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绿色食品发展迅速,绿色食品企业产值已达80多亿元,江苏省绿色食品开发以“产供销一体化”组织生产,对产品的原料、生产技术、质量管理方面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改造,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从而实现优质优价,已形成了四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品牌的公信力和竞争力,绿色食品必须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对于占比50%的初级农产品和50%的农产品加工食品的绿色食品而言,解决其质量控制问题要从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入手。本文对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划分:一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二是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三是监督管理制度。此外,本文分析了绿色食品的技术标准、产业组织和监管制度的运行现状,并对如何建立绿色食品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加工是采用绿色食品农、畜产品为原料 ,遵循有机生产方式进行的食品加工过程。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对提高农畜产品利用率、改善城乡人民营养结构、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食品加工遵循一系列技术要求 ,并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一、绿色食品加工的基本原则(一 )绿色食品加工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节约能源、综合利用原料。(二 )绿色食品加工应能保存食品的天然营养特性 ,必须采取一系列特殊加工工艺 ,防止或尽量减少加工中营养物质的流失、氧化、降解 ,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价值。(三 )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可能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绿色食品产业是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市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从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电子商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绿色金融支撑等方面分析国外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前四川秦巴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困难和挑战,探讨如何在四川秦巴山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相似文献   

5.
正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以下简称"三品")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吴中区以"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为抓手,从标准推广、产品认证、质量监管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努力打造"三品"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水平。一、"三品"认证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南江油脂公司以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不断强化生产经营管理,生产经营规模每年以1000吨的产量不断攀升,年创利税40余万元。在原料基地、原料质量、加工场地、工艺质量、产品包装等方面,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管理,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品牌。目前,该公司正申报国家“绿色食品”使用标志。生产的“亦奇”牌菜籽油被评为“省优产品”、“广大消费者满意产品”,“国家质量检测合格产品”、“国家放心油”,畅销川东北片区。公司坚持以品牌拓市场,在产品档次上做文章,产品品位不断升级。今年,公司在本县建立原料基地1…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加工产品用途广泛:面粉可以做馒头、面包、面条、油条、水饺、蒸包、油饼等许多种面食加工品,其加工副产品麸皮可以作优质饲料。绿色食品小麦是加工绿色食品小麦加工产品的基本原料。而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技术是生产绿色食品小麦的关键。本技术适用于大田栽培条件下,每亩产量在400公斤以上的小麦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8.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创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具有一定总量规模、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品牌影响不断扩大、综合效益日益明显的新兴产业。绿色食品建立了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质量保障模式和产业化发展模式,有效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扩大基地规模,严格产品认证,加强质量安全预警和监管,进一步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以此引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保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其衡量标准有四条:(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4)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演进及其阶段特征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演进进行了梳理,根据各阶段不同特征,分析了影响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问题。研究表明:2003年是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形成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功跨跃产业形成期,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它的发展将受其所在阶段的产业规模、产品和品种结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认证制度、政府监管制度、绿色食品市场与消费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受产业、企业、消费者、政府等方面问题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从消费者偏好的视角,探究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来源,能够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关键信息。以果汁产品为例,本文采用选择实验法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产品类型、品牌地、加工地、原料产地和转基因等产品属性的偏好与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类型和非转基因是果汁产品附加值提升的关键,品牌和原料的原产国也有助于实现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消费偏好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质量设计有助于实现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政府产业政策部门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类型和加贴非转基因标签,来提升中国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实施品牌和原料的原产国公共推广政策、维护和塑造原产地正面形象,也能够有效提升附加值。  相似文献   

12.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进程实证研究——以甘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生鲜农产品在网络上的销售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方法]文章利用文献查阅法对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论述,结合我国甘薯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初步的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限制性问题包括生鲜产品精选采购能力有限;冷链物流配送硬件条件落后;盈利模式不成熟;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度低等。以甘薯为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立完善供应链,提升生鲜农产品的竞争力;合理整合物流资源,发展专业的冷链系统;建立专业化的运营,提升营销能力;抓好产品的价格与特色建设;加强生鲜产品的品质管控,树立品牌意识等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结论]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应以网络为依托,完善采购产品能力,提高冷链物流配送硬件条件,建立合理盈利模式,以强化我国生鲜农产品电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核桃销售终端为切入点,基于云南省核桃消费市场调研数据和统计年鉴静态数据对云南省核桃产业如何健康有序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核桃市场供给量略小于需求量,核桃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大;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着市场体系不完善、有效监管体系缺乏、深加工技术落后、品牌化进程缓慢、营销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建议着力打造高品质核桃及其相关产品,构建核桃健康消费市场体系,加强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加快品牌建设,促进云南省核桃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美丽中国,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农业绿色发展理论内涵、思路路径及工作重点,为新时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文章利用自然观、系统观、发展观等哲学方法,分析农业绿色发展理论逻辑,提出农业绿色发展思路路径;利用公开报道数据,从水土资源保育、产地环境清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集约节约发展等方面,分析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结果 系统提出全面改善农业资源环境,不断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健全完善支撑保障体系。系统开展绿色发展试验示范,推动树立绿色消费观等农业绿色发展重点任务。结论 新时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进农业发展全过程绿色转型,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分析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国内外的定位和标准体系构建等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对林业供给侧改革的3个方面影响: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最后,在理论和实践依据上,建议将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种类确定为五大类:森林食品、森林药品、森林用品、木材类产品、森林游乐类。  相似文献   

16.
施琦良 《现代食品》2020,(6):43-44,47
在经济、农业、生态环保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绿色食品开发进入全新时期,并且面临着大众消费认知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开发投入有限,假冒伪劣问题严重,品牌缺乏等问题,必须尽快采取合理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对此,必须做好开发规划,同时增加开发投入,规范市场发展并重视品牌打造,从多个方面推动绿色食品开发的稳定发展,探索高效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主要处于东北平原地带的寒地黑土区域为对象,文章表述了寒地黑土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具有的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充沛的水系和蓬勃发展的系列产业基础优势。文章分析了当前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生态农业资源,打造寒地黑土生态农业品牌;寒地黑土品牌以黑土文化为品牌价值核心,代表着黑土地域资源特征和天然健康的生态产品品质,是区域内绿色有机物产的公用商标品牌。该文的主要的结论和建议是:在寒地黑土品牌打造过程中应主要从品牌注册、品牌宣传推广、品牌产品认证、品牌统一标准体系、品牌整合保护等方面来不断升级品牌建设;从寒地黑土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上要依托商标战略整合品牌,利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育品牌,运用涉农专利保护品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与产业集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对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按照农产品原料的类型将农产品加工业进行重新归类,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在东、中、西及东北的分布,以及在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此外,使用集中度、空间基尼指数、赫芬达尔指数、EG指数等方法,该文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占全国的比例明显上升,农产品加工业"东强西弱"的区域分布格局发生了较为显著地改变;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以及糖料、茶叶和乳类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呈现集聚态势,而粮食、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工以及棉麻、木材、烟叶等非食用农产品加工分布较为分散,向产地集中的趋势不明显;农产品加工业总体集聚程度较低,但糖料加工、茶叶加工、蛋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棉麻加工、橡胶制品产业集聚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农业品牌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数字化标识在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数字信息与技术支撑,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协同仍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明确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的概念,分析我国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发展过程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协同对策。[结果](1)明确了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的内涵、外延和协同关联;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的协同思路和机制;指出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提升农业品牌战略和价值,农业品牌战略促进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创新升级。(2)我国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协同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农业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和认证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结论]加强环境建设、可追溯系统平台标准体系和技术建设、自主创新研发应用、品牌宣传营销、试点工作等,可促进绿色农产品数字化与品牌战略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