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天然气进口量、消费量的快速增加,天然气计量、结算方式向能量计量转变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以能量值为基础进行计价和结算的情况下,能量值是影响贸易双方利益的关键数据。根据天然气贸易合同和标准推荐的做法,天然气能量值可按不同的计费周期进行计算,以天然气长输管道计量站现场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了不同能量计算方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原油贸易计量分为动态计量和静态计量。油量计算先得到20℃毛体积,再计算出毛重量、20℃净体积和净重量。通过分析和研究这些标准发现,各类标准的计算顺序存在差异,一类是先计算出毛重量再计算净重量;另一类是先计算20℃净体积再计算净重量。两类计量方法均有相关理论支持,但贸易双方不知晓差异的存在。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给出了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净重量带来的差异。以一批100 000 m~3不同密度原油计量为例,20℃密度在850.0~950.0 kg/m~3、水的质量分数在0.25%~1.00%时,两种计算方法差异率为0.13‰~1.52‰。经过分析可知,当密度越小、水的质量分数越大时,差异率越大,与贸易双方规定的小于3‰差异率范围相比更为显著。建议贸易双方在拟定交接合同时应规定检验标准,规避因计算方法不同带来的争议。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原油贸易计量的最新动态 1 原油贸易计量的国际惯例 国际间的原油贸易交接是以体积量结算的,以桶(美桶)或立方米为单位。 原油密度值作为检测原油品质和进行体积修正的参数,并不直接参与油量计算。  相似文献   

4.
补差管理是石油动态计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获得流量计所计量的准确结果,首先应保证计量油量的基础数据(如流量计指示体积、计量温度、计量压力、密度以及含水量)是按照国家标准GB/T 9109.5-2017获得;其次流量计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检定规程或校准方法进行检定或校准。流量计检定完成后,需要对检定区间的动态计量总量进行补差。鉴于补差计算方法比较复杂,计算结果又是贸易结算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对补差管理方法的分析,结合工程现场实际计量结算业务和算例,说明了补差管理的实现方法、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对实际业务中的补差管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同样的铁路罐车原油基础数据分别使用GB/T19779—2005和FOCTP8-595—2004计量方法的计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不同温度下中国和独联体国家在计量标准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交接计量分为两类,即静态交接计量和动态交接计量。静态计量包括立式圆筒形油罐和油船、铁路罐车、卧式油罐以及其他储油容器内油量的计量;动态计量主要是指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利用流量计进行的在线动态计量。静态计量和动态计量(容积式流量计)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都是利用容积标定的器具、设施,测出液体在工况下的体积,通过压力、温度修正后,求得标准体积,再利用由测得的视密度得到的标准密度算出石油在空气中的重量。只是由于计量的方式不同,录取基础数据的方式不同,采用的标准规范和计算方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达西批发站的成品油贸易按照重量结算,然而市场在成品油的零售中,通常以容积为单位计算。由于计量单位不同,密度对成品油的计量精度有很大影响。基于对这种影响具体作用方式的研究与分析,文章提出了针对这种影响的消除对策,并以兰州石化公司油品储运厂达西批发站为例,分析提出对策的实际应用质量,确保对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煤炭产品从装车、发运、接车、计量化验、双方确认化验结果、传递结算依据、开票直至回款,通常需要20天左右,环节多、周期长。按2003年累计回款51亿元,平均每天占用1390万元计算,每个循环周期占用资金约2.7亿元,扣除即时结算可以形成销售并回款的1/2销售量,  相似文献   

9.
在天然气的贸易结算中,体积、质量、能量分别是3种不同的贸易结算依据,同时也是天然气计量发展过程中先后使用的计量方式。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我国大陆地区至今仍然采用体积计量作为天然气买卖双方的计量方式。然而,作为燃料使用的民用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热值.即天然气的发热量。因此,能量计量显然更科学与合理。此外,随着我国天然气市场的扩大,能源需求日益剧增,引进国外天然气将变成现实,因而我国的天然气计最方式很有必要与罔际接轨(目前,国际天然气贸易普遍采用能量计量方式)。但是,在我国大陆地区实现天然气的能量计量,需要有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需要制定能量计量标准,改革现有的价格体制、进入市场竞争,发展能量计量技术研究等诸多方面。目前,国内天然气行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准备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浅谈提高气体流量计量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越来越高,人们对天然气的计量工作和计量仪表的可靠性、稳定性、准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天然气流量计量系统是为贸易结算提供准确数据,避免贸易纠纷的主要方式。一定程度的计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误差过大势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对流量计量系统的误差进行深入地分析将有助于将计量误差降低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与计价的基础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按能量计量与计价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天然气贸易和消费计量与结算方式。随着进口天然气的大量引进以及我国天然气供应系统的复杂化,我国对于天然气按体积计量和计价的方式将难以协调国产气与进口气贸易结算问题,难以适应多气源、多类型、多路径联网供气的天然气销售格局,难以解决天然气价值扭曲问题。因此,实行天然气按能量计量和计价在我国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实施天然气按能量计量和计价的技术标准基本具备、技术设备配置基本符合要求、发热量量值溯源技术体系也基本满足要求。相关单位已持续开展多项前期研究与模拟试验,企业与用户普遍赞同实施能量计价。未来更多的是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实施标准,建立更高水平的天然气量值溯源体系,建立天然气质量监督体系,出台合理的天然气能量价格政策,支持和引导天然气实施能量计量和计价。  相似文献   

12.
中哈跨国石油管道的计量交接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叙述了我国第一条跨国石油管道的计量计算方法和交接模式。原油报关计量数据采用中哈双方公认的第三国(美国)的API标准进行计量计算,根据实际情况,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相关标准作为补充,完成了我国第一条跨国石油管道的计量交接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原油贸易交接计量中,我国一般采用吨等质量单位。在国外原油贸易交接中则采用体积单位,典型的有桶、加仑、升和立方米等。因原油的体积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贸易交接中必须是在标准条件下进行。我国原油交接的标准条件是: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0℃;美国的标准条件是: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60°F;国际单位制规定的标准是: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15℃。由于使用了标准条件,原油的体积就可以看成是保持不变的量,石油贸易者就可以进行正常的交易。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贸易交接用流量计的计量性能和现场管理情况的检查和抽检需采用音速喷嘴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对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天然气流量计进行离线检定。通过对油田二级单位的天然气流量计多个周期的检定数据、历年检定数据、专项抽检检定数据以及日常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对检定数据的影响因素、目前油田天然气流量计量在贸易交接环节以及日常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使用建议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液化石油气体积采用容积式流量计测量,相对密度采用压力密度计手工测量的计量方式时,依据现有的质量计算标准。其质量无法进行计算。根据生产实际需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上测量条件下的一种近似质量计算法。用该法对液化石油气的质量进行计算。精度可以满足液化石油气交接计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期导读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王俊奇等在《油井产量计量的功图法技术及误差分析》一文中,指出油井计量采用的双容积单量方法,增加了地面建设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而且站内多井计量时很难及时进行油井产量的计量。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采用井口传感器记录抽油杆载荷与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信息,确定出泵的有效冲程,  相似文献   

17.
《计量法》实施以来,计量工作基本纳入了法制监督管理轨道.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企业计量监督管理的意识还不够强。比如:生产一线的部分计量器具不能做到全部按周期检定.有的录取数据不认真.抄表不按时.凭经验搞假数据等现象仍然存在.给石油企业原油生产和经济效益造成了较大影响。要改变这些现象,石油企业就要把《计量法》贯彻实施落到实处.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意识.促进企业的计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去年油价空前高涨,平均油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布伦特油全年平均高达37.98美元,但按美元不变价计算,仍低于历史上最高的1980年。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减慢,石油需求增幅也将低于去年。需求增长减慢和产油国产能增加将使今年油价从2004年高峰下跌.但供应瓶颈问题可能在下半年驱使油价再度上扬。卖方市场将会持续。布伦特油跌到35美元以下的机会不大。  相似文献   

19.
以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中20℃标准温度下的密度和体积修正系数为参考,依据IS0 91-1—1991国际标准,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和逻辑演算,阐述了石油和石油产品密度、体积修正系数的计算过程,使用EXECL办公软件的迭代功能,实现了石油和石油产品密度、体积修正系数的自动换算。计算结果与GB 1885—1998查表数据进行对比,20℃密度计算精度为±0.1 kg/m3,VCF20计算精度为±0.000 1,满足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前 ,我国商品原油贸易交接的油量结算通常采用容重法。其查表、计算、填写各类报表有十多个步骤 ,既繁琐又容易出错。某油田集输站因为体积压力修正系数计算繁琐 ,给岗位定了个常数参与油量计算 ,少算了 0 .0 5 %左右 ,该集输站由于这一项计算错误造成年损失达十多万元。在本系统中 ,操作员只需输入基本的计算参数 ,全部查表、计算过程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不仅计算数据准确 ,同时还可以打印出美观规范的结算单据 (还可在印刷版的电脑复写纸多联单据上套打印 ) ,统计日报、台帐等都可以很方便地关联生成 ,也为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