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0月20日举办的巾国房地产权威高层会议——北京论坛上.近几个月来极少出现的许多房产界“重量级”人物都参加了这一论坛并发表了演讲.任志强就“房地产暴利”和“房奴”这两大敏感问题再次表态:两份研究报告显示,房地产业并不是暴利行业.“房奴”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相似文献   

2.
6月12日,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清华大学做了“改革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的演讲。任志强提到,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从公有制中获得的利益远远低于从私有制中获得利益,民营企业占用最少的资源,创造了巨大的国家财富,“60多年来,我不知道国有企业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3.
声音     
《房地产导刊》2013,(12):28-28
“明天给装傻的任志强补课” 11月24日央视曝光45家知名房企欠缴3.8万亿土地增值税,引发热议。华远董事长任志强更是列出8条理由予以反驳。不过,经济学者、北京市政协委员马光远却表示要给“装傻的任志强补课”。  相似文献   

4.
《英才》2009,(5):104-106
任志强 消费者不差钱 主持人(英才杂志社社长宋立新):最近的房地产市场很火爆。有新闻说,深圳再次出现了“反价”风潮——夜之间,很多楼盘都提价了。作为龙头,万科一季度的销售是15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33.2%。所以第一个问题想请问任志强,地产的春天是不是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5.
任志强翻身     
如今在互联网上,骂任志强的人少了,赞成任志强的人日渐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任志强正确预测了这几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与此同时,任志强将批评的矛头更多指向了政府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6.
声音     
胡存智:开发商囤地将被严惩;任志强:我们只供了2.5%的房子给富人。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2005年最佳炮手”的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新春伊始再次语山惊人.在2006年2月19日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任志强表示:“过去中国都是‘穷人区’,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就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  相似文献   

8.
近日,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最后一次以这个身份面对多家媒体,宣布了自己要退休的消息。然而任志强只是离开了华远,并未走远,在房地产这个世界里,此地还有任志强。  相似文献   

9.
《楼市》2012,(11):9
1.任志强操着总理的心干着开发商的事,是当代的活雷锋。2.政府限购了,让政府去谈政策,我不谈。要是任志强没钱了,我还可以去救他。3.政策交给顾云昌,数据交给任志强,我只负责盖好房子。  相似文献   

10.
8月,任志强的时间表已经排得满满了,连周末都不放过。据了解,奥运期间,不少房地产公司为了节省开支干脆给员工放了大假。当记者请任志强评论当下的楼市时,他"不屑"地表示:"我从来不脱离宏观经济单独看房地产的问题。"任志强并非旗帜鲜明的救市派。他不主张用  相似文献   

11.
人物     
《中国总会计师》2005,(12):12-13
任志强:房产就该暴利,古童亚:掌舵经合组织,Andrew D.Bailey SEC副总会计师卸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平衡术     
始终让人感到好奇的是,任志强如何在这种危机感与英雄感之间找到平衡点16任志强华远集团董事长在日前举行的2006中国成长百强颁奖典礼上,任志强以颁奖嘉宾的身份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当记者试图请他“说点什么”的时候,任志强以一幅自嘲的口吻对《当代经理人》说:“没什么好说的,说不定哪天就进去了!”任志强显然意有所指。在2006年下半年北京地产圈风声鹤唳之际,坊间有关任的是是非非早已流传开来,特别是在首创董事长刘晓光被请去“协助调查”之后,很多圈内朋友都为任志强担心起来“,首创也是华远地产的股东之一啊!”但后来刘晓光安然无恙地…  相似文献   

13.
资讯     
地产任志强:90平方米不合适134平方米是合理户型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近期表示,不管是从土地的价格角度看,还是从资源控制角度看,包括居民的各种购买能力,90平方米都是不合适的。全国1.09亿套现有住房中,1亿套以上的住房平均67平方米,如果再生产这样的小房子,在未来的二  相似文献   

14.
去年底,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预测“明年3月房价将暴涨”。随后,郭建波主动约赌任志强,如果3月房价上涨,他将在北京长安街裸奔十公里。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12,(24):130-131
《任他评说——任志强的微思考》以作者近年文章集锦和网民微评、专家学者微评、官员微评、媒体人士微评、业界人士微评任志强等内容共同组成。本书分为10章,主要内容有:他人眼中的任志强、房价的真相、保障房能解决问题吗?和政府不得不说的话、和大众不得不说的话、和"80"后不得不说的话、房地产的背后经济、替房地产业说的公道话、洞悉的哲学、房地产大趋势。本书还首次推出了任志强在微博中的思考,这不仅是一位地产大亨近两年的深刻思考,而且是一个微博狂人心怀天下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6.
“上星期刚一走进办公室,有同事就对我说外面都传说任志强被抓起来了。我忙给任志强打电话问他:‘你被抓起来没?’任志强说:‘没有,不过挺难受的,每天三、四十个电话问我是不是被抓起来了。’正在与我通电话的时候,又有人给他打电话问他是不是被抓起来了,我听见他在电话里跟对方发脾气:‘他妈的,什么事呀……’接完电话,任志强接着对我说:‘你有空在你的博客上写一写,告诉大家我还没被抓起来。’‘你在你自己的博客上写吧!’我回答道,‘我的博客没人看。’……”  相似文献   

17.
《楼市》2012,(5):126-127
本书是对任志强有关中国房地产业态、政策、现象等方面文章的系统性梳理,书中任志强通过翔实的数据和严谨的研究告诉读者一些关于房地产业的根本性问题,如用什么衡量"房价高不高",政府应该在房地产产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看待房价下跌后已购房业主要求退房的现象。在楼市寒意袭人、地产企业纷纷囤粮过冬的情况下,任志强深挖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言辞依旧犀利,观点依旧独到,从中可以看到任志强对房地产的深刻研究,完整呈现出任志强对中国房地产业的思考、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张宝全:“谁也别指望地产一辈子赚钱!”;郁亮:与其成为对手.不如成为伙伴;任志强:暴利不等于高房价;张玉良:2006年是房企淘汰年。  相似文献   

19.
迪拜幻象     
2007年11月,内地的房地产大佬任志强到迪拜访问,被当地房地产市场欣欣向荣的景象所鼓舞——也难怪,最鼎盛时期,迪拜开工的塔吊,占全球的1/5。在考察了迪拜有关建筑和规划的方方面面之后,任志强得出了“迪拜的泡沫不会破”的结论,并公开发表在国内媒体上。任志强并不知道,他在迪拜走马观花的那一趟,看到的都只是其光鲜表皮而已,根本没有接触到所谓迪拜奇迹下的真实本质一一用美丽的外表吸引人,内里却潜藏着各种危险。  相似文献   

20.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5,(Z1):108-112,11
他做企业家似乎更多是为了获得一种发声的权利,他用这个权利在另一个舞台起舞,获得追光无数任志强的造型20年没变过,有点上世纪80年代乡镇干部的味道:白色的衬衫扎进高高的腰线,肥大的西裤,外面套一件有点起皱的灰外套,仿佛在无言地宣告他的身份——一名以“开炮”闻名,但又自称“无比忠诚”的党员。去年10月22日,任志强在公司召开了退休新闻发布会。事实上,他为这一天酝酿了很久。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跟他共事时,二人曾出现分歧,任志强当即就宣布想辞职。“算了,我辞职吧,前几天俄罗斯的叶利钦总统也辞职了,我也辞职吧!”宁高宁心想。“这人简直口出狂言”。后来有一次,任志强公开演讲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