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完善了预算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基础环节,推进和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改革公共财政制度的客观需要。同时体现了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本文从政府管理职能、科学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分析现行科目体系的弊端,对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的改革进行了总结归纳,并阐述了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方法所体现的预算管理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蔡旺良 《绿色财会》2006,(10):41-41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组成。结合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与收入分类关系不大,支出经济分类也不陌生,与现行的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所不同的是支出经济分类自成体系.适用范围扩大,科目充分细化。经济分类科目由原来35个增加到96个,其中绝大部分是因适用范围扩大(由一般预算支出扩大到包括基金预算、债务预算、基本建设支出在内的全部政府支出)而相应增加的科目。以下就事业单位会计如何适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会计》2006,(4):26-28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现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4.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财预【2006】13号),山东省财政厅相应制订下发了《山东省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5.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财预[2006]13号),山东省财政厅相应制订下发了<山东省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6.
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的政府收支分类方案,在收支范围、分类.体系和具体科目设置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这将有助于建立起我国财政信息管理系统。但因其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会计系统,改革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势在必行,否则,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缺乏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理解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从介绍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前存在问题入手,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背景和指导思想,以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原则和主要内容,较全面分析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理解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从介绍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前存在问题入手,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背景和指导思想,以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原则和主要内容,较全面分析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组成。结合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与收入分类关系不大,支出经济分类也不陌生,与现行的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所不同的是支出经济分类自成体系,适用范围扩大,科目充分细化。经济分类科目由原来35个增加到96个,其中绝大部分是因适用范围扩大(由一般预算支出扩大到包括基金预算、债务预算、基本建设支出在内的全部政府支出)而相应增加的科…  相似文献   

10.
对政府预算实行监督是预算公开化、民主化的重要体现,预算监督是政府预算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完善的政府预算监督机制是财政政策符合广大民众意愿,保证政府收支的合法性,增强预算的透明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行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化,我国传统的非正规划化的预算监督机制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机制成为我国下一阶段预算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一、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改革发展的需要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颁发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主要存在四个不适应。(一)与现行预算管理改革不适应。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目标以来,财政部门先后推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支重新分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改革措施。在我国预算体制改革中,仅对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和方法中与新推行的预算制度不适应之处进行了局部的制度调整,并未从总体上打破1997年底建立的预算会计核算体系。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停滞后,与预算改革存在不适应:一是现行会计核算收付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国家林业局提出的资金安全运行年。从局领导到各司局对所属单位的资金管理都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的规章制度,在资金管理上,要求基本支出必须按批复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预算执行.不得相互挤占。造成预算项目之间相互挤占。除现行财政分配制度中固有的不合理因素外.因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项目内涵理解的偏差或没有及时掌握政府收支分类变化,出现预算项目之间的挤占也时有发生。本文结合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谈谈如何准确理解预算支出科目与预算定额项目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报表可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到目前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在预算收支计划方面,各县会计核算单位按照县本级财政部门《关于2007年度单位财政预算支出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进行了财政拨款与预算支出的支出功能性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在会计核算方面,按财政部财会[2006]10号文件要求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按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应调整的内容进行了实际操作。但是,会计核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4.
张树祥 《绿色财会》2007,(10):17-19
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到目前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在预算收支计划方面,各县会计核算单位按照县本级财政部门《关于2007年度单位财政预算支出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进行了财政拨款与预算支出的支出功能性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在会计核算方面,按财政部财会[2006]10号文件要求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按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应调整的内容进行了实际操作。但是,会计核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令人担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而预算透明度直接体现了预算管理的好坏。现行财政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预算的基本特征都说明了增强预算透明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部门预算,是指按部门编制的政府预算。它是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所属基层单位编制并逐级上报,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编制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市场经济体制对预算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它较好地体现了公共预算的法治性,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基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实施十多年来,对于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出台和实施,如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现行的《规则》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已不能完全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现行《规则》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把握预算外资金运行特点,实行部门预算部门预算中经费管理的总原则,打破了原来按预算科目收支配比、各自平衡的资金管理模式,而实行“收入按来源、支出按类别”,即对于一个部门或单位其所有收入均按来源分类,支出按用途分类,收支均纳入预算,总量平衡。对于预算内资金的管理在实现这一总原则方面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对预算外资金却仍停留在预算编制环节,预算执行中仍是按计划核拨。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就必须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从单纯的预算环节延伸至整个资金运作过程,包括预算编制、…  相似文献   

19.
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而预算透明度直接体现了预算管理的好坏。现行财政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预算的基本特征都说明了增强预算透明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20.
部门预算经过三年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部门预算框架,实行“收支二条线”,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将部门预算划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对基本支出实行“双定额”管理模式,即支出定额和财政补助定额,强化了预算的约束力,推进了综合预算的进程,促使预算资金安排由“重分配”向“重管理”转变。三年的预算改革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和不足亟待完善,如:预算分配权分散,内容不够完整;实施零基预算,缺乏可操作的定员定额标准;以“双定额”中的支出定额约束事业单位是不科学的,财政补助定额没有体现公平与现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