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我国新发布的主要粮食质量标准有哪些?答:可将其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包括:GB1350-1999《稻谷》GB1351一1999《小麦》GB1353-1999《玉米》推荐性标准包括:GB/T17891-1999(优质稻谷》GB/T17892-1999优质小麦一强筋小麦》GB/T17893-1999《优质小麦一弱筋小麦》GB/T8613-1999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GB/T17890-1999桐料用玉米》二、为什么要重新修订《稻谷》、《IJ\麦》、《玉米》质且标准?答:首先,根据国家规定,国家标准每隔五年就要进行复审,从而决定是否进行修订。但由于管理体制、机…  相似文献   

2.
在粮食收购中 ,现在执行的国家粮食质量标准 :  GB1350- 1999《稻谷》 ;  GB1351- 1999《小麦》、 GB1353- 1999《玉米》等 ;  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有 :  国家粮食储备局“关于下发《粮油质量管理办法 (试行 )》的通知” (国粮办 (1996)202号 );  国家粮食储备局“关于玉米不完善粒检验的有关规定》的通知” (国粮办 (1997)64号 );  国家粮食储备局、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修订发布《关于执行粮油质量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国粮办联 (1997)150号 );  四川省粮食局“关于贯彻执行《稻谷》、《小麦》、《玉米》新…  相似文献   

3.
依据2009年新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GB 1353-2009《玉米》,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玉米不完善粒检测方法做了深入的分析,明确了检测过程中需引起注意的事项,统一了检验尺度,有利于缩小个体间检验结果的差异和提高玉米不完善粒的检测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动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和提高产品质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国家粮食储备局、农业部等有关部门最近对《小麦》、《稻谷》、《玉米》等3项国家标准的制订及修改作出了统一部署,预计在今年9月下旬发布新的粮食质量标准。据了解,新修订的标准有6项,即《小麦》、《优质小麦》、《稻谷》、《优质稻谷》、《玉米》、《优质玉米》。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粮食标准将依据市场要求和粮食内在品质,进一步拉开质量档次,为实现粮食收购切实做到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提供技术依据。新标准既要具有先进性和科  相似文献   

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粮食储备局、农业部发布了《稻谷》、《小麦》、《玉米》等8项粮食国际标准 ,自2000年4月1日起实施。新的粮食质量标准已与国际标准接轨。这8项粮食国家标准包括《稻谷》、《小麦》、《玉米》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优质稻谷》、《优质小麦———强筋小麦》、《优质小麦———弱筋小麦》、《饲料用玉米》和《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新标准对《稻谷》、《小麦》、《玉米》等3项强制性标准的修订 ,主要考虑目前我国粮食的质量状况和拉开质量差价、季节差价 ,不再划分地区、种植季节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玉米定等基础是以容重定等.标准代号为GB1353—1999,玉米质量指标分3个等级.以二等为中等品,低于三等为等外品。该标准于2000年4月开始实施。玉米容重检验规则规定:“试样温度在0℃以上时,水份含量在18.0%~23.O%之间的玉米实际容重为实测容重加上增补容重。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玉米定等基础是以容重定等,标准代号为GB1353-1999,玉米质量指标分3个等级,以二等为中等品,低于三等为等外品.该标准于2000年4月开始实施.通过几年来的实施,其弊端显现,亟需修改.  相似文献   

8.
将玉米、稻谷样品的水分同时用JFSK-100B型水分快速测定仪(以下简称测定仪)和105℃恒重法进行测定,用测定仪测定玉米、稻谷水分,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2%,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得出水分测定仪法相对相差≤1.4%;将测定仪测定结果与105℃恒重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得出测定仪法与国标测定法的方法误差≤0.4%.测定仪重现性符合LS/T3705-2010《水浸悬浮法水分快速测定仪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的要求,准确度满足GB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的105℃恒重法要求,因此可以作为粮食收储及加工企业检验粮食水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农发行要按照新修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要求,进一步完善信贷制度和措施,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高质量的资金保障和服务。《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2021年1月4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规范粮食流通活动的专门性行政法规,本次修订系统完善了粮食流通经营行为规范,以及质量安全、减损节约、违法违规责任追究等制度规定,对农发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和管理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世增  刘阳  福桓  洪礼 《齐鲁粮食》2009,(1):38-40
2008年4月22日,国家粮食局发布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等3项粮食行业标准,自5月1日起实施。粮食储藏新标准的发布实施,特别是历来对粮食储藏技术起到“法典”作用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修订发布,必将对粮食储藏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好新《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等标准,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1.
高水平开放下我国粮食安全的非传统挑战及政策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国内的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处于历史最佳时期,另一方面农业对外开放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国际粮食市场日益成为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非传统压力和挑战,包括以高产量、高进口、高库存为代表的过度进口冲击粮食自给率的“想挡挡不住”、粮食生产国内支持政策与WTO国际规则存在一致性纷争的“想做不能做”、世界市场风险与贸易动荡加剧国际粮源不确定性的“想进有风险”,以及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仍待加强的“想为难作为”。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下,亟需转型思维、构建“三元平衡”的开放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体系,积极推动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由产量导向向竞争力导向转型,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设计由国内外分轨向内外对接转型,外部粮食市场与资源利用由单方自主开合向主动风险管控转型,主动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与制度变革,全面升级对内与对外的粮食安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诚 《现代食品》2021,27(3):68-70,82
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同时,食品生产加工的质量备受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是衡量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食品生产加工的基础条件、质量标准和法律保障等方面进行论证,探析建立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是国家和谐稳定、繁荣昌盛的重要条件之一,以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粮食价格波动,为我国粮食市场的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介绍了粮食安全法制建设发展历程,对粮食安全法制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几点建议,为完善我国粮食安全法制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后评估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后评估,有利于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后评估具体内涵的界定,依据简洁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以及三大评估标准,构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后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为案例进行实地调研,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立法质量、实施过程和实施绩效良好。验证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后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后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玉米论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今后一个时期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粮食品种,同时也是未来满足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要粮食品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生产稳定性差,受干旱影响较大,实用技术普及率和机械化水平低,种业发展水平低,但玉米生产发展的单产潜力大,扩大种植面积也有潜力。促进我国玉米产业发展要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转变生产方式,优化区域布局,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加工业和进出口调控;大力推进良种研发应用,着力解决干旱问题,积极推进机械化,抓好主产区,减小产后损失,完善收储政策。  相似文献   

16.
对近期与中长期中国粮食安全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影响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现况、近期各界关注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面临的挑战,并预测中长期主要粮食供需变动趋势。分析表明,近期和中长期中国口粮绝对安全,未来饲料粮(玉米和大豆等)进口将逐渐增长以保障国内畜产品的供给安全;而笼统的粮食安全概念往往误导社会各界和政府。口粮安全、饲料或畜产品安全是中国粮食安全已至食物安全的关键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利用风险价值法,以我国小麦、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的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度量了我国粮食市场的风险大小,评估了我国粮食市场风险的发生程度。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市场是一个风险发生频率较高的市场,并且还是一个高风险市场;不同品种粮食市场风险的发生大小有所不同,其中大豆的市场风险值最大,其次为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小麦的市场风险值最小;粮食市场价格下跌风险与市场价格上涨风险的发生频率基本相当,两者同等重要,在重点关注粮食价格上涨风险的同时,更应重视粮食价格下跌所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不均衡发展等重要问题。本文依据多源流模型和公共产品理论构建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的分析框架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大概经历了制度萌芽与停滞、恢复与探索、改革与发展、完善和提高四个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政策试点与政策研究、经济体制改革与综合国力提升共同构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的动力机制。针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面临的重要挑战,提出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等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9.
后疫情时代粮食发展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疫情时代,世界粮食发展与安全格局发生新变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继续解决好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发展与安全取得重大成就,堪称伟大奇迹。中国特色的“三农”理念、农村改革、制度政策、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创新,为国家粮食发展与安全奇迹的创造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对当前全球粮食生产及供给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对粮食地位、功能及内涵的认识,从维护国家安全、应对国际地缘政治新挑战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撑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加快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粮食发展与安全之路。  相似文献   

20.
At present,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pattern runs counter to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farmland resources and water-heat conditions. It is urgently important to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matching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farmland resources. Based on the Potential Crop Rotation data, with regards to the situations of irrigation and rain feeding, this paper builds a measuring model of potential farmland, and separately measures the spatial matching index of grain yield with actual and potential farmland resources, thus revealing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patter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rious spatial mismatch exists between grain production and farmland resources in China. Take the potential crop rotation system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patial mismatch of grain yield and potential farmland resources has been aggravated by the grain production barycenter’s shift to the north China, with low Crop Rotation Index. The function-promoting regions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are going through two evolution patterns of “northward and southward expansion” and “westward movement and northward expansion,” respectively. Inefficient use of farmland mainly occurs in the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such as the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 the northwest area of Xinjiang and the southwest karst landform areas. The inefficient use of and the decreasing amount of available farmland have become the main causes of the decline in grain production. The problems facing Chinese agriculture caused by the spatial mismatch include the imbalance in regional structures, ecological risk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isks, and the risk of food price.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advices on protecting farmland acreage, expanding farmland potential, ensuring the safe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grain chain. Our paper additionally proposes policy reforms and innovations designed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bove measures, so as to commonly defuse China’s food security cri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