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常熟市开展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一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该市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2001年,该市职业介绍网络共为9107家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发布各类岗位信息30977条,岗位12.7万个,接受城乡求职登记人员7.5万人,成功就业3.5万人。  相似文献   

2.
郑玉明 《农村经济》2005,(10):113-116
近年来,成都市城乡就业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全市呈现出多种所有制就业的新格局,三次产业之间的就业结构得到改善,城乡从业人员同步增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加快。然而,虽然成都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绩喜人,但要实现统筹城乡就业的目标,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和制约因素。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成都市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结合、解决好城镇失业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相结合、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实施多策并举的城乡就业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剩余、农民就业不足的问题目渐突出,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加大,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外出打工人员流回农村,一些本来可以外出务工的人员外出受阻,使农村的就业形势显得更为复杂和严峻,也使农民增收面临更大困难。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如果农村的就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就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4.
城乡统筹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乡统筹就业是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内容。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城乡统筹就业是本地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的统筹。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城乡统筹就业是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和开放,即通常所说的本地劳动力与外来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城乡统筹就业的本质是一种机制,是劳动力在城乡间,区域间有序流动和保证劳动力有效交易的一系列机制。本文以城乡统筹就业为题为探讨关于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基础,约束条件,机制的建立,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论城乡就业统筹的必要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他们认为,农民每家有田种,不存在失业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城市还将排斥农村劳动力进城作为减轻城市就业压力,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手段。我们认为,城乡就业工作应该协调发展,要必要实施城乡就业统筹,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已基本实现了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一体化,这也是维系我国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和保证。然而,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城乡分割、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现象,影响劳动就业体制的效率与公平,也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统一,必须考虑城乡统筹与利益关系调整,本文以威海、常熟个案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嘉兴市从2004年提出实施城乡就业一体化战略,确定了统一就业政策、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统一就业服务制度、统一用工管理、统一社保体系等“五个统一”的目标和工作措施。至2008年底,全市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3.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30多万人,转移就业22.9万人,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到18%,占社会从业比例7.2%。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社会和谐的最好保证。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最大效益。在城乡一体化推动下得以较好解决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反过来又有力地支持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因此,做好城乡统筹就业社保工作,促进城乡充分就业,既是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傅晨 《南方农村》2004,(1):13-13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很大,但人多地少。改革前,受城乡分割体制的束缚,大量的过剩劳动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一直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政策,以及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政策经历了多次的反复,其中的每次变化,都有其政治经济背景。从劳动力流动性和择业自由程度来看,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由20世纪新中国成立后到50年代中期的自由流动时期,城镇用人单位可以到农村自由招工,城乡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劳动者有择业和选择工作地点的自由。二是到50年代后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城乡劳动力进行计划管理,并用户籍制度、票证制度等来限制劳动力在区域间、区域内的自由流动,规定企业不得私自在农村进行招工,必须首先到城市中招;在此期间劳动力没有择业自由、选择工作地点的自由,政府是劳动力资源的实际支配者和拥有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重庆市城乡统筹实验区的建设,重庆市城市化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涌现.这些失地农民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尴尬局面.在社保资金不足,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解决失地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就业问题是保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当前重庆市失地青年农民就业状况和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失地青年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要说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是湖北省安陆市联社去年干部职工竞岗遵循的一项准则的话,那么实行干部职工城乡两年一轮岗又是该联社目前推行人员优化配置的一项新举措。滞水则浊,流水则活。农信社实行干部职工城乡轮岗其益处有四:一是能形成城区社网点少、人员多与农村社网点多人员少的优势互补,解决城乡人员配置“倒挂”的问题;二是便于近亲回避,解决内部人员“近亲繁殖”同处一社的问题;三是能增强干部职工工作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解决全员主人翁意识淡化的问题;四是能激活内部用人机制,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的…  相似文献   

14.
汤琼 《南方农村》2005,(4):15-16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非农就业增长很快,但近几年来,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先进技术推广、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农民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增长速度放慢,前景不容乐观,必须高度重视,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放在全局高度来考虑,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5.
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标志就业促进客体由“市民”向“国民”转变,这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公平就业的新开端。 近日,记者就《就业促进法》贯彻和实施的相关问题专访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向选择问题研究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该文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当前就业意向性选择为切入点,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当前就业意向的不同偏好因素进行分析,对其相关特征变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山区农村劳动力当前就业意向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上优于农村女性劳动力,两者平均年龄仍较高,男性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外出务工或经商就业,但总体收入仍不理想。务农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与务工、自主创业或经商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相比,在年龄、耕地、收入等变量方面存在显著劣势差异。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和所在村劳动力人口数等变量对其不同的就业意向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和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在当前的"三农"问题中,如何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四川省在统筹城乡之路上面临的且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在对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存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城乡中应走一条经济发展产业拉动之路.并认为四川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应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产业拉动为动力,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为手段,最终达到城乡和城乡劳动者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同时,还提出了在经济发展产业拉动思路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三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在构建和谐辽宁的视角下,结合辽宁省实际,对统筹城乡就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统筹城乡就业机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措施.本文旨在确立一条沟通城乡、打破农村经济的封闭、在全社会范围里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和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67,自引:2,他引:67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即“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城乡关系发展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活力的重大创新。由于“两个统筹”战略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必要深入加以研究。本报告将从不同层面描述城乡差距,形成城乡关系失衡的危机意识,认识城乡统筹的必然性;并通过揭示城乡分化问题的成因、寻找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提出实施“两个统筹”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就业促进法》经过多年酝酿和各方努力,已于2007年8月30日由第十居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公布实施意义重大,其赋有新意的内容特点显著,针对性和操作性强,为促进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建立平等公平的就业制度、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完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