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过一硫酸氢钾(KHSO5,Peroxymonosulfate,PMS)因其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具有极强的非氯氧化能力,广泛用于水质改善。为优化UV活化PMS体系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本文采用PMS对生活污水进行氧化处理,探究在UV条件下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处理效果,重点考察了PMS投加量、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H值、不同种类过渡金属激活剂及其投加量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PMS和日光-PMS条件下COD去除率均低于70%,而UV-PMS联用工艺对COD去除率可达82%。在UV活化PMS体系中,COD去除效果随PMS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超过125 mg/L和45 min后会导致处理效果降低;在弱酸性和中性条件下,PMS对COD的处理效果较为显著;Mn2~+、Co2~+、Ag~+三种过渡金属激活剂中,Ag~+参与的反应体系对COD的处理效果最佳。当PMS投加量为125 mg/L、反应时间1h、pH=7.06、Ag~+投加量为4 mg/L时,在UV/PMS/Ag~+体系下COD去除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2.
某燃料乙醇企业生化尾水采用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活性炭(BAC)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本试验考察了O3反应时间、O3投加量和BAC停留时间对废水化学需氧量(COD)、色度、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245~275 mg/L,色度为16~64倍,氨氮为9~13 mg/L时,在臭氧催化反应时间40 min、投加...  相似文献   

3.
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为确定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臭氧投加量、不同催化剂用量及不同pH下的化学需氧量(COD)及特征污染物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在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在pH为7~8的条件下,臭氧投加量为50 mg/L,催化剂用量为50 kg时,COD去除率为39.2%,苯胺去除率为40.2%,挥发酚去除率为28.4%,甲醛去除率为17.3%。  相似文献   

4.
针对造纸废水生化出水COD不达标的问题,本文采用常规Fenton氧化工艺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该法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水pH为3.5、Fe~(2+)投加量6 mmol/L、H_2O_2投加量8 mmol/L、反应时间40 min,出水清澈,色度和悬浮物显著降低,COD去除率为84.41%,COD降至50 mg/L,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化工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羟基自由基催化氧化技术进行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当实验条件为催化剂质量分数为80%,氧化剂投加量为2500mg/L,pH为3,气水比为6,反应时间60min时,小试试验COD去除率达到70.7%,现场中试试验COD平均去除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6.
Fenton氧化/混凝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试剂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对Fenton氧化/混凝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混凝剂分别采用PAM、PAC和PFS.结果表明,合适的Fenton试剂氧化条件为FeSO4·7 H2O投加量700 mg/L,H2O2投加量1.8mL/L,废水COD去除率可达43.1%;这3种混凝剂都能强化Fenton试剂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废水COD去除率分别可达45.0%、49.9%和51.1%.  相似文献   

7.
以电镀废水中常见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络合铜为研究对象,本文比较了基于新生态Fe~0(零价铁)的类Fenton(芬顿)体系与传统Fenton及工业铁粉-Fenton体系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初始pH、NaBH_4投加量、H_2O_2投加量、初始Cu(Ⅱ)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生态Fe~0-类Fenton体系对化学需氧量(COD)及Cu(Ⅱ)的去除率较另两种体系更高;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3,BH_4~-∶Fe~(2+)=4∶7,H_2O_2∶COD=1.5∶1.0(上述比值为质量比);对于常见的电镀废水,经本体系处理后,其均能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TiO_2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质的TiO_2最佳投加量,分别按照10 mg TiO_2/L、1mg TiO_2/L、0.1 mg TiO_2/L、0.01 mg TiO_2/L的投加量向渗滤液中加入TiO_2。实验结果显示,TiO_2光催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反应完成时间为6 h,对渗滤液COD去除率最高的TiO_2投加量为0.1 mg TiO_2/L渗滤液。同时,不同COD浓度的渗滤液TiO_2光催化的去除率基本相同,在73.5%~75.8%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利用钢渣和煤矸石中的金属成分制取复合混凝剂,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混凝剂的制取及混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混酸的加入量,混凝剂的加入量以及pH值。实验处理印染废水,测定CODCr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其正交试验显示:当混酸投加量为15 mL,混凝剂的投加量为15 mL/L-1,pH值为6时,CODCr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色度去除率可达90%以上。讨论了处理生活污水时pH值和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pH≈10,COD为150000-170000mg/L的碱性高浓度乳化液废水使用复合药剂破乳法处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察了适宜的破乳剂组合、聚铁及H2SO4投加量控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使得破乳后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3%,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为后续处理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工业园区电镀废水处理后水质未能达标,本文采用化学法研究了氧化池pH、还原剂投加量、沉淀池pH等运行条件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级破氰pH分别为12和9、还原池药剂投加量60 mg/L、沉淀池pH为12时,化学法对CN-、Ni~(2+)、Cu~(2+)、总铬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8%、98%、99%、99.6%;处理后水质符合电镀行业废水排放要求,且成本仅为0.5元/t;该处理方法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研究含铬废水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主,在常温下利用Fe~(2+)的还原性和过量的NaOH与含铬废水的反应机制进行探究,控制不同的试验因素,即投加(Fe~(2+)/Cr~(6+))比值、反应pH、共沉淀pH、反应时间和共沉淀时间,分析其对铬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下,铬的去除率超过99.63%,废水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利用这些最佳条件来处理实验室含铬原废水,处理后的Cr~(6+)浓度为0.98 mg/L,去除率高达99.87%,做到了低浓度排放,最大化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浸渍法,以Mn(NO3)2为前驱体、γ-Al2O3为载体,制备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MnOx/Al2O3,用于处理氰化废水中的氰离子。其间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催化剂制备工艺参数、催化剂投加量、溶液pH等因素对废水中氰化物去除效率的影响。试验表明,从制备催化剂的最佳工艺参数来看,Mn目标负载量为8%,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4 h。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氰化物浓度可以从5.4 mg/L降到0.2 mg/L以下。反应机理研究表明,MnOx/Al2O3催化臭氧氧化处理氰化废水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0.031 6 min-1。  相似文献   

14.
采用絮凝沉淀法去除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蛋白质。经过方案比选.最终选择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70mg/L,pH值为5,温度为20℃,反应时间40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聚丙烯酰胺絮凝沉淀法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中的COD、蛋白质、BOD、SS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COD的去除率保持在30%~40%,蛋白质的去除率保持在45%~55%,BOD的去除率保持在10%-15%.SS的去除率保持在50%-60%,大大减轻了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臭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以臭氧为基础的高级氧化体系可以提高臭氧的氧化能力。本研究构建一种快速高级氧化体系——臭氧/硫代硫酸钠(O3/TSA)体系,分析O3/TSA体系的反应特性,考察TSA投加量、自由基捕获剂对反应体系中去乙基莠去津(DEA)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TSA可以促进O3产生羟基自由基(·OH),反应时间为0.4 s时,O3与TSA的最佳摩尔比为10∶3,O3/TSA体系的自由基产率为17%。  相似文献   

16.
合成革废水中含有大量的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有机污染物,对生物具有毒性危害。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获得Fenton反应对DMF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pH=3、过氧化氢(H2O2)与化学需氧量(CODCr)的质量比m=6.69、H2O2与亚铁离子的摩尔比n=8及反应时间t=120 min, DMF的平均去除率达96.18%。在此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响应面实验设计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共17组实验,进一步研究确定上述参数对Fenton法预处理合成革废水CODCr的去除效果。设计并制作针对DMF皮革废水有良好降解效果的Fenton一体化、H2O2和FeSO4精准投加、pH精准调控的自动控制系统及集成反应设备,合成革废水的CODCr和DMF的平均去除率为71.87%和95.78%。  相似文献   

17.
以β-环糊精和聚丙烯酰胺为原料,接枝反应合成β-CD-PAM絮凝剂,分别用β-CD-PAM、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处理模拟含Cr3+废水,研究药品用量、温度、pH值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β-CD-PAM与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相比,对Cr3+去除能力皆有明显提高;β-CD-PAM处理浓度为10mg/L的Cr3+标准溶液,最优化条件组合为:药品投加量1.5g/L、温度35℃、pH值56,去除率可达到87.23%。  相似文献   

18.
对2-氯-5氯-甲基吡啶(CCMP)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蒸发+电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中性条件下蒸发技术对废水COD、总磷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研究了废水初始p H值、电流、时间等对电催化氧化COD去除率及处理后废水总磷、总氮的变化情况。通过实验可以得出,蒸发前后废水中COD、总磷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1.2%、99.8%和60.9%;在电催化氧化实验中,当实验条件为:p H值为7、电流2A、反应时间2 h时,COD去除率为29.4%,处理后的废水总磷≤4mg/L,总氮≤120 mg/L,B/C提高至0.32,极大地改善了CCMP废水的可生化性。试验表明,"蒸发+电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处理CCMP废水可以作为生物处理废水的预处理技术应用,同时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锂电池电解液生产会产生大量高氟废水,它同时含有有机氟化物和无机氟化物。本研究将Fenton氧化法与Ca(OH)2-CaCl2沉淀法相结合,以有效处理高氟废水。Fenton氧化法可以有效地将有机氟化物转化为无机氟化物,从最佳反应条件来看,系统pH为4,H2O2溶液投加量为40 mg/L,FeSO4溶液投加量为250 mg/L。之后采用Ca(OH)2-CaCl2沉淀法除氟,当系统pH为9.25,Ca(OH)2溶液投加量为350 mg/L,CaCl2溶液投加量为450 mg/L时,Ca(OH)2-CaCl2混合钙盐能够获得较高的除氟效率,使得出水氟化物浓度低于10 mg/L,保证出水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质分析及现场实验确定某化工有限公司高浓度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pH值和Ca(OH)2投加量为除氟的主要影响因素.最佳的除氟工况为:沉淀反应时间约为1h,且在pH值为6.5~7、Ca(OH)2投加量为理论值的2.5倍以上.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具体工艺流程,利用两级反应沉淀除氟,同时,为了强化沉淀效果,再增加一级反应沉淀池,并投加PAC溶液进行絮凝沉淀,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