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淦 《农家之友》2004,(5):55-55
近年来,农村老年人养老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是老人们存在以下三大误区:一是只要儿子养老,不要闺女养老。“养儿防老”,这是千百年流传的习俗,特别是在农村,这种习俗根深蒂固。老了只能跟儿子生活,由儿子养老,才表明自己“教子有方”,否则颜面丢尽。其实,《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相似文献   

2.
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是构建与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服务类型、服务内容、支付水平等方面评估了江苏省1051名农村老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结果表明:有22.2%的农村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存有需求意愿,并呈现出一定差异性;农村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内容存有不同偏好,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四项;农村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支付水平不高,其潜在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需求;年龄、个人年收入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健康状况和儿子数对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孝道转型视角出发,基于CHARLS2015年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比较分析了成年子女外出的不同类型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支持不同子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成年子女外出弱化了受空间限制的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但强化了不受空间限制的经济支持。较之对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的农村老年人的影响,成年子女外出对自理能力受损的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支持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强度更大;较之成年女儿外出的影响,成年儿子外出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支持的影响更显著且强度更大。可见,成年子女外出并未全面弱化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养老支持,而是推动家庭养老由"侍奉在侧"型向"成就安心"型转变;成年女儿在农村家庭养老中并未扮演替代性角色,而是仍旧扮演着辅助性角色。为此,应加快推进就地城镇化,大力发展农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互助养老服务,倡导孝亲敬老的美好家风。  相似文献   

4.
姚兆余  张莉 《中国农史》2006,25(4):105-111
家庭养老是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主要的养老保障形式。对安徽省绩溪县宅坦村家庭养老现状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在经济来源、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对家庭和子士的依赖性较强,尽管家庭养老的保障水平较低,但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满意度较高,对社会养老的认知度较低。农村家庭养老是农村家庭的生存策略,是农村社区群体规范的体现,也是农村居民承继和维护传统的“家”观念和“孝”文化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5.
为老年农民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农民养老的核心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的非常多,其中的绝大部分也都集中于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探讨和构建上。因此,笔者在分析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历史变迁基础上,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建议综合起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包含自我养老、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四支柱模式”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基于代际差异视角,考察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并系统探讨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地区整体上仍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但这种传统模式在新生代子女中开始有所改变,即无论是从经济支持,还是从生活照料这两方面来看,女儿和儿子之间的行为差异大幅度缩小,且差异已不显著。这意味着,农村地区以儿子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模式虽未彻底改变,但也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剖析影响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机制发现,女性地位提升和家庭子女数量减少促使女儿提供了更多养老支持。同时,传统性别观念弱化也对女儿养老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此外,农村老年父母对照料需求的增加以及女性家庭照料上的角色优势,显著地增加了女儿的生活照料作用,但在提高经济支持上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顾问》2011,(7):10-10
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破解农村留守、独居等“空巢”老人的养老难题,河北省邱县创新模式全力推动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建设,开展居家式养老。  相似文献   

8.
养老或老年人供养 ,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老年人生活及医疗必需品或费用的供给 ;二是老年人生活照料所需劳务的供给 ;三是老年人老年期所需精神慰藉的提供。笔者将以 2 0 0 0年浙江、吉林、湖北、广东、甘肃等省“计划生育对家庭的影响”(国家社科课题 )调查数据为主线 ,结合近 2 0年来有关数据 ,对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变动趋势、存在的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与研究。一、农村家庭养老状况分析1 老年人的家庭状况。据 2 0 0 0年的调查 ,父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比重仍达 6 9%左右 ,其中与儿子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不是城市人的特权,农民的养老问题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农村老年人更需要党的温暖,社会的关爱。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农村在两个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一是农村家庭承包制的施行;其二是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这两个改革对于农村老年人、农户家庭以及家庭养老机制具有深远的影响。对现阶段农村老年人保障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研究现行农村的养老方式,描述了目前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如何解决当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能否建立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发展的后顾之忧,是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陈思奇 《山西农经》2022,(11):43-45
近年来,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呈现“碎片化”特征,即供给主体、供给决策及供给监督“碎片化”。基于此,应引入新公共治理理论中的整体性治理理论,充分发挥自身的整体性治理取向与无缝隙供给养老公共服务的优势,整合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建构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机制;整合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实现供需有效对接;整合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监督机制,构建科学评估反馈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到来,农村传统的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形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养老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成为“三农”问题新的难点和热点,也将是突破“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睿  边恕 《农业经济》2023,(9):91-93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目前存在着缺少全面的老年医疗服务政策、老年生活保障政策效果不佳、精神慰藉服务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基于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地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推进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农村地区多元化养老服务水平、建设“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农村互助养老为辅”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农保”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提供经济支持,进而改善老人的养老质量。且“新农保”对于养老质量的改善效应,也需较长的时间间隔才能比较充分地呈现出来,因此,文章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8年和2018年两期数据,运用DID与PSM-DID等实证方法,评估“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养老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显示,“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从养老质量构成变量来看,“新农保”均对其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新农保”对于农村老年人养老质量的改善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养老一直是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如何促进农村养老可持续发展是学界和业界公认的现实难题。本文以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业典型案例为分析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深入探究农村养老可持续运营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将农村养老运营扩展到基础规划、实践路径、价值共创的全流程。通过对农村养老运营流程中关键环节的解析,揭示了农村养老改革实现可持续目标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可持续的农村养老运营理论模型。研究表明,中国的现实国情由于与国外并不一样,决定了中国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养老模式,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国农村养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因而对中国农村养老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农民和政府关心的领域,因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得传统的养老模式无法满足养老需求,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针对河北省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为加强河北省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空巢”现象愈发突出的背景下,在农村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必然趋势。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养老服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养老服务,能有效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但由于独特功能隐匿、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原因,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养老服务陷入困境。通过优化从业人才结构、构筑保障机制,才能有效推进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养老服务,进而为农村养老服务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实现多层次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以县域为基本规划和行动单元来统筹推进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适应我国农村现实条件、实现养老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在梳理农村养老服务供需现状与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县域农村养老服务统筹的内容包括供给模式、供给主体、供给资源,统筹的方式分为纵向的“分层+联动”的制度整合、横向的“分类+匹配”的社会整合,由此所形成政策框架以“供需分层适配”的政策分级体系为核心,并注重对各层级功能定位的明晰、衔接,以及多元主体的优势力量的整合与分级嵌入。考虑到县域经济社会的复杂样态,需要为县级政府养老服务政策的转换提供相应的自主性、合理空间及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9.
程静 《农业经济》2014,(2):88-89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目前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孝文化是农村家庭养老的文化基础。受市场经济和现代价值观的冲击,孝文化在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中弱化。如何重建孝文化,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孝文化在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中弱化的表现,并重点分析了弱化的原因,最后提出重建孝文化,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老有所养”是农民追求的一种美好生活境界,长期以来,养老是农民自己的私事,自己攒钱或养儿防老形成了“多子多福”的观念,张家港市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使养老由私事变成社会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