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彭飞龙 《大众商务》2006,(9S):22-23
一个农民,一无资金,二无手艺,却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成为百万富翁,你相信吗?这个既不会木匠手艺,又不懂绘画的打工汉,就偏偏发明了一种微缩木桶,并通过对当地的名优产品进行包装,迅速打开市场,一举挣下百万元!为此,他也身价百倍:他的发明成为当地名优品牌,有人甚至出价500万元,要买断他的产权。[编按]  相似文献   

2.
他,刚满30岁,乍看起来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小伙子。但谁能想到,昨天还是打工仔的他,身后竟升起了一颗璀璨的明珠,他所办的株潭洗煤厂,1997年,完成产值2088万元,上交税金100万元,实现利润85.75万元,为当地农民创收74万元,成为了湘潭市乡镇企业的“十佳企业”。知情的人都不住地称赞他“后生可畏”。他,就是株潭洗煤厂厂长唐定龙。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大豆纤维之父”的李官奇,是中国第一个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农民发明家。他发明了植物蛋白合成丝制造技术,成为继涤纶、锦纶、氨纶、腈纶、丙纶之后的全球“第八大人造纤维”。为此,他获得了中国专利发明金奖和联合国产权组织授予的世界发明专利金奖,其专利价值被联合国知识产权机构评估为20.8亿元。  相似文献   

4.
阿莲 《大众商务》2007,(2):13-14
被誉为“大豆纤维之父”的李官奇,是中国第一个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农民发明家。他发明了植物蛋白合成丝制造技术.成为继涤纶,锦纶、氨纶,腈纶,丙纶之后的全球“第八大人造纤维”。为此.他获得了中国专利发明金奖和联合国产权纽织授予的世界发明专利金奖,其专利价值泼联合国知识产权机构评估为20.8亿元。[编按]  相似文献   

5.
刘西贤 《大众商务》2008,(12):26-26
王女士在逛街时遇到一件郁闷事,她的皮包被小偷划了15厘米长的口子,虽然里面钱物没丢,但刚刚花千元买的皮包已经“破相”。无奈之下,王女士找到一位专修皮包的修包大王,两小时后,皮包划痕完全不见踪影。原来,这从事皮包修理8个年头的高先生,凭借自己的精湛手艺,被送称号修包大王。他说:“目前中高档皮包维修很有市场,但有手艺的人并不多,所以看好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洪磊  赵凤丽 《大众商务》2005,(10X):13-13
笔的一位朋友是销售高手,多思而常有妙想。一次,一批鞋油急需售出,众人皆无良方。他灵机—动,先进了一批廉价的雨伞。然后推出“高级鞋油优惠价5元,买两盒送一把雨伞”的促销活动。结果,热销一空且获利颇丰。旁人不解,他解释道:此类雨伞是日常必需品,在当地零售价长期稳定在10元,所以,雨伞在消费眼中和10元人民币无异。此促销对于消费来说,等于是不花钱得到了两盒高级鞋油,何乐而不为呢?但雨伞的成本不过4元,一盒鞋油成本为5角钱,这样一个“买二送一”的套餐的成本仅为5元,稳赚5元。100%的利润率。  相似文献   

7.
挺拔的脊梁     
王芳来是双峰县走马街镇塘星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近几年来,他带领村支两委及全村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实现了村级企业零的突破,村办4.4万吨的长兴水泥厂,今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税利可达200万元,村级纯收入可达100万元,村民人平纯收入将超过2500元,使塘星村几年里连跨新台阶,一跃成为全县的首富村之一。当地干群一提起塘星村的变化,都异口同声称颂王芳来是党的好干部,是村民致富的脊梁。王芳来的富村富民的新路子就是:  相似文献   

8.
冰山 《大众商务》2004,(12):23-23
穷则思变,不安份的张东民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应该吃发明饭。终于,一件城市卫生环保的实用性发明被他捣鼓出来。对贫穷的他来讲,发明成果一旦被政府承认和推广,就意味着他将改变自己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周某是江苏省东台市某镇村民,掌握了泥瓦砌墙手艺,常年在外帮助他人建筑施工。2002年10月份,周某得知姚某准备用40万元,建一幢三层别墅住宅楼,便前去联系洽谈承包建筑事宜,但姚某因周某无建筑资质和营业执照,担心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便不同意由其施工。周某于是托人找到具有合法建筑施工资质和营业执照的东台市某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周某每年上缴建筑公司1.5万元,建筑公司为周某提供营业执照和  相似文献   

10.
陈韩晖 《新智慧》2004,(11C):48-49
推着自行车,从500元起家到成为一个影响中外的企业家;从一块平凡的小红薯到一个超越平凡的大产业,他将红薯低廉的身价提高了23倍,使当地的薯农富了起来,而他自己也拥有了3000多万元的资产,拥有了一个年产值近亿元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张教授用电脑写作受尽苦恼,拼音输入时,那无穷尽的重码选择使他心烦意乱,改学五笔,繁琐的字根、口诀使他茫然无措.于是,他苦研汉字十年,终于发明"三维天然码".一种全新的汉字输入法使人人都会电脑成为现实.天然码被誉为"国宝".  相似文献   

12.
曲宝营今年48岁,是山东省费县七福庄村人一年轻时,他学了一身木匠手艺,此后便走村串巷,专以替人打造农具和家具为生.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飞扬跋扈的时代,不管是什么样的创意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人们追逐的潮流,比如,老祖宗的传统手艺:织布。最近,随着一种外观精巧的迷你织布机悄然惊现上海, ”DIY织布”开始成为一  相似文献   

14.
1992年,一座新兴的车身厂在浏阳永安镇319国道旁拔地而起,1993年创产值1014万元,实现税利196万元,一年赚回一个工厂,1994年产值达2000万元,成为市内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一翻开汽车车身二厂的创业史,记载着厂长胡统明和他的同事们所走过的艰难历程。1992年初春,永安镇为使乡镇企业再上新台阶,发动群众集资30多万元兴办汽车车身二厂。镇领导选贤拔能,聘任胡统明当汽车车身二厂厂长。这位四十出头的新型农民,头脑聪智,善当家理财,勇于开拓进取。他向镇领导表示,竭尽全力把工厂办好。胡统明满怀信心走马上任的第一天,遇到的是一无厂房,二无设备,三无技术。胡统明没有因困难而退  相似文献   

15.
春节一过,江苏省启东市最大的生态养鳖大户海复镇垦牧村农民宋卫星就再也拿不出商品鳖了。去年,他共计培育并销售了25000多只幼鳖,上市了约2000只商品生态鳖,轻松获得了10几万元的净收入。作为当地赫赫有名的“甲鱼大王”,他入行鳖业15年,从当年温室养鳖掘金,到创造性地生态养鳖,并发明藕塘养鳖新模式,养殖过程中的一着着妙棋,常被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6.
明争暗斗 1881年,美国工程师詹姆斯·邦萨克发明了连续生产型卷烟机,这直接催生了现代烟草业的繁荣。据称,一个名叫詹姆斯·杜克的美国企业家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给我拿地图来。”当地图展开之后,他翻看的不是地图,而是下面的说明,很快他发现了一个传奇般的数字,“人口:3.4亿”。  相似文献   

17.
量体裁衣     
石头在裁剪服装最热的年代成了一名小裁缝。他花一千元在西安学了半年,然后回河南老家开店去了。手意不错,顾客还是蛮多的,一天下来,接个三五件没问题。他和新婚妻子整天忙忙碌碌的,小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下来了。他定做的式样在当地是最好的。顾客多了,生意好了,石头想把生意做  相似文献   

18.
他突发奇想,在小吃店里安上秋千,这一怪招不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消费者,而且还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困境中求生存2003年初,在外当厨师的蒲万金对打工生活有些厌倦,萌生了在老家县城做生意的想法。他认为,自己的手艺在大城市里能挣到钱,在小县城里一定能挣到更多的钱。可是,事与愿违,他开的小吃店,基本上没有赚到钱。  相似文献   

19.
《大众商务》2006,(8):72-72
失败不气馁 慧眼识商机 在山东安邱,王德强可是个人物,当地的大小老板,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他凭借700元的本钱,办起一份人人喜闻乐见,家家户户需要,众多商家推崇的广告信息小报,在受到人们广泛赞誉的同时,也带起了一个崭新的行业。  相似文献   

20.
牛车 《大众商务》2003,(6):25-25
周某是江苏省东台市某镇村民,掌握了泥瓦砌墙手艺,常年在外帮助他人建筑施工.2002年10月份,周某得知姚某准备用40万元,建一幢三层别墅住宅楼,便前去联系洽谈承包建筑事宜,但姚某因周某无建筑资质和营业执照,担心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便不同意由其施工.周某于是托人找到具有合法建筑施工资质和营业执照的东台市某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周某每年上缴建筑公司1.5万元,建筑公司为周某提供营业执照和建筑资质,由周某自行召集人员在外承揽工程施工,施工期间发生工伤及工程质量事故均由周某负责.此后,周某组织人员帮助姚某施工别墅住宅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