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斌兴 《现代食品》2022,(19):4-7+12
通过总结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设计、装备制造、安装及调试等项目建设过程,结合实践经验,分析运营效果,从技术提升角度,思考在“十四五”时期,如何通过规划设计、应用新仓型、选用新设备、开发新技术等策略,进一步打造高质量的产后服务中心,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2017年开始全面集中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不断加快粮食提档升级步伐,深入推动"优质粮食工程",为粮农适应市场化收储创造条件.通过对江苏省,尤其是南通市近年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调研,从科学规划、科学建设和科学运营等方面提出高质量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路径,为实现全国产粮大县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基本全覆...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云南省粮农面对收粮、储粮、卖粮、清理烘干等诸多难题以及对粮食产后服务提出的新需求,在对云南省粮食生产情况、仓库仓容、粮食烘干能力、粮食清理能力、粮食流通及粮食加工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省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简单的说就是企业对生产经营和执行决策时所需资料、数据等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存储等管理工作。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系统工程。是行业和系统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6.
“九五”期间,山东省粮食信息化(金粮工程)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省粮食局局域网的建立和扩充、系统广域网的建成和延伸、即时期货网、宽带因特网的开通和应用、粮油信息系统开发和完善等,给传统的粮食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粮食职工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素质。“十五”期间,将按《山东省粮食工作“十五”发展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粮食信息化建设,构筑粮食信息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省各级粮食部门非常重视信息化网络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工作,省粮食局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本参考国家粮食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山东省直有关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就省粮食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工作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2012年9月,"川粮产后服务工程"在德阳率先启动,在实施过程中,德阳粮食部门坚持以"创新服务、便农惠农、履职尽责"为工作着力点,通过重点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开展粮食烘干清理服务等措施,多方位的开展粮食产后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粮油专合组织、种粮大户的发展,同时为带动农民增收、推进节粮减损,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并在提升粮食烘干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物流产业正在高速发展,成为社会教育的核心物理媒介,因此,物流产业的工作表现,对于现代人群生活与工作有着较大影响。现代物流产业为了响应社会发展需求,建立了相应的物流信息渠道,以便于用户查看物流信息或应对一些特殊事件,但这种渠道建设模式,在粮食物流条件下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其适用性不如预期,需要进行改善。文章结合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建设的特征,对其在粮食物流中的不适用表现进行分析,在发展视角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粮食产后服务是整个粮食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粮食企业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在目前粮食种植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原来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种粮农户的需求.为有效应对粮食产后损失,解决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后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绵阳市游仙粮油购销公司作为国有粮油购销企业,在加快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挥为农服务的设施优势,提高粮食科技水平,加强农企合作,促进协调发展上下了很大功夫.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优质粮食工程三个子项之一,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从2017年起开始建设,十三五末实现全国产粮大县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将在全国建成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满足粮食产后处理需要的新型社会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作为基层粮食工作者,笔者认为此举意义重大,将进一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顺利实施,更好地促进粮食行业转型升级,增强农民市场议价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  相似文献   

12.
粮食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但发展脚步并不快。当前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省以下粮食部门信心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涉及粮油储备和收购为主的软件开发力度不够,投入不足,也十分缺乏人才,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笔者认为,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中,粮食信息化建设要先行一步,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界定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评价对象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粮食产后系统的特点,采用客观赋权法设置指标权重,选取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籽等6个粮食品种,基于收获、干燥、农户储粮、储藏、运输、加工、销售、消费等8个环节构建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层指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对粮食产前、产中服务愈来愈关注,而对产后处理则重视不够,仍沿用传统的、落后的方式进行粮食产后处理,使这个生产后续过程成为粮食经销活动中最薄弱的一环,从而无法遏制极为惊人的粮食产后损失。 粮食产后诸环节包括收获、脱粒、运输、贮藏、加工、消费等。据初步测算,江苏省每年在这些环节中的粮食损耗高达840万吨。若不考虑消费环节上的浪费,则全省每年从收、藏、运到初加工的粮食损失为490万吨,约占1984—1988年年均粮食生产量的15%。造成粮食产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5.
16.
据报道,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非常惊人,损失率约在10-15%,即每年约有500-600亿公斤的原粮白白浪费掉了,主要表现在粮食的收割、脱粒、干燥、储存、运输和加工等环节。  相似文献   

17.
吉林公主岭南崴子国家粮食储备库,是国家500亿斤仓容建设扩建库,共有仓容3.2亿斤。近年来,该库着眼于中央储备粮未来管理的需要,依靠科技,积极推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库内所建立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经过近半年的运行,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自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以后,国家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在传统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基层粮食企业,南崴子国储库原有的管理手段和办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比如:粮食收购方面,验等验水靠手摸牙咬,凭感观鉴定,人为因素多,粮农争议大。检斤、计算、核…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情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分析了粮食产后各环节损失的原因及损失量,针对相关粮食损失原因及状况,提出了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措施及建议,以期为我国实现节粮减损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粮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因其负外部性损害了消费者的粮食获取权,并对生态环境和膳食健康等造成了联动性影响。与增产和进口相比,节约减损承担的风险更小,可以同时提高粮食供给、粮食可获性和粮食利用能力,存在很大的减损空间。本文从负外部性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等角度出发,基于当前中国粮食产后减损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鼓励协同创新应用、抓住减损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节粮减损政策体系、增强节粮减损意识、深度开展国际合作的减损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