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志军 《北方经贸》2011,(8):137+139-137,139
中国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寿险企业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监管技术、会计制度与精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我国寿险企业偿付能力监管必须完善财务报表制度,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相结合,建立稳定会计准则体系,建立预警和评级制度等有效措施,为中国寿险业的经营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李微 《致富时代》2015,(1):52-53
目前,我国已正式启动寿险公司动态偿付能力测试,对财险公司的动态偿付能力测试仍处于探索阶段。动态财务分析代表了保险偿付能力评估和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对对我国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引入动态财务分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响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各种因素,然后从中选取了几个财务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动来反映非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相应变化,构建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预警模型,这对于保持非寿险公司的稳定经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朱立芬 《商场现代化》2007,(18):360-361
<正>一、欧盟与美国对非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欧美两个体系针对寿险与非寿险的不同风险因素,规定了不同的边际偿付能力要求。对寿险与非寿险规定不同的边际偿付能力要求原因是:寿险由于保单期限长,资产风险很大,责任准备金必须以预定的利率增值,而赔款波动较小。非寿险则往往因保单期限短,资产风险相对较小,边际偿付能力主要取决于赔付的波动。  相似文献   

5.
构建寿险企业偿付能力状况指标评价体系,对17家寿险公司的绩效进行因子分析,比较了中外寿险公司之间绩效的差距,揭示了目前中资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危机问题。分析表明提高偿付能力应从提高资产质量、提足责任准备金、提高投资收益率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汪林文  汪志伟 《商业科技》2014,(31):275-275
保险监管机构十分关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保险偿付能力额度监管为监管机构发现保险公司潜在财务状况变化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本文研究了欧盟偿付能力Ⅱ中市场风险对偿付能力资本要求的计算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国内某寿险公司市场风险偿付能力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唐磊 《中国物价》2023,(5):68-71+82
随着《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的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二期工程正式落地。二期规则对寿险公司的风险计量方法及水平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从而对于寿险公司的资产配置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故本文在分析二期规则变化的基础上,运用马科维茨模型求解二期规则下寿险公司最优资产配置问题。结论表明:规则会在寿险公司资产配置方面起到较强的引导作用;二期规则之下债券依然是寿险公司的主要投资标的,而不动产则位居第二;银行存款具有较低的配置价值,而寿险公司配置银行存款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流动性的充足和赔付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长寿风险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也给寿险公司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结合现实情况,深度剖析了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从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给予了我国寿险公司应对长寿风险的相关对策建议,以便于寿险公司更好地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中国寿险公司经营的实际出发,证实了偿付能力风险的存在。针对导致寿险偿付风险出现的若干原因,着重分析了五个直接诱发因素,结合保险法规和保险经营的实际,阐述了笔者的看法,以期能引起保险业的关注,为中国寿险业的经营与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合资能否一劳永逸解决太保寿险偿付能力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商》2016,(6)
近年来我国寿险市场格局不断发生深刻变革,众多中小型寿险公司以"黑马"的姿态突出重围,跻身行业前列。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寿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中小型寿险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并对这些公司今后的发展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叶朝晖 《商业研究》2001,(5):115-117
持续的低利率环境不仅抑制了中国寿险业的快速扩张 ,而且暴露了高利率寿险产品带来的偿付能力危机 ,投资型险种的推出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偿付能力不足对中国寿险业的压力。中国寿险业要借助产品创新实现向现代寿险业的转型 ,还有赖于外部的税收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和寿险公司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国纷纷进一步开启量化宽松政策。在当前利率水平环境下,利差损风险对保险业的稳健经营和长期健康发展影响重大。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寿险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利率变动对寿险公司股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利率下降不利于寿险公司股价。持续的低利率可能会对寿险公司经营业绩和偿付能力等指标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监管部门应完善保险业应对低利率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审慎经营文化,坚持审慎和稳健的产品定价和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寿险市场潜力巨大,寿险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各寿险公司要想应对挑战,必须致力于营销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寿险营销现状出发,然后讨论了整合营销传播在寿险行业的适用性,最后提出了寿险行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尉敏 《现代商业》2014,(23):189-190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邮人寿业务的不对称发展或者粗放经营的分析,讨论中小寿险公司如何在实现保费规模扩张的同时,强化偿付能力约束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依托股东银行资金雄厚、销售网络强大的优势,银行控股寿险公司发展迅猛,保费收入排名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然而,其发展还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片面追求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总体业务价值量不高等问题。随着中国保监会推出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要求保险公司将资本与风险状况紧密挂钩,强化了偿付能力对公司经营的刚性约束。本文选取2014年~2016年七家银行控股寿险公司传统寿险、分红险、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的保费收入数据,分析其在"偿二代"监管体系下产品结构的变化。总体来看,保险公司产品结构正在向"保障性"回归。  相似文献   

17.
寿险公司承担着人身风险事故发生后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其经营状况不仅关系自身利益,还会对整个金融体系和社会经济稳定造成影响。本文从加强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对寿险公司财务预警指标从单项和综合项目两大方面体系建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预警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菁  袁晔  江春阳 《现代商业》2013,(25):72-73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销售误导一直是寿险行业的一大诟病,直接侵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引发公众对整个行业的不信任,危及行业长远发展,亟需整。笔者在江苏南京等多地调查分析寿险销售误导现状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治理误导现状的对策,并对我国人寿保险行业提出一些机制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商》2004,(9):67-67
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集团和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三大寿险公司近日曝出惊人消息:由于偿付能力不足,被中国保监会下发监管意见书;而新华人寿由于连续5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已被暂停开设新的分支机构。这可以说是对我国寿险业的当头棒喝。记者就此事向三家公司进行核实时,三家公司都只说公司的经营状况“正常”。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发展迅速,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存在偿付能力隐患,急需进一步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偿付能力的五大企业内部因素,并在分析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