增加;医疗保险对家庭代际经济交换的影响存在城乡和年龄差异,医疗保险对城镇、高龄老年人的代际经济供养有负向影响,对农村、低龄老年人的代际经济资助有正向影响;老年人经济和健康状况改善是医疗保险影响家庭代际经济交换的两条主要路径,在"医疗保险—代际经济供养"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在"医疗保险—代际经济资助"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文章建议,要从保障能力、公平性、弱势群体倾向性、多层次性等方面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进行系统改革。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推进,是研究农村家庭养老状况的重要社会背景。论文通过对湖北三地868份样本的定量分析,发现新农村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家庭养老功能影响不平衡以及对家庭养老地位影响代际不平衡。论文探讨了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5年7月-8月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的370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社区养老的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身体状况、婚姻状况、与子女交流次数、家庭年收入这5个变量对农村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意愿正向影响显著。没有配偶比有配偶的农村老年人入住社区养老意愿的可能性增大1.474倍;老年人的子女数每减少一个,愿意入住社区的可能性增大2.351倍;家庭年收入每上一个档次,愿意居住社区养老的可能性就增大1.918倍。精神慰藉变量负向影响显著。性别、文化程度、子女数、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服务、收入水平、是否有稳定经济收入对社区养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湖南省石门县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考量空巢老人的代际经济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空巢老人的代际经济支持状况以净供养型为主,其次为净抚养型与供抚平衡型;性别、年龄、自评健康状况、月收入、子女经济情况及居住状况对空巢老人代际经济支持类型具有显著影响。鉴此,可从家庭、村落与社会三级层面优化家庭代际互助模式,创新村落帮扶协助机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是个人健康状态的直接体现,但其亦可能受到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地等因素的制约。本文借鉴健康生态学理论分析医疗服务利用行为,将个体比作处于生态系统的生物体,把个体生活的工作、家庭等社会环境看做一定范围内的"人类生态系统",介于家庭和工作微系统对个人的直接影响,本文对老年人的工作及家庭环境重新梳理,着重探究家庭微系统中代际支持、工作微系统中社会资本与医疗服务利用的联系,并使用CHARLS 2013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代际支持对医疗服务的使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存在"断点"特性,(3)医疗服务费用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凸显。  相似文献   

6.
农村老年人贫困发生率主要受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三者的影响。本文将农村老年人贫困分解为收入贫困和主观贫困两个维度,采用新疆南疆地区5个地州市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体特征因素制度、家庭特征因素以及社区特征因素对南疆地区农村老年人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因素及家庭规模、子女数量、医疗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等家庭特征因素对收入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影响;另外,所在村的经济情况较好、交通较便利的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发生率较低。本文认为,以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改善农村地区教育状况可以有效降低农村老年的贫困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健康对养老财务计划的影响效应以及养老财务计划对现实经济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会显著提高养老财务计划概率;计划成本下降可以解释该正向影响,并体现在健康提高个体对经济金融信息的关注以及健康对不同类型养老经济来源计划具有差异影响两个方面;制定养老财务计划会提高个体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商业养老保险参与以及储蓄积累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人口老龄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背景下,老年人养老意愿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基于一项关于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家庭代际关系的调查,在考虑个人基本特征和社会支持的情况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人养老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老年人社会支持对社会养老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社会支持少的老年人相比社会支持多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养老。另外,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还受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农村老年人对照护主体的依赖程度是反映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利用"2014年湖南省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对影响农村老年人照护主体依赖程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对照护主体的依赖程度受到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自评健康状况、居住情况、在本村的月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显著,性别、子女数对照护主体的依赖程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论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CHFS2015年)的微观数据,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研究金融素养、家庭资产对农民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素养和家庭资产都对农民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于非正规金融机构,金融素养仍与农民的借贷行为正相关,家庭资产却与借贷行为负相关。将农村家庭分成60岁以上及60岁以下年龄段后,金融素养的显著性虽然有所下降,但系数方向仍然为正,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的系数方向和显著性几乎没变。同时,在除去家庭资产的因素后金融素养对农民的这两种借贷行为仍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年龄、性别、是否是村干部等因素却不会显著影响农民的借贷行为;耕地面积、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能够显著促进农民的借贷行为;婚姻状况、是否是党员对农民在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后者对农民在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水平与农民借贷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使用自评健康状况测量生理健康,使用抑郁指数测量心理健康,Probit估计结果显示,子女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村中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此外,选取“村庄外出务工人口比例”和“家庭子女中男性比例”作为子女外出务工的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内生性检验,结果显示,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中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仍呈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采用替换子女外出务工和健康测量指标的方式,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果的稳健性。在全面实施“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背景下,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应重视职业技能培训,从长期和短期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使其能够“走出去”且高质量就业,为提高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混合利他动机和交换动机下的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个人最优消费决策,测算商业养老保险与代际转移对老年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代际转移支付比例提高会减少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进而降低老年收入水平,与其他因素相比,保险价格变动对保险需求的影响最明显。鉴于此,应丰富居民投资结构,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发挥家庭养老除代际转移支付之外的多样化功能,同时通过供给侧降费推动居民参与商业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3.
提高代际流动、促进机会均等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在省份间的实施时间差异作为外生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义务教育政策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义务教育显著提高了代际之间的教育流动性,原因在于父母教育水平、职业层次、收入水平较低的孩子,受教育年限提升得更多。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应当进一步发挥公共政策在提高代际流动性方面的作用,通过教育机会均等化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场舞风靡全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广场舞活动中。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通过对成都市温江区广场舞群体的调查,本文分析了广场舞群体的养老支持功能问题。研究发现,广场舞群体能够为参与广场舞老年人提供较多养老支持。其中,信息支持最多,其次是情感支持和生活照料支持,经济支持最少。参与社区内广场舞老年人比参与社区外广场舞老年人获得更多的养老支持,自身条件较差的老年人在广场舞老年人网络中获得的养老支持更多。此外,网络因素对老年人获得养老支持的影响并不一致。网络规模对老年人获得养老支持无显著影响;关系强度、网络密度、网络类型和网络异质性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位置对其呈显著负向影响。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广场舞群体的养老支持功能,可以科学完善我国现有养老支持体系,有效缓解当前我国养老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5.
雷晓燕  沈艳  杨玲 《金融研究》2022,506(8):113-131
本文采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研究在我国数字化和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被诈骗情况的主要特征以及在不同维度的差异,并进一步挖掘其影响因素,探讨互联网使用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发现如下:第一,虽然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群体更容易成为诈骗目标,但被诈骗者接触后,相对脆弱的老年人群体更容易实际受骗,高达30%的老人在被诈骗接触后会实际遭受损失;第二,本文构造的防骗能力指数显示,经济欠发达省份的老年人防骗能力明显更低;第三,互联网的使用同时具有“曝露效应”和“学习效应”;第四,个体认知能力以及当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是影响老年人是否实际被骗及损失大小的关键因素。最后,从异质性的角度看,使用数字技术的正面“学习效应”对信息相对匮乏的农村和女性老年人作用更大,超过了负面的“曝露效应”;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对女性老年人的助力作用更为明显,但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这一弱势群体给予特定制度安排,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是国家与社会的基本责任。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除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外,一直是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占主导地位。当前,由于我国农村经济转换和社会变革进程加快,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导致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本文在总结分析传统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情况,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厘定职责,强化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立足实际,大力推进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着眼长远,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衔接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魏浩  杨明明  李实 《金融研究》2022,506(8):74-93
本文利用2002-2018年期间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来看,贸易开放显著促进了中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经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是成立的。(2)贸易开放主要通过促进子代教育、职业向上流动显著提高代际收入流动,但通过激励企业创新、提高子代个人努力程度的两个机制作用不显著。(3)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男性子代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对女性子代的影响不显著,与此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弱势群体”特点,显著提高了受教育水平较低子代、低收入家庭子代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有助于这类子代跳出“代际低收入传承陷阱”。本文研究提示贸易开放提高了中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在继续提高贸易开放水平的同时,应进一步重视提高低收入家庭子代的受教育水平,关注女性子代的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传统的老年照料模式,家庭照料在欠发达农村地区正受到“少子化”和人口流动的冲击。与此同时,受制于“欠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福利照料模式和市场照料模式发育不良。一些地方尝试的“互助养老”“时间银行”等模式往往存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或可持续性差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在欠发达农村地区发展类市场性质的“互惠养老”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村民自治组织,提供养老服务的村民,接受养老服务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家人;参与各方因各有所“图”而结合,各有所“为”而促进机制可持续运行,最终达到各有所“获”的制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