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明确目标——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劳动教育承载着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因此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意义非凡。高校要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渗透劳动教育,强化校园文化中的劳动文化建设,并在逐渐占据大份额的网络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努力传承劳动精神,追求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创新,有效发挥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劳动教育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10)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形势下,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并取得了令人喜闻乐见的成果,我国的经济水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同时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此种形势下,传统教学的方式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可见,我们的实践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使得人才体系的培养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然要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在依从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更新探索新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3.
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可以丰富和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应从优化思政课程内容设计、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和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三个角度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切实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培育出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体育文化在健全人格、坚定信念、促进全面发展上有着重要价值。当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为此,高校要优化三全育人模式、强化课程融合理念、完善教学与评价机制,推进体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21,(1)
在高职院校"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中劳动教育回归的背景下,从高职专业技能教育人才培养角度,分析当下高职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在专业技能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耦合性。以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提出相应对策,将劳动教育、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合协同育人,树立劳动意识,筑牢高职人才培养的底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政策环境、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高职教育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仍不太理想,对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隐性教育渠道的利用率较低。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应正确看待校园文化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隐性教育功能,基于校园文化建设视角,结合院校背景、院校结构、培养目标等内容,从校风、社团文化、网络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等角度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渗透高职院校建设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大化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价值引导、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整体育人效果不佳。恰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高职院校应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顶层设计、推进两者融合,创新工作机制、培养职业道德观念,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育人效果,在保障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22,(1)
文章通过对高职流通类专业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比较以及二者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高职院校流通类专业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可能。借助高职流通类专业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融合递进式"教学模式,创新高职流通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高职流通类专业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途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职业教育升级转型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高职劳动教育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高职劳动教育课程特点,教材改革将理论教学任务化、融入并强化专业劳动、校企双元开发等方式以活页化形式实现教材改革创新。优化劳动教育教材建设,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育人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发展阶段下开展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势在必行。目前,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充分彰显劳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因此,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阐述高职院校劳动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探讨高职院校劳动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而探索出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路径,完善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国家建设的接班人。这就要求其在步入社会时,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高校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就尤为重要。从高校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角度切入,分析其二者的内在统一性和在我国高校开展的现状,以理清生涯与实现社会价值的关系为前提,提出生涯规划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统一,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资源的良性互动,并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教学,以期在高校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2.
吴睿卿 《大陆桥视野》2013,(18):112-114,1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心理健康是形成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依据和前提,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补效应,正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论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阐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探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如何有效地做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及指导思想和原则,还要有切实可行的途径及方法,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是着重校企文化熏染和强化实践成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是着力整体引导与激励和自我教育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认真履行“立德树人”职责,承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不容忽视的是,受大环境影响,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着很多困难、存在一系问题。从分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树立全新的大思政教育观、完善并创新思政教学体制、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等一系列举措,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探索,更好实现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基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是大思政背景下协同育人的重要指导方针,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融合是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更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辅导员与思政教师更是育人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和指导者。同时,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具有理念和实践的共通性和互进性,通过内在关联逻辑的明晰,探索在高职院校培养过程中,将其二者的理念价值、能力提升、育人载体有机融合,促进其养成正确的劳动精神,培养其良好的劳动能力,在劳动中全面提升其自身综合素养,在未来的就业与创业中,将有利于大学生拥有更好的职业素养和劳动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曹华 《经济研究导刊》2012,(12):236-237
当前,互联网是传递社会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在引导社会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发挥出积极作用,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平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桥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宣扬的重要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将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对创新高职思政教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着手研究非遗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基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途径、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常应 《经济师》2014,(10):195-196
红色资源作为人文底蕴厚重、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兼备的资源,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广西百色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且集中,离学校不远,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行性、便利性等优势;在教育模式上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尽量多样化,使学生能全方位了解、接受和内化这些资源所蕴含的精神财富,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就是突出市场经济理论、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加强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定向性教育;在教学法上采用“模印式”多媒体教学,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心灵交汇、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20.
李炜坤  赵培举 《经济师》2022,(3):142-144
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优秀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熠熠生辉的精神底蕴,是中华儿女一直遵循的道德红线。将感恩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使大学生深刻了解感恩的实质内涵,又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成效、增添新鲜血液。文章立足感恩教育视角,从感恩教育的实质内涵、现实意义、融入路径进行研究,为提升大学生的感恩品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