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聂荣荣 《现代食品》2021,27(10):175-176,181
通过实验优化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实验条件,优化后条件为:接口温度200℃,进样口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30℃,溶剂延迟2 min,开始采集时间2.5 min,柱箱升温程序为初始100℃,保持2 min,再以15℃·min-1升至180℃,保持2 min,再以3℃·min-1升至200℃,保持9 ...  相似文献   

2.
3.
4.
5.
依据GB 5009.168—2016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6种蔬菜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蔬菜中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各有不同。6种蔬菜中共检出18种脂肪酸,其中棕榈酸的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63.42%;西红柿、黄瓜、韭菜、土豆、胡萝卜和洋葱中分别检出10种、15种、11种、10种、17种和12种脂肪酸,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酯交换法前处理7种甘肃产功能性植物油,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7种甘肃产功能性植物油中各脂肪酸含量在0.01%~81.86%,7种植物油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均为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除橄榄油外,其他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90%。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元宝枫籽油、核桃油等8种不同植物油脂肪酸组分及相对含量差别,采用气相色谱法识别脂肪酸组分,结合归一化法计算含量。对不同类别脂肪酸含量分别开展比较分析,并对主要脂肪酸组分功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8种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丰富,还含有少量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8种植物油样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2种,低芥酸菜籽油、元宝枫籽油、大豆油、茶叶籽油、玉米油、山茶油、核桃油和紫苏籽油分别有12、11、8、7、7、6、6、5种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最低的分别是紫苏籽油和茶叶籽油,依次为92.54%、80.53%。低芥酸菜籽油中亚油酸与亚麻酸比例较均衡,与健康饮食要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实验通过酯交换气相色谱仪对30种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氢氧化钾-甲醇作为甲酯化试剂,用异辛烷提取待测组分,通过气相色谱仪对新疆地区各个种类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本组实验所测30份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恰玛古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其质量分数为89.83%。结论:采用酯交换法既简化了实验过程,节省了实验时间,又降低了检测成本以及试剂对人体的危害,真正实现了绿色化学的提取方式。同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到不同种类植物油中各类脂肪酸的分布信息,为新疆植物油中脂肪酸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桐栋 《现代食品》2020,1(2):155-15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中所食用生物产品的营养价值.脂肪酸作为油脂的主要成分,具有很多特殊的生理功能.本文着重比较了不同脂肪酸衍生化方法对多种油脂中脂肪酸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同时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微量油脂检测的脂肪酸分析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检验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分析酱香白酒中的58种香味成分,前处理方法简单,实验步骤简便,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程序升温和柱流量变化程序,能对各组分进行有效分离;采用分流直接进样,DB-WAX毛细管色谱分离,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检测时间大约为60 min,通过对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的考察和验证,证明该方法准确度高、稳...  相似文献   

11.
邱桂芳 《现代食品》2020,3(5):173-176
本文建立了包菜中对硫磷残留量的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检测方法.样品用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后,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对硫磷在80.0~1000μg·L-1范围中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方法添加回收率为96.0%~1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4.3%,方法的检出限为0.161μg·...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looks at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oybeans, soybean meal, and soybean oil produc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ported were part of a single, world geographic market during the decade of the 1980s. An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sought using an approach to defining a geographic market based on the notion of instantaneous causalit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was but a single identifiable world market for these commodities over the period of study.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国家标准《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9681-2005)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油中苏丹红含量的方法进行优化,使方法更加简便快捷,且满足实验要求。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提取液经ProElut SDH固相萃取柱净化,经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外标法定量。优化后的方法中,苏丹红Ⅰ~Ⅳ在0.16~2.56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苏丹红Ⅰ~Ⅳ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 7μg/kg、0.011 1μg/kg、0.011 9μg/kg、0.011 0μg/kg,加标回收率为89.21%~95.69%。优化后的实验方法易于操作,能够缩短实验时间,有良好的回收率,更适合检测辣椒油中苏丹红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尚义县坝上地区农业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获取了土壤27项指标,灌溉水12项指标、西芹、白萝卜果实及其根系土共计15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对比分析蔬菜优势区土壤、灌溉水指标平均含量与全区平均值可知:西芹优势区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与微量营养元素含量较高,B元素最为突出,灌溉水类型为氯化物型咸水;白萝卜优势区土壤中SiO2、K2O和Na2O含量偏高,SiO2尤为突出;灌溉水富硒.通过建立蔬菜适宜区地质地球化学模型,进行蔬菜种植区划并总结区划建议,为该县因地制宜地进行蔬菜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中日蔬菜贸易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日蔬菜贸易遇到很多的阻力,从促进中日蔬菜贸易增长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中日蔬菜贸易进行实证分析和探讨。本研究首先通过测算比较优势系数明确了中国蔬菜出口的比较优势所在;其次,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日本与其蔬菜进口来源地之间的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运用进口模型对影响中日蔬菜贸易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受日本国内内在因素的影响,中日蔬菜贸易增长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6.
探讨泔水油水解工艺,直接用水作催化剂,适应成分复杂的餐饮泔水油,污水处理简单,从酸析、水洗、压力、温度、水解等条件进行研究。采用的工艺条件是:压力,3.2MPa;加水量,30%左右。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加水量一般是根据中性油的含量来计算,因为游离脂肪酸不需水解。  相似文献   

17.
国际油价暴涨背后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能源,对一国国家经济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使某些西方大国不惜动用武力来试图控制国外的石油资源。我国目前面临的状况是:国际油价高企,在强劲经济的拉动下我国石油需求持续增长,而国内原油产量增长缓慢,供求失衡不断扩大,对国际石油供应的担忧也日益严重。文章就国内目前高油价对经济的不利影响、石油供求现状、石油进口价格、风险等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大力开展石油期货贸易,建立石油储备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保护区植物名录和野外调查统计数据,采用Raunkiaer生活型分类系统,对兰远草原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种类组成生活型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植物全为被子植物,共有363种,分属177属,53科.该区植物生活型组成以草本地面芽植物为主49.59%,其次一年生植物占22.87%;地下芽植物种类占21.49%;地上芽和高位芽很少,占3.86%和2.20%.总体上反映了该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漫长而寒冷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计算机无线远程技术设计了油罐油位油温一体化测量系统,通过传感器对油罐液体压力和分层温度进行测量,利用液体的压力与深度的换算和温度对液体密度的调整,有效地测量出了储油罐的液位和液温.利用GPRS技术,解决了储备油远程油量的在线监管问题,通过对油罐的分层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改善了油品的储存环境,为进一步保证国家储备油安全...  相似文献   

20.
王懿 《现代食品》2020,(8):61-62,67
脂肪酸值是检验稻谷储存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列出乙醇提取法测定稻谷脂肪酸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力求减小误差,提高测定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