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玉  刘焕明 《江南论坛》2021,(12):54-55
将党史学习教育实时融入以培育时代新人为根本任务的高职院校思政课, 既能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也能在广大青年学子心中传承党的历史经验、弘扬奋斗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怀.在实际教学中,因党史内容的丰富性、思政课教学的复杂性、高职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等问题, 这一融入过程并不是十分顺畅,出现碎片化、填入式特点.这就需要多主体、多层级和多要素有效配合、协同推进,从关键点、核心点、切入点等方面整体考虑,抓住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的着力点,以提高融入思政课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刘利娜 《经济师》2023,(2):180-181+184
党史学习教育是当前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务,但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多以专题学习、主题活动为主,没有能够很好地做到真正的“三进”工作,文章以党史融入“概论”课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融入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融入的具体做法来论证党史教育融入“概论”课势在必行,既有利于党史学习教育“三进”工作的开展,又有利于“概论”课教学把学理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四史”知识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和大学生教育的需要,但各个高校做法不同。部分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单独开设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两门“四史”知识必修课程,部分高校效仿重点马院开设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两门选修课程,还有部分高校由思政教师面对全校学生开展“四史”知识讲座,但大部分高校采取“四史”知识全面融入现有思政必修课的方式。高校“四史”知识教学,尽管方法各异、形式多样,但均不同程度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碎片化现象突出、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衔接不够等问题,难以达到“四史”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也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整体合力。从“四史”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出发,从集体备课、思政教育从业队伍建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四史”感悟式教学等方式,切实解决“四史”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的困境与难题,实现“四史”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  相似文献   

4.
吴轩辕  彭子茂 《经济师》2022,(8):118-120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是贯彻立德育人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中本身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并未充分,因此,探索思政元素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机结合,需从教学目标中结合立德树人、内容中融入党史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及优秀企业家成长知识、强化创新创业师资的思政能力等方面予以建设,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实践教学在高校铸魂育人方面意义重大,要积极探索黑龙江优秀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在深刻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弘扬新时代意蕴,结合时代发展挖掘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通过完善课内实践、校园实践、校外实践等举措,打造黑龙江优秀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整体育人机制和育人平台,实现黑龙江优秀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6.
革命文化蕴含着“初心使命”的政治方向、“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契合了思政课的政治高度、思想温度、理论深度的时代要求。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在知识、方法、价值三维教学目标上存在着未能充分阐释革命文化的历史出场、未能灵活运用历史分析教学法、未能准确把握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等问题,弱化了融入思政课的效果。思政教师需要准确把握革命文化的要义,运用历史分析教学法,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推进融入路径。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向智能化转型,二者融合正处于起步阶段,取得显著效果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数字技术的融入由内到外重构了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深化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赋予思政课教学改革新动能。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数字技术也获得最大限度发挥思政课功能的丰富经验与全新途径,需要用辩证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发展性思维将二者的交融引向深处、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可以丰富和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应从优化思政课程内容设计、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和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三个角度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切实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培育出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22,(1)
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同时能够进一步实现教学改革。但是在相关的实务实践教学之中,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并不能保障二者协调发展,所以有必要对其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善,于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保障思政教育的效果。文章主要针对财务文员实务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行政管理学课程思政是通过课程教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行政管理学课程可以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在行政管理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大纲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思政教学资源,调动相关部门参与行政管理学课程思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从而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我国高校覆盖面最广的必修课程,必须承担起培养创造人才的重任。创造教育理论与思政教育理论具有内在统一性,创造学与思政课的交叉融合能有助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有效地承担起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创造教育视角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可包括:制定突出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目标、贯穿创造教育的教学设计;设计融入创造技法的教学方法;实施彰显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改革;使用体现创新元素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无限拓展的新空间对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挑战,将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教学工作有效融合,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也符合高校教育改革方向的要求。一直以来,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仍存在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信息化的大背景,需要高校将信息技术全方位地应用到思政教学上,通过树立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思政教育者团队的信息技术水平、创设思政课多种实践教学VR场景、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等措施,推进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思政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思政课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迎来新的挑战。如何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使高校思政课教学生动起来,达到思政课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在不断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同时,也收获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保障。分析新媒体技术在思政课的应用现状,探讨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新媒体技术运用于思政课教学策略,积极地推进新媒体新技术与高校思政教学的融合,是推进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倡导和重视差异化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状况。正视差异,尊重差异,在教学中融入差异化教学理念,根据学生思想实际进行差异化教学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实用型人才需要和反映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贯彻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陇南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高校思政课的宝贵资源。新时代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造性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进而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等途径讲清楚陇南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形成过程、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陇南红色文化故事,引导大学生成为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移动互联时代,要想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时代感,必须在“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持续探索移动“云教学”与高校思政课的协同路径,弥补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的短板与不足。鉴于此,从思政课传统教学的困惑与短板入手,结合移动“云教学”辅助高校思政课实现教学价值与优势,系统探索移动“云教学”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22,(1)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我国将"基础会计"专业的课程中慢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主要推广思政教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对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分析,将思政教学元素与会计专业相融合,做到专业教学中充分体现思政教学内容,同时,在思政教学中体现出会计专业要求,扩大会计学校中对思政教育的方向,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8.
杨素 《经济研究导刊》2011,(20):264-265,273
要正确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努力凸显新形势下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作为主渠道,思政课通过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谢婷婷  李晓琴 《经济师》2024,(3):225-226+231
根据国家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金融工程综合实验》作为金融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文章结合课程教学实践,发挥教学团队集体智慧,形成育人合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按照“一体两翼”梳理教学内容,开展“党建+课程思政”模式,从红色金融、建疆稳疆英模、金融时事和行业名家事迹等方面多维度挖掘思政元素,构建“党史学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金融职业道德”等课程思政元素库,形成了显性育人和隐性育人结合、课内育人和课外育人结合的《金融工程综合实验》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为相关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智慧教育对思政课教学影响深远,思政课教师理应在观念上先行认知。如何揭示掌握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特点?如何呈现严守底线思维不被科技异化?如何实现技术与教化的融通?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特点的显现主要有教育关系不断更新,教学空间无限外延,教师规范持续变革。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术"为本,以"学"为本,以"道"为本的育人思维理念不动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