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金融博览》2012,(10):4-5
国务院批准《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国务院近日批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编制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分为九章,从完善金融调控、优化组织体系、建设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加强基础设施七个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中国经济金融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未雨绸缪,在中国经济在"十二五"大转型的背景下,"十二五"期间的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侧重点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其中有那些问题值得关注,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十一五"期间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成就;第三部分是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形式和主要问题;第四部分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业的要求;第五部分是从中央银行的视角谈谈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幅未来5年金融改革发展的蓝图正式亮相,立即引发各大权威媒体的火热报道。国务院日前批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编制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从完善金融调控、优化组织体系、建设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7个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海西州经济发展速度近年来一直位于青海省及全国10个藏区自治州前列,金融支持模式在其发展中举足轻重。总结、挖掘、推广金融模式,对全省及西部地区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财经要闻     
《中国信用卡》2012,(10):8-9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发布日前,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编制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公开发布。《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金融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金融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显著提高。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实现新跨越的重要阶段.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十二五"规划有关精神,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科学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会拟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业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煮见稿)>.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青海省金融学会组织了以"改革开放30年.青海经济金融跨越发展"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通知下发后,得到了各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大家认真撰稿、组稿,从不同角度反映青海金融业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金融租赁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在这一重要时期认识并采取措施消除我国金融租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阻碍瓶颈,对中国金融租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金融租赁基本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阻碍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的瓶颈,并针对瓶颈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对当前的中国金融租赁业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融与市场》2010,(10):12-17
本文在总结回顾“十一五”时期天津金融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金融业发展要兼顾“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两个目标,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生态环境,以金融服务创新支持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助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周慧 《青海金融》2011,(9):29-29
为丰富学术活动,提高青海省金融员工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认识,青海省金融学会于2011年8月9日举办了题为《“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学术报告会。会议由人民银行西宁中支副行长王海平同志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张培丽博士主讲,青海银监局等17家金融学会会员单位约200名金融员工聆听了讲座。  相似文献   

11.
在实现湖北跨越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和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催化剂的作用,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将金融服务升级、经济结构升级和微观主体培育放在宏观框架下进行统筹规划,为湖北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支持经济社会建设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积极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未来竞争力和发展增长点;调整服务布局,积极推动"一主两副"战略实施;强化金融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快区域金融强省建设,促进经济金融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2.
吴庆生 《中国金融》2012,(16):45-46
"十一五"时期,青海省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和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政策的实施,青海省将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阶段。因此,把握有利时机,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最大程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要共识。以重视金融业发展为引领,全面提升综合能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青海省金融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黄圣轩 《金融博览》2012,(20):22-23
9月17日,《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公布。该规划从改善金融调控、完善组织体系、建设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加强基础设施等七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产业的转型,决定着现代金融的转型,我国金融业发展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国内金融业需要及时跟进,把握产业转型升级脉络,找准金融服务创新转型的切入点,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及时高效服务的同时,实现金融自身的新发展和新跨越。  相似文献   

15.
《福建金融》2014,(2):F0003-F0003
正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福建金融》将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结合"三规划两方案"的深入实施,加大对全面深化金融改革、金融支持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研究的组稿力度,主要围绕以下课题组织稿件:一、深入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共福建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加强舆论引导和理论引导。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转  相似文献   

16.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结构的优化以及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在现代经济中,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是相伴而行的,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金融的发展。同时,金融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总量的增长与金融结构的变化都作出了贡献。"十二五"时期是黑龙江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提速时期。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前提,必须  相似文献   

17.
记者:非常感谢蒋省长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您从银监会调任海南后,不仅强调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而且十分重视金融自身的稳健发展,提出要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重振海南金融繁荣时代,请问这个基本考虑是什么?海南金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财政工作将坚持五个致力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省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跨越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是联结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要位,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国经济的跨越步伐。加大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对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加大县域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推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是金融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始终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一直在实践中探索金融服务为民、金融支持革命、金融支持建设的道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中国金融事业已经走过了100多年,历经了革命战争时期红色金融事业之初创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金融之探索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之变革与发展三个不同阶段,当下正处于新时代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进程。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金融到新时代的普惠金融,金融为民的初心始终是中国金融发展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以红色金融为引领,回望中国金融来时的路,看清中国金融脚下的路,坚定中国金融前行的路,以推进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