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对国家两个文明的建设成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以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教训,提出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尝试对其进行解决,试图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提供新思路、新见解、新办法。  相似文献   

2.
唐黎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241-242
爱国主义是教育领域永恒的主题,大学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教育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为之努力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中国高校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揭示爱国主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所具有的非传统性、客观性、竞争性和主动性等时代特征,从而弱化了民族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识等,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从创新机制和对策研究方面进行剖析,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毛呷呷  张云齐 《经济研究导刊》2012,(22):267-268,298
中国的各类民族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任,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民族高校学习。对于民族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做好其思想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在高校健康成长,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主动精神内涵深刻、影响深远,只有在百年党史视域下系统考察其核心意蕴、生成逻辑和弘扬路径,才能揭示其本真精神。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为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三重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主动精神的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场域;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深入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和育人内容,高校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要渠道。新时代,高校需要深入挖掘爱国精神的核心观点,通过厘清逻辑起点、掌握逻辑要义以及探寻逻辑旨归来进行相关教育工作,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优化教育流程,在守正创新中凝聚大学生广泛共识,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巩固理论教育指导地位,实现高校立德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顺应时代发展,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与认知需求,丰富、创新大学生党史教育载体,通过优化组合,使不同类型的党史教育载体形成合力,对于促进党史文化真正渗透到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助力高校党史教育的常态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即试从大学生党史教育及其教育载体的研究现状及大学生党史教育载体创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两方面探讨大学生党史教育载体创新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传递瞬息可达,信息内容极大丰富,这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高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从事的工作往往对网络依赖度较高,但由于当前高校网络安全观教育缺失,学生普遍存在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网络信息辨识能力不高等问题,致使学生网络安全事件高发易发,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安全观培养机制、创新网络安全教育方法、丰富网络安全教育手段是新时代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以高校网络安全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在移动互联网视域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分析基础上,从厘清网络安全教育问题解决策略、拓展网络安全观培育方法、健全互联网安全人才培育管理和服务体制等方面来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观培育。  相似文献   

10.
美丽中国,内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美好前景。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实践者。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四位一体”的培育路径,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7,(2)
在我国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在这一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治理的推进与公共精神的培育二者之间存在内在契合性,大学生作为社会治理重要参与主体,对其公共精神培育工作的开展就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社会治理、公共精神、大学生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应当从课堂教学、信息公开、社会实践三个方向入手,推进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12.
林晓红 《经济师》2022,(4):171-172
高校是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把构建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的重要课题,是实现培养新时代共产党员、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有效途径。高校依托红色文化,坚持学懂弄通、价值教育、知行合一的目标导向,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科学化地融入广大青年学生党员的学习和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3.
14.
姚硕 《经济研究导刊》2022,(32):114-1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生动地阐释了“家”与“国家”的关系,形成了融个人、家庭、国家、人民为一体的丰富的新时代家国情怀。以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为指导,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新兴网络媒体等方面探讨新时代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滋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从当前国内国际局势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本文还提出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生活作为高校学生活动最为密集和思维最为活跃的集合地带,必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实践.利用校园文化这一载体,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让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高校的重要目标。基于创新人才培育的视域,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难以提升的核心困境是大学生自身的专业基础不牢、实践经验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具体表现为学科能力难以满足创新素养、实操能力难以契合创新实践、思维能力难以适应创新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坚持创新培育的教育思路,强化学科教育工作、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创新发展平台,具体举措包括立足大学生专业水平提升来增强就业竞争力、围绕大学生实操能力培育来提升实践执行力、构建大学生创新交流平台来提振创新自信心,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致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新阶段,功利主义的思想却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中滋生、蔓延,导致许多大学生价值取向日益狭隘,道德观念渐趋淡薄,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评论纷至沓来。有一种趋势尤其值得警觉,即作为民族精神内聚力的爱国主义与大学生群体日渐疏远。这种疏远的背后便是对祖国历史的集体遗忘。因此,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高呼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特别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国史教育,夯实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之际,全面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是应对机遇挑战的必然要求,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举措。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逻辑,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党内学习教育的探索是党史学习教育历史逻辑,新时代如何将党史教育落到实处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逻辑,认识把握建党一百周年背景下党史学习教育的三重逻辑,有助于新时代总结历史经验、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道德体系中,责任意识居于最高的层次。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是保证他们顺利走上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其健康成长,完善道德素养的内在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然而目前由于受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责任意识淡漠甚至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塑造和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