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路径之一,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立足当下,愈来愈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人的思政教育。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大思政课”育人格局逐步形成,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目前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逐步走上正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作为思政项目的重要元素,其发展规划、建设进展、育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环节仍有很大探索空间,如何建设具有育时代新人、铸强国之魂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仍需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2.
俞健萍  张鑫  张延良  黄颖 《品牌》2014,(12):242-242
21世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课程,可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文章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数据分析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难点,通过对商务数据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的研究,面向数字经济,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数字化教学创新,将校园网、资源库、案例集、数据实操等与理论知识真正链接起来,实现数字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4.
方巍巍 《中国市场》2012,(41):119-120
供应链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文针对目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柯霜 《现代商贸工业》2022,(10):165-166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职业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照现实发现职业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出发,沿着对建设的认识、建设的体制机制、教师建设的意识和水平、课程建设的深度、课堂建设的形式等方向展开研究,明确职业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增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认识,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强化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及能力,深化课程的思政建设,创新课堂的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6.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是以培养全能高校人才为核心,使课程思政理念成为全国各高校、各学科共有的教育理念共识。本文首先对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其中的难点,最后提出加强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教学的目标,为此应当确保专业教育能够和思政保持同向同行,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从培养对象的需求视角出发,通过问卷针对某工科院校商学院财会专业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状况、教学形式以及考核评价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从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水平、形成多元化浸润式教学方法、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完成各个不同学科间的融合在内的各种课程思政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育人以德为先,思政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才可见效。专业课思政是着力点,是关键,要充分挖掘“物流成本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中。从理清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体验身边的浪费,通过实习将课程思政内容真正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让消除各种浪费的理念变为学生未来工作、生活的习惯。这四个环节由低层到高层,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由认识到实践形成一个整体,使课程思政内容深植于学生心中,变为行动,成为习惯,使学生明白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消除浪费。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率。消除各种浪费,不仅关系到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更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未来能有效管控成本,持续为企业、国家、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促使教育行业转向以素质教育为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始重视课程思政的存在。尤其在工匠精神的影响下,高职学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更加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和作用,以此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以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研究为例,分析建设高职课程思政有效性的原因和阻碍问题,采取相应的建设措施保障建设的效果,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希望本文的分析结论可以为同行工作者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王丽  苏玲 《对外经贸》2023,(3):135-138
在践行“大思政”教育理念下,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出发,深入开展“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育人成效等方面探索与实践,以期对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在建构时代化现代化的育人体系下应运而生的。近年来,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已成为共识,课程思政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建设规模初步呈现,建设体系日趋完善,建设成效明显增强。但是由于课程思政建设起步较晚,在部分高校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短板明显、预期成效不佳等现象,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为此,要以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思路为视角,破解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痛难点,探索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新路径新模式,有效构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课程思政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教育方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本文以建筑工概预算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特点,论述了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并从提升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意识及思政工作能力,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强化职业规范教学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将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自然融合,实现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并在2017级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上述课程思政方案,初显专业课程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高校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财经法律类课程的开展不仅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律知识教学的有限性,内容更加深入、全面、有针对性,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特点,有利于全方位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的道德体系,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管理课程作为实现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日本大学开设物流专业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在其课程设置中,企业大量优秀师资参与到课程,课程覆盖面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文章概括了日本大学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并对参与该课程的学生进行了满意度调查。  相似文献   

15.
新闻和传播专业是培养新闻传媒人才的摇篮,新环境下,更需培养学生讲党性、讲政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化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传播学》是新闻和传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后续专业课的先修课程,更是从事新闻传媒工作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该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视域下的精品课程建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李炜 《中国市场》2022,(30):146-147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要全面确立“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文章从财务管理课程培养目标出发,探讨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思路,以及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元素设计的方法,并对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实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实践,希望能够对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模式。“五维一体”思政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和当今开展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从问题维度、情感维度、生活维度、实践维度和明理维度这五方面出发,挖掘财务管理课程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巧妙与财务管理课程的知识相融合,打造有温度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课程思政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新工科背景下,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之路。大学物理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提出了以民办高校为平台,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探索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化设计课程内容并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新体系,让大学物理课程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机载体。  相似文献   

19.
“大思政”要求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渗透一切、贯穿始终,以达成系统整体的育人环境。其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而课程思政则是“大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微观实践体现。以酒店管理实务课程为例,在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酒店管理人文价值的基础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桥梁,探讨在“大思政”视域下将课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运用“四史”教育“精准滴灌”融入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办法与路径,着力从“时代意义、分类施策、精准滴灌”三方面协同发力,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来思考,充分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