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构建政府管理会计体系的意义(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首先,"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高效有序的财政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管理会计又是加强财政管理的基础工作,它通过对政府预算、行政成本、绩效考评的管理,为政府治理目标的实现提供规划、决策、控制依据,保证财政资源配置优化合理、收入分  相似文献   

2.
预算是现代国家财政体系的核心,以法治为基础的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向预算国家转型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出了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更高要求。强调约束控制政府财政收支的传统预算路径已无法完全适应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型的现实需要。因此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强调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财政预算保障,无疑是预算国家财政法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前提。我国农村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困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职能履行不到位,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低下;二是在合作治理过程中,政府引导角色扮演不到位,村民政治冷漠现象普存,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发展畸形。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效度。应从完善自身职能水平、支持公民协商参与治理模式、扶持社会组织良性发展等多维路径促进农村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基层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李博士 《山西农经》2022,(6):143-145
2021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国家“十四五”建设新征程之际,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是落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对乡村治理的政治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深化村民委员会制度化、法治化、民主化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效能提升,构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最终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在国家治理方面引入顶层设计的理念。国家治理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够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文章借助多学科理论对国家治理顶层设计的价值取向和动力机制两个方面进行相关内容研究,分别阐释了价值取向的权责一致问题、自媒体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政府公信力问题和思维方式问题,动力机制中对牵引动力、监管动力和根本动力的研究,达到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善治,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相似文献   

7.
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企业、单位、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绩效管理的基础。长期以来,在预算方面存在"重预算、轻决算,重项目、轻效益"的现象,如何创新预算模式、改革预算制度、让资金使用更加有效,是各层级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不同层面分析现状,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参考国外模式,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息公开衡量着信息时代政府的开放度、廉洁度与透明度。突发事件中政府透明、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是满足公众需求、提高公众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范社会信任危机的有利之举,更是推进突发事件治理、维持社会正常秩序、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文章以政府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知情权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探究公开的动因,分析目前我国政府突发事件信息公开中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为创新和优化政府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工作寻找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公共支出,即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采用公共预算拨款无偿投入方式用于维护政府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支出,公共支出预算则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大体均等的服务必须开支的分配计划。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涵盖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反映着政府活动的方向,是调控宏观经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实现财政职能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公共支出规模,建立公共支出预算体系。一、调整政府公共支出预算范围,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应以社会共同需要为标准参…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国家推出的一系列预算制度改革措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和财务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部门预算改革推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等要求,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现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核算模式等。文章通过分析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对地质调查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结合地质调查单位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提出加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组织实施与宣传培训,加强部门间分工协作,加强制度的衔接协调,加强政府会计制度信息化建设等应对措施,以适应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治理优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在实际运行中却陷入困境。为寻求脱困之路,文章将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戴明质量管理思想与地方政府治理有机结合。在探寻现阶段地方政府治理困境的表现基础上,将质量管理思想融入地方治理过程中,从质量管理思想视角挖掘地方政府陷入治理瓶颈的影响因子,据此提出通过促成治理主体的转型和重建、整合机构以撤除地区和部门藩篱、完善治理规则体系、设计严格政策质量标准、构建治理认知体系和治理哲学等措施来有效避免治理困境,确保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正>国发〔2014〕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改进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现就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作出如下决定。一、充分认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对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农业税免征后的困境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仍存在着各级政府职责不清等诸多问题.根据治理和善治理论,治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善治就是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管理过程.我们借鉴治理和善治理论,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以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优配置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是建立现代化政府的必然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公开方式、公开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教育、宣传、引导作用,提高普通公众的信息素养水平,建立规范化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加强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对建立现代化法治政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预算绩效管理是实现政府资金合理配置的基本保障,尤其是在政府会计制度中,针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政府会计制度的引入使得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公开。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预算目标、计划和实施预算,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满足民众需求的过程。政府会计制度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研究中结合政府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在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政府会计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规定,进一步提出科学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策略,更好地推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提升。  相似文献   

16.
乡村何以善治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这一问题需要从历史经验中寻找答案。“枫桥经验”是中国乡村善治的典范和旗帜。回顾“枫桥经验”的历史演进,发现了“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的密码,找到了一条乡村善治可持续的重要路径。要始终坚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群众参与;始终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制度体制机制。乡村善治还需要学界更关切中国情境、中国特色,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提出彰显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理论构念和理论体系。研究贡献在于,以治理现代化为视角,回答了乡村善治如何可持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预算会计的客体运行环境的变化,预算会计体系面临进一步改革。目前我国应当将事业单位分成公立且纳入预算管理和私立及不纳入预算管理,前者和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组成政府会计体系,后者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组成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18.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柔性治理是基层治理不断深化的一种新型模式,这种模式在基层治理主体的选择层面,将国家、社会和农民的互动作为实现乡村“善治”的最终路径。文章从“多元共治”的角度出发,分析在乡村柔性治理中参与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内容的多样化和治理效果的多面化,以期构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实现乡村治理秩序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有效控制财政资源使用情况,全面管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过程,提高预算公开透明度,实现对财政资源违规使用现象的有效管控。预算管理工作具有监督、规范功能,能够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工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其次指出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最后重点探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社会治理是国家、社会、市场与农民个体多元主体相互合作共治,实现"善治"的过程。当前应把加强农村社区治理放在与城市社区治理同等重要地位,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推进农村治理,理顺基层政府与群众自治主体权责,充分保障村民自治权,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参与机制以及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体系。一、农村社会治理中的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民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传统以"熟人"社会为特征的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