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永军  尚改珍 《乡镇经济》2009,25(12):14-16
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促进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实施宏观规划和管理,文章利用2008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从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地质灾害、水环境4个方面,对易县土地生态敏感性开展了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易县土地生态环境中度敏感地区和高度敏感地区面积较大,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21.67%和60.93%,不敏感地区占5.15%,轻度敏感地区占的份额最小,只占5.00%,极敏感地区占的份额最小,只占6.25%。从区域分布来看,高度敏感类型区在全县各个地区均有分布,中度敏感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各山地的下坡地区。  相似文献   

2.
刘延秀  王昱之 《科技和产业》2023,23(17):178-183
舟曲县作为典型生态敏感区的高山峡谷型城市,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基于韧性视角,以舟曲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ENVI软件,通过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水环境、公路、农村道路及地质灾害等9个指标因子对舟曲县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5类敏感区。研究结果表明:舟曲县生态敏感区呈现“西北-东南”走向;舟曲县高度敏感区所占比例最大,整体生态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该文针对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市无序蔓延、环境恶化等问题,尤其是城市开发需求与城市生态敏感区的保护的矛盾冲突问题,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研究城市区域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分析、评价区域生态条件,提出了适用于城市生态敏感区的景观生态规划体系构想。并结合合肥西湖新城实例,从生态适宜性、景观格局、建筑形态、植被水体、景观工程五方面具体建立分析模型和规划措施,以生态优先的原则规划、控制城市生态敏感区。从而达到维育城市生态安全,控制城市环境失衡的目的。最后为城市生态敏感区规划研究的未来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市无序蔓延、环境恶化等问题,尤其是城市开发需求与城市生态敏感区的保护的矛盾冲突问题,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研究城市区域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分析、评价区域生态条件,提出了适用于城市生态敏感区的景观生态规划体系构想.并结合合肥西湖新城实例,从生态适宜性、景观格局、建筑形态、植被水体、景观工程五方面具体建立分析模型和规划措施,以生态优先的原则规划、控制城市生态敏感区.从而达到维育城市生态安全,控制城市环境失衡的目的.最后为城市生态敏感区规划研究的未来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包括我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五省区,土地面积为309.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2.2%。2003年西北地区共有人1:39341.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4%,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24.8亿元,占全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的5.4%;城市人口2987.191万人,城市化水平33.32%。西北地区总体来看,城镇发展水平薄弱,城镇数量的绝对密度低,空间分布不均衡,城市结构不尽合理,城镇的二元结构突出,城镇建设水平低。在西部大开发的全面推动下,西北地区城镇如何发展,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这是西北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必须要考虑的,没有一个全面的发展思路,西北城市的发展只会是沿袭以前的发展老路。结合地区城市发  相似文献   

6.
车晓惠 《特区经济》2010,(10):23-25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大省,但其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却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经济技术效率,并通过技术效率的分解提炼出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发现依靠技术进步以及技术创新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广东省城市相当少,并且达到DEA技术效率有效的城市集中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西部城市虽然没有都达到DEA有效,但总的来说,它们的效率值仍然比较高;东翼和北部地区的城市技术效率都相当低下,其中,东翼城市的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都比较低,而北部地区相当低的规模效率是导致技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贫困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反映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广东省2 277个省级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及致贫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贫困村在空间分布形态上呈现明显的环珠三角集中分布,存在1个明显的集聚组团和3个集聚次中心,核心—边缘特征较为显著;在区域分布差异上,空间分布高度集中,粤北地区贫困村数量规模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呈典型的集聚分布特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在空间分布关联上,呈现粤东西北热、珠三角冷的空间关联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广东省贫困村整体致贫因子主要包括交通闭塞,路网密度较低;远离城镇,缺乏辐射带动;产业薄弱,经济水平较低;生态脆弱,生存环境恶劣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广东省旅游扶贫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旅游扶贫地总体为集聚型分布态势,空间差异明显,呈"分散与聚集"分布特征,集中在粤东、粤西、粤北等经济欠发达但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其空间分布密度表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向心性,核心—边缘结构突出。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性,不同县区旅游扶贫地在空间上呈集聚特征,热点区与冷点区呈"团状"分布特征。粤北地区主要为热点区,珠三角地区主要为冷点区;旅游贫困率大体上呈"东西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高贫困区主要分布在粤北、粤东地区,低贫困区主要分布在粤中地区。区位条件、地形地貌、相关政策、经济水平和旅游资源等是影响广东省旅游扶贫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敏感性区域,其中人口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以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范围,以区域内县域为分析单位,对2007—2018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域人口增长率、人口城镇化水平、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人口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且少数民族人口多,为人口净迁出区,劳动力人口占比较低.区域存在人口总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发展水平低、外出打工农民比例大、农业人口迁移意愿不强烈、劳动力素质低、区域贫困人口多等问题.最后,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的发展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实现区域人口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建设的进程已经越来越快,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建设不应该割裂开来分析,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建设。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11.
低冲击开发的推广旨在恢复城市开发区域的生态和水文环境至接近未开发前的自然状态,消除城市开发改变原有生态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在城市建设的实践中缺乏对低冲击开发的理解,使低冲击开发仅仅停留在参照国外的相关措施,而无法将其内化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本文结合低冲击开发的思想内涵和城市建设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对低冲击开发的本土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都匀市2010年和2020年两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经遥感影像解译生成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选定评价因子,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对建设用地适宜性和后备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欠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分别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5.84%、15.76%、24.09 %、28.89 %、25.43%,适宜性等级以不适宜区为主;在空间分布上,适宜区分布在老城区中心区、匀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区、甘塘工业园区的中心区和各乡镇的政府驻地,欠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分布在高程较高、坡度较大,林地、草地集中分布的山区;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61982.1 hm2,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分别占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10.34%、34.6%、55.04%;适宜区规模最小,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的空间分布与研究区2020年土地利用现状实际分布相符,对区域的规划建设用地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四明山区域是余姚乃至宁波的“绿肺”和主要饮用水源头,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这一对矛盾.一方面,作为生态屏障,保护是重中之重,事关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局.另一方面,靠山吃山,区域内群众的收入来源和生存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不可避免地向山水索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本文就四明山区域美丽乡村建设中保护和开发建设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浙江地貌复杂、类型多样,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占陆域面积的23.2%,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城镇网络相对完善;丘陵、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占陆域面积的70.4%,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海岛主要分布在东部海域,淡水资源缺乏,易受风暴潮等灾害危害.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框架下,对生态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地区"限制开发",在城镇密集区域进行"空间替代"——人口和资源向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区域集中配置,是浙江未来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导向.  相似文献   

15.
曾红春  王震  李洋 《科技和产业》2023,23(13):197-201
以平果市为研究对象,从自然条件、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3个方面14个指标构建岩溶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运算并将结果分为3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全市适宜建设用地、一般适宜建设用地和不适宜建设用地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40.27%、30.40%、29.30%;在空间分布上,各等级的分布与区域地貌密切相关,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平果市南部的码头镇、海城乡、四塘镇,一般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太平镇、新安镇,不适宜区集中分布在太平镇、凤梧乡、海城乡。研究结果可为平果市的城镇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了解台塬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地形特征,以地处渭北台塬区东部的韩城市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和DEM数据,在ArcGIS 10.3软件支持下,对研究区的地形因子,即高程、坡度、坡向进行提取,采用表面分析、叠置分析技术,研究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存在密切联系,并呈现明显的规律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呈减少趋势,林地、草地面积分布先上升后下降,未利用地面积随海拔上升而增加;坡度较小的地区主要土地类型为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园地、林地、草地面积随坡度的上升先增加后减少,大多数分布在缓地和斜坡上;坡向由阴坡转向阳坡的过程中,耕地、园地、建设用地分布比例增加。在低海拔、小坡度的无坡向和阳坡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在高海拔、大坡度地区,林地、草地的优势分布有利于保护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人类活动不频繁且环境较恶劣的地区多为未利用地。该研究可为不同地形的土地利用布局提供依据,从而达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构建和谐生态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加快生态功能区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目的就是要推动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加决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加快生态功能区建设。而生态功能区建设包括的范围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江河源头、饮用水源涵养地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大多分布在西南山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本重合。这些地区承担了十分重要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生态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并利用2004年-2017年黄河流域35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水土保护和水质治理的双重视角考察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结果显示,水土保护和水质治理均显著促进了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考虑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并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生态保护对流域下游地区、人均GDP较低地区、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地区以及政府财政支出较低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较小。研究还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保护效应逐渐减弱。因此,生态保护的分类施策与动态优化是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西藏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该区重点研究和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该地区虽然开发较晚、发展较缓,环境污染较轻,但它本身自然环境较脆弱,城市污染也出现苗头,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实现西藏生态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就要做到: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提高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城市规划决策水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因地制宜,制定恰当合理的治理发展措施;充分发掘民族文化,为西藏城市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态问题日益引发人们关注。莲花湖湿地公园是铁岭市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的典范,把莲花湖湿地保护好,开发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在铁岭生态城市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亦对全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