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广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势头,尤其是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奠定了基础,城镇居民收支同步增长,十万元级消费凸显。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65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3%。人均消费性支出10694.79元,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消费金额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消费需求趋旺。  相似文献   

2.
一、阻碍我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 因素一:农民收入水平低,阻碍消费需求增加从目前农村市场来看,农民缺乏相应的购买能力,使得农村市场快速发展受到阻碍。其中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省农民收入水平仍显偏低,限制了农民的消费。2010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211元,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4.8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193%,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走一步的广东成就显著。2007年,广东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9元,比1978年412元增长41.9倍,扣除物价因素每年实际递增7.0%;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24元,比1978年193元增长28.1倍,扣除物价因素每年实际递增6.8%。广东省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在食、住、用、穿、烧、医、玩、行等方面均已经告别贫困、实现小康并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相似文献   

4.
运用SPSS软件,对2006—2012年揭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DP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的曲线拟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模型显示近年来揭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的增长与人均GDP的增长均呈现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为揭阳市政府制定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商周刊》2015,(Z1):9
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天津、福建、山东、辽宁这9个省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从收入数额分析,2014年上海、北京、浙江、深圳等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4万元大关,其中,上海最高,达47710元,北京43910元位居第二,深圳40948元,浙江40393元。从东中西部看,收入差距依然十分显著。2014年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07元,甘肃暂排最后,为20804元。从城乡居民  相似文献   

6.
高楷 《经济导刊》2007,(11):83-84
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 "十五"期间,福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趋于同步.2000年至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432元增至2006的12321元,五年增长65.8%,年均增长10.6%,同期GDP年均增长10.8%,与经济增长趋于同步.而农村居民收入落后于经济增长.2001年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比较低,均低于同期GDP增长率.2000年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230元增至2005年的4450元,增加1220元,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6%,只有同期GDP年均增长率10.8%的61.1%,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数字     
《商周刊》2013,(24):10-10
居民收入34年实增10.5倍 旧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报告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12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军国 《经济论坛》2004,(6):103-10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农民人均名义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2年的247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纯收入年均增长6.5%,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约0.1个百分点。从长期趋势看,农民收入阶段性增幅波动大,近年增长明显放慢。增速最快的时期是1979~1984年,实际纯收入年均增长14.6%;1985年以后增速明显放慢,实际纯收入年均递增仅为3.9%,与1985年以前的增长速度相差近3倍。  相似文献   

9.
一江苏省农民收入增长情况从1978年到1997年,江苏农民人均收入由155元增加到3269.9元,增加了20多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7.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为9.4%。成绩是显著的,但农民收入问题又始终困扰着党和政府,本文认为,除了存在农民收入相对非农业劳动报酬过低之外,农民收入增长的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更是问题的主要方面。根据以上资料,江苏省农民收入的增长状况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长的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卫55元增加到447.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加1.89…  相似文献   

10.
《广东经济》2013,(2):40-40
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达30226.7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突破万元大关,实际均增长9.3%。与此同时,消费支出稳步增长,消费结构继续优化。数据显示,2012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226.71元,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11.
《综合经济导刊》2002,(1):26-27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农民收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1978年到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2元增加到2197元,增长了14倍多,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纵观22年来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表现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宏观经济研究》2006,(2):I0001-I0004
200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亿元,增长17.6%,继古城区后,华坪县财政收入又突破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50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8944元,增长2%。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上半年,江苏省消费品市场稳中有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6%,但在平稳运行中还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一、城市消费品市场增速减慢.近几年来消费品市场城市增长速度,一般均快于农村,但今年上半年农村增长快于城市.扣除价格因素后,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49.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增幅比去年同期高3.5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17.04亿元,增长13.6%,增幅比去年同期高9.3个百分点,比城市加快了5.84个百分点,如不包括农村购买力流向城市的因素,城市增长速度将更加缓慢.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从购买力来源看,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由于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下岗待业人员增多、高低收入的差距扩大.人均生活费收入2444.0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9%,与上半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平,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并未增长.农村由于多项政策的落实、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劳动报酬的增加,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38.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7.6%,大大高于城镇居民的增速.从消费支出来看,城镇居民由于收入没有增加,节约了开支,人均生活费支出3038.0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5%.一些中  相似文献   

14.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 1.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1990年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686.3元,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1510.2元,收入之比为1:2.20;199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577.7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283元,收入之比为1:2.71;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253.4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收入之比为1:2.79。  相似文献   

15.
在震耳欲聋的爆竹轰鸣声里,在绚丽夺目的烟花怒放中,在人们相互祝愿“旺旺”的拜年中,丙戌年到了。人人祝愿“旺”。是呀,谁不想旺呢?个人想旺,小家要旺,国家更要旺!2005年,我国GDP为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实际增长6.2%。农民的收入虽有增长,但仅及城镇居民的31%。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了绝大多数,如果农业和农村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那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实现全国的现代化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就不能实…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农民外出劳务收入占其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日益增强。山西省也显示出这种趋势。1986年山西省农民的人均外出收入是46.33元,占同期人均纯收入的11%,到2002年,农民人均外出收入达到616.37元,占同期人均纯收入的26%,外出收入增加额对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平均贡献率达到29%。大量数据表明,外出收入逐步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八五"前三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明显滞缓(一)与"六五""七五"时期比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六五""七五"期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长。据抽样调查,1980年到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7.1元上升到717.3元,增长了2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70.8%,年平均增长5.5%。同全国各省(市)比较,我省农民人均收入属中等偏上的位置。进入九十年代,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减缓。1990-1993年共增长10.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年均下降0.6%。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不仅为改革以来少见,也是建国以来少有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四大表现(一)居民收入长时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统计资料显示,1990-2003年,GDP年均增长9.3%,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增长7.7%,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4.3%,经济增长速度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高1.6和5个百分点。2003年,GDP比上年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4.3%,分别比GDP增长率低0.3和5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对农民收入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2004年个别省份农民的农业收入比重因政策性因素有所回升。但从长远看,农民收入结构不可能有大的变化。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分析入手,找出对策,使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继续较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25日在安徽调研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三个必须”,强调增加农民收入要实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是加快农村发展的“必须”,更是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补短板的“急迫”:“十二五”以后,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呈下滑趋势,2015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360元,实际增长7.7%,仅相当于全国排名第一的上海的57.6%。调研发现,云浮以“罗定稻米”产业为抓手带动农民增收,为广东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